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围手术期行头颈部CT或MRI、超声检查进并进行抗凝治疗、全脑血管造影;152例患者均使用脑保护装置及预扩张;观察治疗前后脑组织灌注及临床症状的改变并进行随访。结果15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血管内支架,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即刻造影,血管残余狭窄≤20%;术中一过性血压降低、心率下降115例,占75.65%;随访期3个月-24个月,平均9个月,症状消失或减轻136例,89.47%,再狭窄6例,占3.95%;3例术后肌力由Ⅳ级减为Ⅱ级,经治疗肌力恢复至术前水平;无卒中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对围手术期进行有效治疗,选择合适血管内支架及手术方式,能够快速解除狭窄,恢复生理性脑血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作为颈内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 介入放射学
  • 简介:颈内动脉闭塞(internalcarotidarteryocclusion)是指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子和动脉夹层等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颈内动脉阻塞,其占所有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的10%~15%。临床表现多样,30%~40%可无症状,无症状者预后相对良好;有症状者可表现为小卒中甚至致残性卒中。

  • 标签: 颈内动脉闭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ARTERY 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动脉阻塞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居第1、2位1。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病变的新技术和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解除颈内动脉狭窄,达到改善脑血管供血的目的3。2016年5月,本院1名患者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小时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后成功行动脉溶栓,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颈内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低血压的相关性,并总结术后低血压高危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术后低血压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低血压高危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236例患者中有162例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占比为68.64%,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低血压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236例患者中有140例患者发生一过性低血压,占比为59.32%,有22例患者发生持续性低血压,占比为9.32%。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一过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低血压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存在很大关联,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越低,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的风险越小。

  • 标签: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血管技术治疗颈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置入支架,术中12例进行球囊预扩张、15例均应用脑保护装置。结果15例支架置入均获成功,血管残余狭窄程度<30%。术后随访13例(10~18个月),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50%)。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以明显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发生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因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术后低血压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持续低血压发生率为 7% ~ 40%。持续低血压会导致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降低,引起或加重脑缺血,甚至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因此,做好患者围术期护理尤其是血压管理,促进患者血压稳定,成为术后护理难点之一。

  • 标签: 介入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 经皮穿刺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TIA的TCD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诊治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0例,对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表现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的脑内动脉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现在症状相应侧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者49例(约占81.67%)。结论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不仅有助于观察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颅内血流情况,还有助于检出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段及狭窄的部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经颅多普勒(TC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体会。方法DSA引导下,经动脉途径插管使用球囊或弹簧圈行颈内动脉海绵窦栓塞,治疗。结果27例治疗后出院;1例术后发生穿刺点出血,经及时处理后血肿吸收;1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及时处理后完全康复。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术后穿刺点出血,神经功能障碍是主要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症,及时进行治疗。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球囊 弹簧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早期发现颈内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颈内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对照组患者DAS血管造影检测。结果110例患者中轻度颈动脉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分别有47例、53例、10例;B超检测发现轻度颈动脉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分别为37例、46例、6例,DAS血管造影检测发现轻度颈动脉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分别为39例、47例、7例,二者在颈内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斑块检出率明显对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检查无创伤、便于操作、可重复检查,而且费用较低,对早期发现患者颈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B超 颈内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CD对颈内动脉系及椎基底动脉系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9例我院2004年~2013年TCD诊断的颈内动脉系及椎基底动脉系狭窄诊治的病例。结果结合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增厚29例,颈动脉见斑块16例。6例经颈椎X线片及颈椎MRI证实颈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突出。均具有不同的血液动力学及频谱特征。57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结论TCD检查对于诊断颈内动脉系、椎-基底动脉系狭窄或闭塞在血流速度、频谱形态等血流参数上有很高的特异性,对指导预防及早期治疗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TCD 颈内动脉 椎基底动脉 血流速度 频谱
  • 简介: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thrombosis,ST)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的时代,其发生率为1.2%。随着高压球囊及强效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发生率降低至0.7%。尽管其发生率低,但是后果很严重,病死率高达20%-25%。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的时代,DES没有增加ST的发生率。2006年WCC/ESC的会议上Camenzind等公布的荟萃研究显示,4年的随访中第一代DES增加死亡和Q波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洗脱支架 Q波心肌梗死 严重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使用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置入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复查显示,仅有1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支架内闭塞情况,其余患者未再次出现支架内再次狭窄情况,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成功纠正患者支架内再狭窄且术后随访显示再次复发率低,临床应用情况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右侧动脉缺失与不合并畸形单脐动脉(singleumbilicalartery,SUA)SUA的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39例产前诊断胎儿,经超声诊断为SUA者149例,其中不合并畸形91例被纳入分析,测量胎儿头围、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径、肱骨长径并估测超声孕周,测量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Ratioofpeaksystolicoverenddiastolicpeak,S/D)。所有病例是否为SUA及其所伴发的畸形类别均以产后结果为准,对比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S/D、RI值在左、右侧动脉缺失组间差异性及其测值异常在不伴随胎儿畸形SUA病例中的情况。结果91例不伴随畸形的SUA胎儿孕中、晚期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0.6并且脐动脉S/D>4.0者6例,5例剖宫产予以证实合并宫内窘迫,其中3例宫内发育迟缓,1例胎死宫内。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S/D及RI值异常在左、右侧缺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合并畸形的SUA胎儿应密切随访其生长发育指标、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

  • 标签: 超声显像 产前诊断 单脐动脉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根据手术的方式、特点及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586例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提高手术质量及术后的观查护理等。结果585例病人顺利通过手术,术后安全出院。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开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