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敬爱的杨秋副院长离开我们整整30年了!今天,在广州美术学院校庆60周年之际,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深切怀念这位受人尊敬的老领导、著名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杨秋先生!杨秋先生,原名杨剑秋,祖籍广西桂林,1907年10月生于广州,后随家迁居广西梧州,就读于苍梧中学.

  • 标签: 广州美术学院 副院长 艺术教育家 油画家 广西 校庆
  • 简介:陈争,1960年出生于贵阳。1981年毕业于贵州省艺术学校美术专业,1983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画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化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文史馆特聘馆员.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获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

  • 标签: 贵州省 院长 画院 主持人 宣传文化系统 学术委员会
  • 简介:杨秋是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史上一位有理想、有思想、有高尚品格的默默耕耘的教育家,曾历经广东省立艺专、广州市立艺专、华南文艺学院、中南差专、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文章结合有关文献,对其教育贡献、教育理念和品格风范进行了梳理与探讨.

  • 标签: 杨秋人 美术教育 广州美术学院
  • 简介:张圜君,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1980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舞台美术专业,后在河北省歌舞剧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1986年调入河北画院。现为河北画院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 标签: 河北省 画院 院长 主持人 舞台美术工作 美术家协会
  • 简介:主持:中国的画院是世界美术体系结构中的特例,这样的状态对于全球美术界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画院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美术作出了何种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画院体制,中国美术和世界美术将会失去什么?罗江: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推动了艺术长河的不断发展。这不但奠定了中国艺术的自身价值,也开创了东方风格的审美精神,其价值观也不可替代地影响了西方,这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共识。

  • 标签: 主持人 画院 中国美术 本我 院长 云南
  • 简介:蒋采苹:"我们全家都是搞艺术的,都能互相理解。你再看看,我们家四个四个样,孩子们说我们最反对就是跟父亲一样,跟母亲一样。"·物·表蒋采苹:1934年生,河南洛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研究会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家。潘世勋;蒋采苹先生,1934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

  • 标签: 个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1934年 谈话 国画家
  • 简介:杨秋同志是资深的美术教育家,具有代表性的油画家,生于1907年,广西桂林,早年学艺于上海美专,后转学于上海艺专,毕业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科,深受陈抱一先生的教益.1932年参加艺术团体“决澜社”,创作《清道工人》、《缝征衣》等作品参加美展.

  • 标签: 美术教育家 三十周年 同志 逝世 纪念 鞠躬
  • 简介:如同美术课的动手实践课程一样.美术欣赏课也有自己专门的欣赏技能方法.这就是美术课标中要求的“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方法.获得有关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

  • 标签: 美术欣赏课 中小学 美术作品 实践课程 风格特征 文化含义
  • 简介:随着社会信息的整体影像化、多媒体化增强,人们依靠数字技术获取信息的方式愈来愈普遍,品牌形象的树立仅仅依靠最初平面、静态模式显得不够丰满、有力。如何实现更加广阔、真实、生动、丰富的立体化、动态化、数字化方式,成为当今乃至未来品牌设计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标识也从最初的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形式的单一走向多元,从而适应当今社会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类型与表达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今标志在不同媒介中的动态化应用以及特点分析,初步梳理出动态标志发展的现状与媒介传播特点,从而为今后的标志动态化乃至品牌动态化设计实践提供初期的研究思路与依据。

  • 标签: 标志 动态化 动态标志 媒介
  • 简介:自从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把《火车进站》向公众展示以来,影像就一直以每秒24帧的承载形式延续至今(初期曾有一段时间为16帧速率,但时间短暂可忽略不计),纵观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有几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蜡盘形式发音实现了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飞跃;

  • 标签: 影像 速率 20世纪20年代初 应用 有声电影 卢米埃尔
  • 简介:一、平面输出应用色彩管理的意义平面输出是美术院校设计与新媒体专业图像艺术作品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图像中色彩的准确表达是体现作品效果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天津美术学院平面输出实验室的实验教师,

  • 标签: 色彩管理 平面 应用 天津美术学院 艺术作品 美术院校
  • 简介:在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是当前中国设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业设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对设计人才培养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设计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利弊,引用结构主义教育理论重新思考和审视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在对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设计思维规律进行分析综述的基础上,建立起整合技能知识、工具方法、理论观念的三维立体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基于这种理论模型,论文进一步对当前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性的探索。新的课程框架为进行跨学科的项目设计教学提供了可以操作的平台,为适应当前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的发展趋势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未来的研究希望利用教学实践对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检验,进一步发展出一套基于跨学科设计教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 标签: 结构主义跨学科设计课程体系立体化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