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审美观是由导游决定的,导游说,这儿是景点!我们就拍照;导游说,这个背景最漂亮!我们就留影。结果,大家拍出的照片都一个样,同样的画面,同样的角度,前面站着一个不同的人,却举着同样的两根手指头,一看就是一个导游带出来的。就这样,人与自然,不可思议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高度的和谐。

  • 标签: 审美观 人与自然 中国人 导游 游说
  • 简介: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最重要的美学论文。席勒在其中阐述了他的审美教育论。席勒的审美教育是一种以美和艺术所进行的,改变人的人性、塑造人性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审美教育是通过美和艺术使人们进入一种审美状态或者审美心境之中,从而形成一种自由的可规定性状态,进而把人们确定为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性完整的人。审美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让人们由自然的必然王国,经过审美的自由王国,进入伦理(政治和道德)的自由王国的审美教育过程。美和艺术在审美教育中成为了人的“第二创造者”,通过审美外观和审美游戏把人创造成一个人性完整的人。审美教育中,刚毅美(崇高)和柔软美(优美)对不同的人性缺失者产生作用,使得被现代文明异化了的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人性缺失,造就人性完整的人。

  • 标签: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 人性 艺术
  • 简介:无论是旧实践派美学,还是各式各样的新实践美学,他们把美学的逻辑起点看做实践,实践恰恰不应该是美学的逻辑起点,因为实践只是主体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存在,即我和世界的共在。基于实践概念,实践美学家们注定把审美与主体联系在一起,把审美看成是主体的自我欣赏或自我升华,相反,审美是存在的回归,从残缺的现实生存达到本源存在的唯一途径。另外,实践美学往往注重审美的证明,却缺乏审美的发现,发现和证明二者缺一不可,审美的发现本质上是一种个体性的发现和体验活动。现象与表象的关系上,实践美学往往把审美当成主体性的一种表象,而主体性表象只是主体思维的一种表达,根本触及不了审美的本质,相反,审美的本质是一种现象,即一种呈现,这种呈现基于主体和世界的双向交流、对话。

  • 标签: 实践 存在 审美 表象 现象
  • 简介:分别以“短篇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来概括中西文学的起源,这个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其实存在着很大问题。在这个观点背后,不难看到存在着一厢情愿的“审美民族主义”的阴影。事实表明,自上世纪以来由若干学者逐步推出的“抒情传统”说,并不能真正概括中国艺术精神。从审美伦理学的视野重审这个命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性叙事”之于“普世文学观”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抒情诗 诗性叙事 审美伦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本文从创设激趣情境、引导理解乐曲内蕴、注重音乐实践、挖掘音乐音律等方面探究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从而达到“心灵”音乐教育的目的。

  • 标签: 音乐教学审美情趣策略培养
  • 简介:庄子技术思想是审美的,主要表现为反对工具化,主张人性美。究其成因,既是社会形势促成,亦是人类欲望导致。这种思想启示我们,正确对待技术,可以促进人生艺术化,提高社会和谐度。

  • 标签: 庄子 审美 技术思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从古代游记的篇目分析入手,结合传统和现当代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的启示,探究了在古代游记作品的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学习策略。

  • 标签: 古代游记审美情趣学习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审美教育是幼师美术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美术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幼师美术教育为了适应市场、社会的需求,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注重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大前提下,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应被忽视,职业学校应该积极提高审美教育,探讨更多形式的美术审美教育,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幼教美术人才。

  • 标签: 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学习迁移创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审美学习策略,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实践的一种可行策略。文章从古诗文教学特点、小学生身心特点、中国古诗歌文字传统与抒情特质以及诗歌审美方面对审美学习策略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并提出了实施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对于小学古诗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究,反映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中心元素及特征。

  • 标签: 小学古诗审美策略教学
  • 简介:《运河谣》自开演以来,赢得众多掌声和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其审美特征同中国传统的“中和”审美思想高度契合、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谐、和合、协调、秩序、协同、平衡等价值取向和核心理念.即创作者能将歌剧的诸多元素平衡把握、完美协调,具体表现为:戏剧性与音乐性的有机结合,乐队与声乐的完美配合,艺术性与大众性的紧密结合,西洋技法与民族元素的完美融合.

  • 标签: 歌剧 审美特征 探析 《运河谣》
  • 简介:《庄子》中描述的人格理想既有凌虚蹈空的神人,也有生存于现实中的圣人,前者体现了对绝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后者则探讨了在现实生存中对自由的坚持与践履.庄子人格理想因其体现了人的自由精神而具有充分的审美价值,这对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匡正世人浮泛的审美思考.

  • 标签: 庄子 人格理想 审美化
  • 简介:杜夫海纳作为现象学美学代表人物为现代美学体系的构建了一条与近代哲学美学不同的思路.他的审美经验现象学,超越了近代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提出以知觉为联系主体和对象的中介,而艺术品的表演召唤欣赏者介入审美经验,欣赏者则依靠鉴赏完成对艺术品的接纳.这样一来,艺术品的命运通过审美经验和欣赏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标签: 杜夫海纳 艺术品 审美对象 审美经验 表演 欣赏
  • 简介:传统的语文教育曾一度陷入完全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误区,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有必要在对语文工具性训练和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审美教育的渗透。

  • 标签: 审美教育 创新教育 基本内涵
  • 简介:<正>理想的音乐课堂教学作为美育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一种关注生命质量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和自由的审美教育。音乐课堂教学应以音乐美的巨大召唤力,感染力来教育人,影响人,要以情动人,以情化人,以丰富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音乐课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往下走,跟着老师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音乐课堂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会学生唱一首歌,

  • 标签: 音乐课堂 发现美 审美教学 实践体验 音乐审美 音乐兴趣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