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摆脱贫困的制度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浅析中国摆脱贫困的制度优势

连佳蕙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国家制度,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并延续影响的组织形式、运行方式,他规定了本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优劣?现实就是最好的试金石。一方面,是突发性的风险挑战,另一方面,是群体性的规模事件,能够在这两方面应对自如、组织有序,可以说,这样的国家制度是成功的,包含优越性的,是有独特优势的。特别是2019年末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都彰显了一个崛起的中国在新时代所展现出强大的制度优势。

关键词:全面脱贫;制度优势;制度自信

贫困是阻碍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顽疾”,

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人类挑战。人类文明社会已经延续几千年,但贫困至今是人类难以战胜的世界性的问题。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代际性传播等问题,脱贫行动面临诸多现实性困难。面对消除绝对贫困的战略性目标,难度可想而知。衡量绝对贫困的标准是一个变化的动态指标,而且,一般情况下,标准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渐提高。这就导致消除贫困的难度也成为一种变量,增加了不可控的风险因素。但“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存在不可控因素,中国全面脱贫事业的根本性制度支持是不变的。对中国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重要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翻天覆地,从民族独立到通往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民初心”,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小康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消除绝对贫困。为此,党和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脱贫政策,旨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贫困百姓从根本上真正脱贫。经过7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于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为联合国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脱贫的发展历程,揭开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背后的制度密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善于团结和带领群众,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最大限度统筹规划、整合力量、果断决策、精准出击,无论是面对何种风险挑战,这都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问题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就决定脱贫工作不能“一刀切”,需要制定规划,凝聚力量,精准施策,发挥整体优势,打出一套扶贫“组合拳”。全面脱贫进入攻坚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召开会议、高举党旗、强烈号召,稳步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二、贯彻为民理念

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既是党的宗旨,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要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许多“民”贵思想,可见,人民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的初心就是全面贯彻为民理念,保障人民权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更好地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三、发挥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之一,就是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办大事。首先,这样的制度优势也是在丰富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但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国家实现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才是破局成势的关键一招。其次,这样的制度优势需要广大的人民支持做后盾。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全面脱贫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关乎共产党员初心使命,从根本上讲,二者根本利益高度一致,使得在全面脱贫这件大事上实现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政府几乎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四、坚持中国精神滋养制度建设

在这场全面脱贫攻坚斗争中,扎根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心系贫困百姓,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为民情怀,“一日不脱贫,就一日夜不能寐”,铸就起众志成城、战贫到底的强大精神防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汇聚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扶贫力量,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完成国家伟大事业、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我们实现跨越发展,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发展历程。而如今,消除贫困是党和政府的又一历史使命,更是国家彰显为民情怀的伟大社会工程。今天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是我国脱贫事业开展70多年来特色经验与制度优势的最好证明。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今,这一承诺如期兑现,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又进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高飞 《“中国式减贫”40年:经验、困境与超越》 山东社会科学[J] 2019年第5期

[3] 孙德超、周媛媛、胡灿美 《70年“中国式减贫”的 基本经验、面临挑战及前景展望——基于主体—内容—方式的三维视角》 社会科学[J] 2021年3月第39卷第1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