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小学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冯亚平

拜城县第一小学 新疆省阿克苏市 843000

摘 要:探索情感管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策,本文从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力度、构建师生间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以凸显情感管理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进而推动我国小学育人真正落地。

关键词:情感管理;小学班主任;工作对策

小学阶段,班主任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加强情感管理,做好和学生间的交流工作,有利于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本文从构建师生之间相互平等、尊重的关系、教师以身示范、小组合作等几个方面,探讨情感管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策,从而充分发挥出情感管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良好作用。

一、注重增强小学生情感体验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情感体验不足,使班主任的情感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增加情感教育的应用效果,首先需要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确保相关情感教育活动开展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小学生营造多样化的情感体验情境,让学生获取多种情感体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情感变化,提高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让更多的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情感教育活动的机会,无论是班会、校园运动会,还是各种辩论比赛,均可以使学生的凝聚力获得进一步增强,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有益,让班主任和学生达成思想上的一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同时,学生将日常生活当中遭遇的事情在班级活动中予以分享,让更多的学生从思想与情感方面加以认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另外,班主任定期举办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吸引学生参加,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敬畏生命之情,感悟生命之伟大。在组织班会时,班主任要有意识为学生安排多项情感体验项目,例如:演讲比赛、运动会以及歌唱比赛等,在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主任与学生深层次地交流,缩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班主任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班主任利用晨会、班会等活动,积极组织小学生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展开激烈的讨论,并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行纠正,健全学生的人格,以给予学生多种情感体验。

二、加大师生间情感交流力度

众所周知,情感拥有很大的感染性特征。小学情感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班主任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加大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力度可谓重中之重。在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情感上的变化,便于对班级管理方案的改进,带给学生科学的情感教育。同时,班主任还应该保持自身积极的工作热情和态度,感染、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和班主任谈心与交流的主动性。反之,假如班主任自身的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情感表现过于单调、木讷,必然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淡,影响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

三、构建师生间相互尊重和平等关系

为了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首先应该构建师生间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关系,通过设定共同的目标,使班主任和学生均保持同样的情感态度,进一步拉近二者的感情距离。在构建师生关系中,班主任应该作为主导,对待与处理问题时需要遵守公平的原则,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同时,经过对学生内心情感与思想上的深入认识和掌握,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引导与教育。此外,由于教育目标存在差别,班主任进行情感教育时需要确保一定的针对性和教育方式的合理性,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均有所获益。

在构建师生关系中,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并以平等的态度关心与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以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减轻学生的逆反心理,减少师生间的矛盾;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班主任要及时指正,切记在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中,班主任需要投入真情实感,以赢得学生的尊重。

四、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情感发展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明辨是非与认知能力均不足,再加上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其成长极易受到学校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力较强,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开展中,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为小学生树立榜样,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学习态度,从而增强小学教育的有效性。班主任需要严于律己,公平公正处理班级事务,小学生在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时,会不自觉的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与语言,促使小学生言行举止的规范化发展。同时班主任每月都针对劳动、体育和学习等方面选拔模范标兵,让小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与差距,以不断努力进行追赶,从而实现培养小学生品质的目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注意自身言谈举止的规范性,本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杜绝强制性措施,不得出现打骂学生的行为,不得采取体罚措施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将情感管理贯彻到班级日常管理的始终。同时,班主任需要积极学习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同事之间形成团结友爱之风,构建良性竞争模式,以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实施小组合作模式,优势互补

小组合作已经是小学教学与管理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形式。情感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增强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促使小学生为了班级荣誉而不断努力。而小组合作在情感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互补作用,体现每个学生的优势,通过团结协作,实现作用的最大化。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促使小学生遇到问题可有人商量,且小组内同学之间形成互相监督的模式,让小学生在团结合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优势。但是小学低年级并不适用小组合作模式。

六、主动开展课外实践,建立正确价值观念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不仅会萌发道德认知,还会产生情感方面的

共鸣,使自己受到良好的感染与熏陶,从而转变处事方式,并加以实践。需要注意的是,课外实践是学校生活融入现实生活中的有力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不同场景的择选,为学生的课外实践献力。例如:在题为“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集体班会上,为农村小学生与世界接触较少,要让学生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班主任可以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有条件地组织学生分批次去参观我国的文化遗产,如兵马俑、故宫以及颐和园等,并以此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学会保护文化遗产,不随意破坏,也不允许别人破坏文化遗产。课外实践是对教学的有效延伸,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并且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七、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能够深化班主任管理小学生的教育效果,加强班主任和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推动教学管理的有力举措,更是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须之举,值得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晓芳.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实践[J].文学教育,2017,123(28):190-193.

[2]逄增霞.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25(28):256-257.

[3]艾洪杰,王京芹.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