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食育活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食育活动研究

徐小凤 

临沂第二实验幼儿园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食育活动最早是在2006年兴起,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个幼儿园的重要课程内容,通过食育活动旨在帮助幼儿认识食物,了解和感受食物种植和生长过程,帮助幼儿获得整体经验,加深幼儿对本民族、本地区文化风俗的了解。本文从食育的特点出发,介绍了生活即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探索了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幼儿园食育活动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幼儿园;食育活动;研究

幼儿阶段是开展认知教育的关键时期,这阶段不仅要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需要高度关注食育教育,让幼儿能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做到膳食平衡,自觉改变厌食和偏食习惯。在幼儿园食育活动的组织上,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来创新食育活动的组织方式。

一、关于生活教育理念的简介

生活即教育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他倡导将学校的教育活动延伸到自然之中,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生活即教育理念沿用了杜威的思想观点,要求凸显生活的教育意义,以生活作为出发点,用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生活即教育理念还倡导彰显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关注其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享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做生活的主人。

食育课程在幼儿园的开设时间还不长,所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园是个体接收基础教育的重要开端,制定系统化的食育课程,科学开展食育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极为重要。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来组织食育活动,可以进一步拉近食育和幼儿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生活化的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述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将饮食文化上升至行为和习惯层面,这可以为食育活动增添更多的趣味性,也充分尊重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唤起了他们的生活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食育活动的主人,具备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则意识。

二、生活即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食育活动

基于生活即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需要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将高大上的食育活动生活化,使之能够符合当前幼儿的认知特点。作为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意义,始终在食育活动中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

(一)选择生活化的食物品类

在落实生活即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从主题选择角度来着手,教师去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食物作为切入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迅速的将幼儿拉入到食欲活动中,并且在活动设计上还需促进各个领域之间的穿插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比如,通过观察显示幼儿普遍喜欢食用土豆,幼儿早已与土豆形成了亲密又天然的联系,在幼儿园食谱中,土豆也非常常见,但尽管幼儿喜欢土豆,却对土豆的种植、生长、营养价值知之甚少,因此,根据幼儿的特点,我们组织了“土豆总动员”食育活动。活动目标确定为:①了解土豆的种植和生长过程;②知晓土豆的营养成分;③主动参与土豆科学实验;④感受不同土豆美食的味道;⑤尝试以土豆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这类食育活动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在活动中,先由教师根据食育活动主题采用文字、音视频、图片等资料进行简单介绍,接下来由幼儿自行动口、动手、动脑,讲述土豆的种植和生长过程、土豆的营养价值,尝试自己制作关于土豆的美食,参加土豆实验活动和种植活动,最后,大胆对土豆进行改造,创作艺术画。在这种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兴趣颇高。

(二)丰富食育实践活动

幼儿阶段的食育活动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孩子们普遍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感兴趣,根据3~6岁孩子的认知来看,游戏化的实践形式更受幼儿的喜欢,在游戏中,他们更易集中注意力,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潜移默化的学习到知识。比如,可以组织“蔬菜种植”食育活动,在此类活动中,食育内容不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成为了游戏化的愉悦体验,在活动中,让幼儿亲自种下一颗颗种子,明白食物从种子到丰收的不易,使幼儿可以感恩自然的馈赠。这类活动也能有效触发幼儿的情感开关,他们一旦通过自主实践获取了某些知识,那么就可以产生恒久的意义。饮食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知识积累也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为了提高食育教育效果,还需要根据幼儿需求适当增加食育活动的频率,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游戏实践契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幼儿不再对食物茫然无知,能够用心来感受食物、品味饮食、热爱生活。要注意的是,在组织食育活动时,还需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所需条件、发展程度以及发展潜力,让活动可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需求,以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采用灵活的指导方法

生活即教育理念还强调采用“活的教法”,比如,在关于萝卜的食育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引入萝卜的实物,只是简单采用挂图、多媒体的方式为孩子介绍,那么成效自然是不理想的。生活即教育要求用“活”的素材来开展食育教学,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应用灵活的指导方法。比如,可以以节气为出发点来开展食育活动,选择当季新鲜食材,让幼儿对食物产生直观认识,还可以感受生活和节气的联系。如,清明时节带领孩子们摘野菜、霜降时吃用柿子制作的美食、冬至到来,大家一起吃饺子等等,这类食育活动与传统习俗紧密的结合,不仅拉近了食育和生活的联系,也使幼儿有更多的渠道接收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另外,还需要开展深度家园合作,比之教师,家长也是食育的重要践行者,让家长进入幼儿园参加食欲活动,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合力。比如,端午时节邀请家长入园,与孩子一起包粽子、制作香包;中秋节,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月饼、赏月、吃美食,这也增进了幼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在其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三、结语

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源泉,生活化的教育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园食育活动的开展上,也需要以生活即教育理念作为引领,让食育能够真正与幼儿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使幼儿在丰富、愉悦的活动中体验食物的魅力,了解食物的产生过程,主动珍惜食物。作为教师要始终将生活即教育理念践行到实处,引导幼儿主动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饮食认知,并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胡超,熊丽娟. 我国幼儿食育研究文献综述[J]. 基础教育研究,2022(3):96-99.

[2]施桂红,冯江英. 日本幼儿食育的发展历程、实施特点和经验启示[J]. 食品与机械,2022,38(12):169-175. 

[3]郑鑫鑫. 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谈我国幼儿食育[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10-11. 

[4]陈艳丽. 运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幼儿食育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