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质量对于提高护理管理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5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模式,观察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为(97.31±5.98)分,对照组为(76.45±3.42)分;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8.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5%。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护理质量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效果,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集的1800份细菌标本检验资料,临床细菌检验的标本主要包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创伤组织标本以及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观察其临床检查的准确性,并探讨相关的质量策略。结果收集的1800份细菌标本中,其中检验质量合格的标本共有1582份,总合格率为87.89%,其中血液标本的合格数为328例,合格率为93.71%,痰液标本的合格数为204例,合格率为76.12%,与其他的标本的合格率比较,痰液标本的合格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在检验中要严格遵守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以及保存等相关制度,操作中防止污染,以上措施均能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细菌检验 效果 质量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方法效果。方法观察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00例临床免疫检验经质量后,临床治疗效果治愈120例,治愈率为60%;显效70例,显效率为35%,无效10例,无效率为5%,无死亡例数,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的核定、校对以及检验的影响因素等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有效的质量可以明显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结果,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泵质量的方法,分析注射泵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国家校准规范,利用INFUTEST2000E双通道输液泵分析仪对注射泵的流量基本误差和阻塞报警误差进行检测。结果:注射器规格型号、注射速度及注射介质均对注射泵精确度测试有影响;注射速度设置越低,流量测试误差越大,阻塞报警测试误差越小;注射速度设置越高,流量测试误差越小,阻塞报警测试误差越大;流量测试合格率较高,阻塞报警测试合格率较低。结论:注射泵质量应遵循风险可控原则,做好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工作。

  • 标签: 注射泵 质量控制 流量测试 阻塞压力
  • 简介:目的:对除颤监护仪进行质量检测,保障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Impulse7000DP型除颤器分析仪对除颤监护仪进行质量检测并分析,检测项目包括释放能量、充电时间、同步延迟时间和心率示值误差等。结果:近两年对82台次的除颤监护仪开展质量检测,其释放能量、充电时间、同步延迟时间以及心率示值误差等指标合格率为100%,同时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对策。结论:开展质量检测是保障除颤监护仪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内容,探索除颤监护仪的区域质量管理方案将推动区域内医疗设备质量的发展。

  • 标签: 除颤监护仪 除颤器分析仪 质量控制 计量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相关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5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从可能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临床试剂、标本和仪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5.58%,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在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加强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以获取患者的最准确数据。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且需要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差异性处理,观察组患者拟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检查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并统计检验结果准确率以及患者对检验过程的满意度。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在检验准确率还是在满意度方面,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结果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促进临床医学更好更快的发展,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理技术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并总结处理对策。方法根据自身工作实践以及临床经验分析影响病理技术质量的因素。结果提出实施病理技术质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结论为了提高和保证病理诊断准确性,必须加强病理技术的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在医院各个护理单元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同时予以质量考核,对比护理质量实施前实施后的效果。结果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使医院综合质量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质量的基础,能够促使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控制 实施 效果
  • 简介:目的明确目前卫生资源信息直报数据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深入探讨提高直报数据质量的对策。方法通过主题框架法、描述性统计法对卫生资源信息直报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数据质量问题主要为数据误报漏报、系统更新不及时、数据审核不严格、报表数据不一致等。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指标概念不清。结论通过规范报表统计口径,完善报表功能,加强直报工作监督作用以及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提高卫生资源信息直报数据质量

  • 标签: 卫生资源 直报系统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方法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行临床医学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质量实施时间差异分为参照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检验满意度及检验结果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检验准确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学检验应用重要环节质量,不仅可提高患者对检验满意度,还可以有效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率,防止不良事件出现,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临床 医学检验 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干预的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临床检验中检验科护理部发生各种差错的患者172例进行研究,对其差错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并进行针对性处理。结果本组172例患者中113例于临床检验前出现差错,占65.7%,40例发生于临床检验分析中,占23.3%,19例发生于临床检验分析后,占11.0%。而样本采集不规范、样本检验时间延时、患者准备不充分、样本处理不规范、未按时送检则时影响检验前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较多,加强对其质量的重视对减少临床检验差错率有重要帮助。

  • 标签: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尿标本尿蛋白检验的质量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人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晨尿、日间尿以及24h的尿中尿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所有的尿液样本中尿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不同尿液标本比较发现晨尿尿蛋白含量与日间尿尿蛋白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液蛋白含量与日间尿尿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种尿液标本的蛋白含量以日间尿的蛋白含量最高。结论肾脏疾病患者的不同尿标本中尿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正常人的,晨尿和24h尿中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尿。日间尿的采取更加的简易方便,并且更能准确反映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适合在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 标签: 不同尿标本 尿蛋白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检验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前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后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质量前后,免疫检验结果的质量差异,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可明显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方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质量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567例输血患者,将其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567例输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输血前实施常规检验程序,观察组输血前给予质量流程,比较两组安全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叉配血不合格率为3.6%(11/309),对照组交叉配血不合格率为19.0%(49/2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职业暴露、输血性传染病及输血前后消毒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问卷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检验控制流程能有效提高交叉配血合格率,降低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在输血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后质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年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1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生化检验,观察组在常规临床生化检验的基础上,在检验前和检验后采取有效的质量措施,对比两组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生化检验完全符合率高达94.79%,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9.1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前后,采取有针对性的质量措施,能够提高检验的符合率,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检验前 检验后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实施质量的作用以及措施。方法本院于2010年起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实施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总结其有效措施,并将实施该措施前后5年时间内本院免疫检验结果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质量前甲状腺功能检验变异指数为(56.2±4.8),血清胰岛素(INS)为(68.6±5.7),C肽(C-P)指数为(62.5±2.9),胰岛素抗体(IAb)指数为(58.3±4.8),甲胎蛋白(AFP)指数为(46.5±4.5),癌胚抗原(CEA)指数为(61.4±6.8),钙125指数为(52.6±4.2),钙199指数为(48.6±5.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指数为(61.5±3.5),高于实施后的(31.3±3.5)、(39.5±5.1)、(38.2±3.5)、(26.5±3.3)、(24.8±3.6)、(40.5±3.5)、(30.2±3.8)、(28.5±3.9)、(38.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实施免疫检验分析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质量,并减少变异情况的发生,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检验分析 质量控制 作用与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医院的医疗质量息息相关,对医疗安全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应采取措施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医学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精确的检验数据。医学检验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也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作为检验人员应该认识到,检验报告准确、恰当、合理应用的重要性。原因是检验报告既是临床医师对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治疗过程及其所产生疗效的重要资料和依据。因而,各医院应重视引进新检验技术、合理利用检验项目,使临床检验的全程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文就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介绍。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血液标本检验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流程,就其操作程序而言,仅有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否则将会对血液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使其准确性大打折扣。本文以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其血液标本的质量措施。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标本 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