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气分析的质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血气分析在临床应用中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酸碱测定产生误差的原因来自仪器、质控参照物、血标本及操作等。质量应包括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报告的全过程。结论血气分析主要应用于临床危重病人抢救时的判断,结果出现偏差或错误,可能对临床诊断。开展血气分析的质量,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越来越引起重视。

  • 标签: 血气分析 应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临床生化质量重点环节和质量管理的对策。方法对目前临床生化控制的要点展开进一步分析、探索,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意见。结果临床生化质量的要点有人为因素、室内室间的控制和对仪器的管理。在管理对策落实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职业水平的提升,坚持对室内室间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质量意识,对仪器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和管理等。结论强化每个质量环节,在质量要点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从而建立起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案是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进行提升的重要帮助和必然条件。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及其质量。方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K-B法)是最常用的药敏试验。影响试验结果因素较多,综合监测的方法是按照K-B法推荐的标准菌株,采用同样方法对抑菌环变动范围进行监测。结果依据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和解释,实验中注意操作标准,确保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无误码,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论药物敏感试验应严格按NCCLS规定的培养基、操作方法、药敏纸片和判定标准进行。为了监控试验过程的质量,必须做好药敏质控。

  • 标签: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纸片扩散法 其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质量是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核心,为保证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现就食品理化检验质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实验分析前、实验分析中、实验操作流程、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质量。结果实验分析前,对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实验用具、实验用水及试剂纯度等按要求进行控制;在实验分析环节对物品称量、标准溶液配置、试样测定等进行控制;实验流程上严格按照GB标准分析步骤进行操作;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误差检验等进行控制。结论将质量贯穿于食品理化检验分析操作的始终,从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

  • 标签: 食品 理化检验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黏度检测的质量分析。方法对血液黏度的仪器选择、试验前质量、试验中质量、试验后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影响较大,粘度仪的选择、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标本处理问题等均对血液粘度测定有影响。结论血液粘度的测定,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使检测结果可靠,给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可信的科学数据,测定方法和仪器的规范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黏度检测 质量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中药材质量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现代分析方法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材质量水平的提高,但长期以来,其质量标准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全面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不能有效控制药品的质量,保证其疗效安全

  • 标签: 中药材 质量控制 分析方法 质量标准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随机选取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常规进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选择同时期住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于生化质量有较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采集操作,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疾病的治疗需要医学检验结果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医学检验被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中,并且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伴随着社会各界对医学检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控制好医学检验质量已经成为医学领域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6月接诊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质量,选取2016年7-12月接诊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感染、热源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评估结果。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8.00%,热源反应发生率为23.00%,实验组感染率为1.00%,热源反应发生率为1.00%(P<0.05);对照组实验组护理质量比较(73.08±10.22VS90.48±14.40),患者满意度比较(81.25±6.31VS95.36±2.84)(P<0.05)。结论通过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质量,可实现质量效果的提升,且达到较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净化 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后质量结果。方法将82例接受生化检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组实行质量生化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失误率上,观察组9.76%,对照组29.27%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质量能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供应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医院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污染物和使用过的敷料等进行消毒处理等,其工作的质量对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且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医院的供应室管理工作是当前预防医院感染情况发生的重要措施,现对护理质量措施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供应室护理质量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供应室护理 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在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份收治的患者12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不进行相关的供应室护理的质量监控,实验组采取相关的供应室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在整个预防院内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这是值得推广和鼓励的。

  • 标签: 预防院内感染 供应室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对照组;选择于2016年7月-2016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后,存在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感染情况。结果实施护理质量后,消毒合格率和洗涤合格率显著优于实施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管理质量实施后,相对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的感染率显著降低,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显著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预防感染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不予以生物检验措施,直接依据患儿家属口述及临床经验进行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生物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予以科学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经给药后的总好转率为9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中予以微生物检验对于质量的结果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按照质量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64例,按盲选原则均分成实验组32例,按照质量路径护理,对照组32例,按照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暂无出血征象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暂无血征象时间为(12.01±1.04)h,对照组为(31.67±1.78)h。在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时间上,观察组为(26.21±1.25)h,对照组为(40.11±1.56)h,比较可见两组时间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抢救成功率、病例书写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上,比较可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遵照质量路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证抢救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

  • 标签: 质量控制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量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择我院4个临床科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选择四个科室中的300份病案,其中,150例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没有实施质量的病案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实施了质量后的150例病案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质量前后医院病案的管理情况所存在的缺陷。结果观察组实施质量后病案的管理情况比对照组要好。结论质量管理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科室病案的管理,值得去推广使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病案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医院供应室进行护理质量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125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29例住院患者为实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不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医院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 医院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质量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实施尿液常规分析的标本1200例(对照组)及实施分析前质量措施后2016年12月的尿液常规分析标本1160例(实验组)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标本率。结果实验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标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液标本合格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实施前质量的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分析前质量控制 标本不合格率 尿液常规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免疫室定性ELISA项目室内质量失控的原因,找出失控的关键少数和次要多数的因素,为提高室内质量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我科免疫室2015年1—2016年12月的失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分析免疫室ELISA项目每个月产生失控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进行人为干预。结论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可找出免疫室ELISA项目室内失控的主要原因,为室内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和依据。

  • 标签: 帕累托图分析法 ELISA 室内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被其服务对象的感染性体液、血液、排泄物和飞沫等感染的机率很大,急诊科是急诊工作的一线地段,危险因素多、未知隐患多。本论文从感染控制视觉讨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性,加强对各医疗机构内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防护措施,普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等防范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医院感染及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 标签: 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