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如何规范化和科学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如何规范化和科学化

史佳鑫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  广元市  628017

摘要:对于孩子而言,科学是认知自然界的一把钥匙;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科学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文明发展的基石。帮助孩子们获得科学素养,掌握科学知识,不但能够为个人成长提供帮助,而且还能够响应社会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小学科学课程就要起到夯实学生科学知识基础的作用,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改良,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窠臼,完成社会赋予小学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课程;规范化;科学化;策略

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知识,学习科学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学习初、高中阶段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是一门探索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这门学科去探索不同的世界,培养科学精神,并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探索性的发挥。

1如何实施制订计划环节

在探究问题、所作假设明确后,就进入了制订计划阶段。制订计划是指在进行真正的实验操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设定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具体的探究方法和操作步骤。即让学生做好计划,想明白“我要做什么、怎么做、准备什么”等。在制订计划这一环节中,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学生自己或以小组形式初步自主制订计划;然后由教师组织交流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参考比较,找出彼此计划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在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计划,从而得出更加周全的计划。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对于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他们很难直接想出周密完善的实验计划,因此教师要适当点拨,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从而设计出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探究方案。要特别避免教师为了赶时间,而忽视制订计划这一环节,急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搜集证据而影响探究。比如《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案例,当学生大胆假设了空气和木头、水一样,也具有质量后,教师便直接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给出的实验用具进行实验验证。由于没有要求学生先动脑思考制订计划,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做,结果他们没有目的和方向,大多只关注自己的玩,等玩够了还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白白浪费了时间。

2整合课程实施的教师资源,更加凸显师资协同教学效果

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学科”,在师资力量上非常薄弱。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后,这一现状会逐步得到有效改善。以往这两门课多由语数等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在专业水平上有待提升。常规的课表排课又是这两科教师各自授课,相互交集很少,缺乏教研交流和协同发展。对此,我们尝试“联合教研”“精品培训”“双师课堂”等,科学教师和综合实践教师建立“共同体”,集体备课,融合上课,有独立有合作,更适合科学教师上的内容,科学教师为主体,更适合综合实践教师上的内容,综合实践教师为主体,有的活动两位教师一块组织开展,协同合作,一个主讲,一个辅助教学,起到了较好效果,教学技艺也得到实际切磋,打破教师间、学科间壁垒,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打破常规的教学形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例如,联合教研,我们可以学校内不同学科之间、校际间同一学科及不同学科之间开展联合教研,增进交流和切磋。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教师综合实践学科培训和综合实践教师科学学科培训及两个学科教师的劳动培训、专项能力培训等项目培训,让参与教师都获得至少两个学科的实践学习经历和教学能力提升,为学科整合铺路。利用“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借助智慧教育平台等课程资源,实现“双师课堂”,一个教师在线上,一个教师在线下。师生享受数字化教育带来的便利,一个教得更轻松,一个更学得透彻。师资力量上的整合,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了教师学科背景,每个教师基本都有了两个学科教学经验,提升了各自专业水平,培养了《课标》要求的教师要有的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有效提高。

3建构以教师、家长共育的小学科学课程教育理念

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组织,最重要的是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家长辅助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将专业课教师、家长主体建构成互助教学共同体,为教授小学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开展课内外导学实践的教育教学提供支持。具体内容如下。一是更新与完善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围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立足典型课堂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增加更多课堂实验、课外实训实践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够进入社会实践基地、家庭等场所,对学生展开项目主题探究的引导教学、实验教学。二是转变家长传统的教育理念,将自身放在与教师同等的教育位置,深入到校园科学课堂之中,与教师一同进行科学课程问题情境导向、互动实践教育,加强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问题沟通讨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实践操作能力。

4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这种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获得合适的教育支持和挑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以“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为例,具体的教学层次划分如下。其一,基础层次。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他们观察植物的一般生长情况,比如植物的高度、叶子的数量和颜色变化。学生可以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画出植物的简单图画。其二,进阶层次。进阶层次的学生可以在记录植物日常生长的基础上,额外记录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制作更为详细的观察表格,并尝试解释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可能影响。其三,高级层次。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设计实验来探索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例如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他们可以使用实验记录表格,并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设。又如以“天气和气候变化”为例,教学层次划分如下。其一,基础层次。学生从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天气开始,如晴天、多云、下雨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图片和图表,帮助他们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其二,进阶层次。在此基础上,进阶层次的学生可以开始测量和记录气温、风速等基本天气参数。他们可以制作简单的天气仪器,如风向标和温度计,来收集数据。其三,高级层次。高级层次的学生可以被引导进行更深入的气候变化探究。他们可以收集历史天气数据,学习如何使用图表和图形表示数据,并探讨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和影响。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教学计划,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挑战和成长。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差异化处理,使得学生能够在各自的认知水平上得到适宜的教育,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结语

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又要合理选择探究主题,注重给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从而推动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房玉荣.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8):103-104.

[2]林毅锋.小学科学教学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实施[J].试题与研究,2021(14):171-172.

[3]  冯理.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如何规范化和科学化    [J].  读写算,  2024,    (07):  23-25. 

[4]  林佳佳.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如何实现规范化与科学化    [J].  新课程(上),  2019,    (08):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