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4
/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吴国海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第八中学363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跟紧教育体系的改革与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相关要求,加快初中地理课程的创新速度,在地理知识的“灌输”与传输过程中,教师要懂得适时的对教学形式、方式和模式进行反思、改造与创新,通过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地理知识不再知识单纯的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认知、了解和掌握,促发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与态度的“迸发”,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与记忆,促进学生地理专业水平的全面“攀升”,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发育”和发展。对此,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深入了解祖国文化,促进学生文化涵养进一步提高的重要课程。同时,初中地理课程包含着宇宙、海陆空、自然景观、地域文化等多种类型的知识,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教师要重视地理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地理课程中自由的“翱翔”,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启发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地域的良好学科“习惯”,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齐步发展。

二、如何进行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

(一)创设地理知识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教学的目标转移到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上来,教学方法自然也需要随着发生变化[1]。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更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成长”与日益成熟,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要打破“古老”的教学形式,开创更多样、丰富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积极的作用,在教育体系的变革历程中,信息技术更是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结构”。教师要改革初中地理课程知识单一的传播方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地理知识更加生动、灵活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的自然环境》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主题课件,将自然环境不同的面貌运用到其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课件,更加真实、清晰的观察到祖国自然资源、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致与好奇心。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自然环境的介绍视频,启发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意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在课程中可以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维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观念,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我们自然环境所存在的“危机”。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到地理文化的多姿多彩,也能够在课程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启发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剖析,强化学生的地理意识,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推动学生自觉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开展地理课程实践活动

在实施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2]。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地理知识所带来的巨大收获,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在进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课程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地理馆或者博物馆,让学生能够真实的去认识、了解世界第一洲-亚洲的由来以及亚洲所包含的国家、城市和地区,启发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积极寻找、解决自己对课程知识所存在的疑惑。同时,也能够推动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挖掘地理知识与地理文化。由此可见,开展地理课程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对地理课程探索精神的良好形成,也能够启发学生在观察地理、了解地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地理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与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形成。

(三)创建地理知识交流平台

在科技发展与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在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新型的教学思路,创建地理知识的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地理知识的学习向往度与参与度。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图,并创设相关的课程主题交流平台,运用计算机的功能多样化,创建在线图画编辑,以“绘画”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地理想象力,增强学生对地区板块、区域面积、地区文化等多方面的认知与掌握,并在平台中提出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点问题,启发学生在思考、分析和地理构建中,逐渐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熟知程度。教师在进行《居民与聚落》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在平台中上传专题教学视频,先向学生普及不同地区的居民和聚落分布,以及居民与聚落之间的形成关系、发展关系等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聚落“文化”的“模样”与状态,向学生拓展更多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和习俗特征,促使学生在课堂中逐渐掌握我国的地区特性与文化特征。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自己对我国各个地区的了解,构建出一幅自己“记忆系统”中的地图,并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与交流,指出彼此“系统”构建中的不足之处和优点,深化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平台中积极提出自己在知识学习中所存在的“疑难杂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互答,促使学生在交互式教学和知识交流的模式下不断优化自身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加强学生对课程主题知识的认知与掌握,也能够让学生在全新的模式下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更加适合自身思维发展的学习技巧,启发学生在交流中逐渐形成清晰的地理学习思路,能够有效的推动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促进学生地理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成长”。

三、结语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结合了多种类型、多种板块知识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与人生发展具有“不同凡响”的重要意义,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的提升,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与兴趣度,以多样、丰富的教学模式,促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与运用水平的全面“攀升”。

参考文献:

[1]庞敏.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  2021.

[2]李海燕.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