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对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对策的研究

刘婧

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 300350

【摘要】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其中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纵向衔接,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是热点之中的热点。本文主要结合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有效路径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高职思政课 衔接对策 一体化 职业教育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是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历史进程,实现制造强国梦想,全面实现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建立一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时期。而做强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职业教育。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关键任务。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但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和思政意识的培养和践行更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抓住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如何落实好中高职衔接这一国家战略,如何做到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既是思政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搭建中高职两个阶段有效衔接的职教立交桥的重要一环,摆在全体职教人面前。

一、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就业将不再成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唯一出路,升学已经成为他们更加炙手可热的选择。而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范畴,最终都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放在首位抓好思政课程教学。思政课程教学是一项立足现实、关注过去、面向未来的分阶段实践活动,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1]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树人、立志成才。[2]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3]。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到进行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的深渊意义。

二、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的有效路径

(一)中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有效衔接

1.推动中高职思政课程一体化

实现中高职思政课程一体化是促进中高职思政课程纵向衔接的重要路径,应着力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下功夫。中高职学生受年龄特征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制约,在接受思政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差异,因此,各学段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与思政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相匹配。国家应加紧出台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相对应的思政教材、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机制等,尽快实现中高职思政课程一体化。

2.强化中高职院校间的合作联动

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政课的全面领导,强化对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引领和督导,顶层设计思政课教学改革,筹划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教学与教研纵向贯通,横向联动,通过开展研讨、教研、公开课等方式,进行中高职教学模式衔接的探究和实践工作。

(二)中高职思政课授课方法的有效承接

1.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中高职思政课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授课方法逐步由灌输性向启发性转变。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4]思政教师在对基础理论进行必要灌输的基础上,逐步启发学生从中发现道理、分析道理、思考道理、实践道理,使学生真正从大思政课中汲取营养,指导实践。

2.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中高职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授课方法逐步由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转变。思政教师在传递学生道理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理直气壮,同时也要润物无声。把道理讲深,讲活,是提高思政课程的效能的关键所在。

(三)中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1.教师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由此看出,思政课程的效果如何,关键在教师。

2.提高思政课教学衔接意识

思政教师要对中高职各学段思政课教材教法及学生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通过研究,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推进思政教师协同创新工作格局

加快建设中高职思政课程一体化研究示范中心,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互比互评工作,共同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方法的创新,共同深化思政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及政策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汝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衔接意识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98-100

[2]《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8月15日

[3]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4]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注:本文是2022年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思政专项课题课题名称: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对策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QSZ2022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