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张祖显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遮放镇户拉中学

摘要:根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加强保护留守儿童的建议指出,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必须发挥主阵地作用,可以采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疏导、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网络沟通,确实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通过多种途径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是每一个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学校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引言:由于农村地区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当地的父母外出工作,这也导致我国农村地区遗留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大部分正处于成长的黄金年龄,但由于隔代教育造成的影响使他们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学校要加大对这一部分儿童的关心,注重他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同时因为留守儿童缺是父母的照顾,可能会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必须发挥主阵地作用,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应该注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日常中加强他们有关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掌握一定心理辅导的技巧。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对人处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去化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对这一部分特殊群体给予特殊关心,在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上要注意处理问题的分寸。教师可以采用单独问话的方式,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询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到问题和麻烦,向孩子表达一种友善的信号,往往可以使孩子表达出真实的想法。只有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时期。

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学校的教师应该采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留守的孩子,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宣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逐渐抛弃自己心中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让他们可以产生乐意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分享的优秀品德。教师还应该注意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在生活中多关注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情感上给予他们鼓励,鼓励他们大胆自信地与他人交流、交往。在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心理现象时,教师一定要保证心气平和。可以通过语言暗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调整。

三、创办和谐友爱的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宣泄

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尽量营造一个温馨的场景。初中学生正处于情感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同时又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怀。因此这就要求学校需要创办和谐友爱的环境,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者成立情感宣泄角,学生在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教师进行调解,或将自己的不满以匿名的形式写到纸上放到情感宣泄角,教师可以前往情感宣泄角给予这些学生回复。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成立学生互助组,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组合到一起,鼓励他们之间互相帮助。这样既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之间的友情。对于这部分特殊的儿童,学校和教师应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积极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培养学生更好的成长。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因素。

四、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办案。这就要求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平时都日常生活,根据他们的日常表现,来判断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就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因为农村地区相对落后,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对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他们注意平时培养孩子诚实善良的性格,同时自己也应该积极阳光,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孩子。代理监护人平时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做做游戏以便于增进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监护人应该鼓励孩子可以表达出心中所想,将自己的烦恼倾诉给大家。为了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对那些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格外注重,时刻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感受到周围人对他的关心,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十分重要。

为了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亲情,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去非留守儿童哪里进行交谈,安排好志愿者帮助孩子更好的交流,锻炼留守儿童的归属感,使他们可以融入集体,不在因为心理问题而特立独行。孩子们只有和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往,才能逐渐打开自己的心结。这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办法之一,只有叫孩子在同龄人中成长才能健康的长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留守儿童和父母的长期分离,导致他们无法感受到应有的爱,所以这里要求学校必须加强主阵地作用,替父母给予孩子缺失的爱,注意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心这个特殊群体才能使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学校和家庭需要加大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逐渐找到自己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4]黄艳萍.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中儿童心理健康的 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4).

[5]代艳君,刘宗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0):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