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创客空间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客空间的设计

杨晓珂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要:在大众创业和创新的时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积极推进,大学生群体创新空间应运而生。大学生众创空间集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市场、政府于一体,集“产、学、研”于一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服务和场地支持。与传统创业园相比,大学生创业园空间以新机制、新模式的建筑形式,为学生、教师、研究人员、投资者、导师、以及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校园工作者等群体营造创新创业场所,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氛围,聚在一起分享创新创业资源。

关键词:共享办公 创客空间 大学生


  1.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

目前,随着联合办公空间和新孵化器的良好发展,它不再是单一的办公空间建筑形式。因此,如何为大学生提供合适的创新创业场所,如何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是建筑设计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学生众创空间是一种将联合办公与新型孵化器相结合的空间形态,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服务平台。大学生大众创业空间是推进大学生教育改革的实验场所,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高校把大学生的群体性创造空间建设成为教师、大学生、科研工作者与协同企业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包括建筑空间和网络资源的供应与共享。本文研究的大学生众创空间主要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建筑功能空间设计研究。大学生创客空间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空间:创客办公空间、创客创新空间、创客绩效空间、创新创业教育空间、创客充电空间、创新创业助力空间等。

二、国内高校众创空间现存问题

1、整体性不强。大学生众创空间这种校园中新型的公共空间,它承载了教育教学、学习实践、市场引入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多样性平台。目前我们现有的大学生众创空间很难将这些功能同时展现,对这种新型建筑空间的需求也存在多样化。而目前现有的大学生众创空间大多是由以下形式存在,老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改造的形式,或者根据建筑使用情况与体育馆、餐厅或者商贸楼结合改造形成,少数院校是独立建造。在空间布局中,一方面受空间场地的限制难免造成部分空间的缺失;另一方面,关于大学生众创空间的构建还处于探索阶段,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尤其是在建筑设计实践方面的理论指导。理论实践研究的不足将造成前期对未来发展的考虑不全,导致大学生众创空间的整体性不强。

2、内部空间多样性不够。在大学生众创空间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中,空间的序列性考虑不足,缺少从公共到私密的空间递进。通过对各地大学生众创空间的实地调研对内部空间现状做出如下分析总结对于创客而言,他们需要公共的创新创业教育空间、开放的交流学习空间和较为私密的工作思考空间。可是多数大学生众创空间的空间设计中并没有对开放式的交往性空间和较私密的工作思考空间的营造有足够的重视,造成建筑空间环境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创客的心理需求创客在使用中缺乏舒适感。

3、休闲场所的缺失。创客大量的脑力劳动之后,适当的休闲锻炼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而且对于年轻的创客多数精力充沛,对体育锻炼和脑力锻炼都有很大的需求,因而这种放松自我的休闲场所的存在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各地大学生众创空间的实地调研,对大学生众创空间中休闲场所的现状做出如下分析总结。

三、高校众创空间功能组成及原则

大学生众创空间不仅仅是工作场所,更是一个萌生新一代创业者的地方。在这里青年创客们可以进行创意的精神交流、迸发创意的火花,营造出活跃的交流合作场所。新的分工合作的创意工作理念也改变工作空间的形式。过去规规整整格子间式的办公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性的、自由的、流动性的、多元的工作空间。这些空间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习,兴趣的分享,知识的给予,让创客既能够自己钻研,又能相互学习沟通。在现代化的众创空间中,充满趣味的休息座椅、半开放的休憩区、舒适的咖啡区、开放的展示区、游戏、健身区等场所为创客提供了不同尺度的交流空间。让学习、工作、生活、休闲融为一体,创造了更符合创客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众创空间,营造舒适赋予活力的空间场所。目前,大学生众创空间在空间设计时很少设置此类的场所设施。休闲场所的缺失,创客们的闲暇时间缺少娱乐和活力。休闲场所及设施的存在不但能增加大学生众创空间的活力,还可带动创客的积极性。

高校空间设计原则:1、弹性化空间也可理解为灵活性、可变性空间。如何塑造大学生众创空间的空间弹性化,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围合建筑的界面入手,建筑外形和表皮的不稳定性,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内部空间,使其更具有多元性、灵活性和可塑性。这种处理手法多用于展览性建筑和临时性建筑。第二种是从界面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开始,在空间的现有容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从空间自身的流动性、开放性入手,用这种灵活多变的即时共享空间来使得内部空间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和工作状态的兼容。本文主要从第二种手法来分析弹性化设计如何提升空间的灵活性。2、场所性原则。大学生众创空间的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场所性设计。

大学生创客空间的设计结合了校园现有的空间环境和创客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营造了一个具有身份感的场所。在众创空间的形态设计和环境营造中,要考虑大学生众创空间的特性,既而提高创客对众创空间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随着大学生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难免会出现对现有众创空间的空间模式和建筑形态进行机械化的复制,造成各高校大学生众创空间的雷同而缺乏独特性。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众创空间将失去它该有的独特之处,造成创客对其方向感的缺失,创客易产生失落感。对坠落的恐惧源于制造商需要确定环境中的方向。

因而在空间营造中,要注重使用者对空间认同感的产生,从而对空间认知具有方向感,从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将会给使用者心理带来归属感。这样看来在大学生众创空间设计中场所性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注重创客对众创空间的情感需求,营造大学生众创空间的场所精神。场所性设计原则,实现大学生众创空间多元化发展,增加创客对众创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高校学生找到"家"的感觉。

  1. 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众创空间的空间环境、现存问题、功能构成以及众创空间设计原则等。根据大学生众创空间的影响因素,提出功能复合化、弹性化设计、场所性设计、艺术性设计的营造原则。研究大学生众创空间的空间构成是对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和分析的基础,建筑特点的研究是对研究对象本质的探讨,这些研究为后面的空间设计研究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研究表明,大学生众创空间的建筑空间与一般建筑的空间特点相差较大,正是这些众创空间独有的特点成为影响它建筑空间设计的因素,其中包括创客的活动特点、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从创客心理需求来说,建筑空间不仅要满足正常的工作需求,还要考虑创客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多元化的空间环境、创新化的交流空间,这样更好的激发创客的创新意识,营造多元化、创新化的学习、工作、交流场所。

参考文献:

  1. 崔梦奇,李冰.浅析大学生众创空间的设计策略[J].河南建材,2018

[2]曾秀芬.“双创”升级视角下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

[3]吴刚,薛浩.高校众创空间制度“碎片化”问题及其对策——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