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多,造成外伤性破裂破裂病人逐年增加,若治疗不及时以及护理不当,易发生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外伤性破裂破裂多需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术后护理和病情观察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 肠破裂 术后护理
  • 简介:含有益生菌的食品近年来风靡一时,它通常宣称能够增加肠道群数量,帮助消化吸收、促进肠道健康,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而肠道群是什么?到底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甲我们将带大家全面、客观地认识一下有趣的肠道群。

  • 标签: 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 菌群数量 消化吸收 益生菌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内营养联合酪酸梭球菌三联活改善高龄ICU脑卒中患者肠道群、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重症监护室(ICU)的高龄脑卒中患者分为TP组(n=42)和适怡组(n=42),TP组给予鼻导管泵入内营养乳剂治疗,适怡组在TP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酪酸梭球菌三联活治疗,观察两组肠道群、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结果适怡组治疗后的拟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明显高于TP组(P<0.05),而小梭球菌及杆菌数量显著低于TP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lb与H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MAMC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下降幅度显著小于TP组(P<0.05);适怡组和TP组治疗期间胃肠并发症为(7.14%和23.81%,P<0.05),但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内营养联合酪酸梭球菌三联活改善高龄ICU脑卒中患者,可有效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胃肠道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 高龄 ICU 脑卒中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肾”理论已有多年历史。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本文概述了“—肾”的定义,、肾在能量物质代谢、免疫炎症、肠道黏膜及肠道细菌等方面的联系,简述“—肾”的中医认识,CKD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中、西医变化及其机制,肠道微生态对CKD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机制等,综述CKD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变化关系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肠肾轴 中医 慢性肾脏疾病 肠道微生态
  • 作者: 陈晚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癌和医源性胆道损伤引起胆管狭窄,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肝总管以上阻塞和感染,且手术处理颇为棘手。我院l998年8月~2008年10月共收治肝总管以上梗阻的患者50例,均采用左肝管显露胆肠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营养在门胆管癌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胆管癌切除术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早期应用内营养(EN),37例术后行外营养(PN)。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胆瘘发生率、功能恢复时间、黄疸指数、术后体温、住院费用等的差异。结果EN组比PN组功能恢复早(P<0.05)、胆瘘发生率低(P<0.05)、术后体温恢复快(P<0.05)。结论内营养应用于胆管癌切除术后是安全可行的;它既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又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胆瘘发生率。

  • 标签: 胆管癌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营养米粉类食品中阪畸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同一份营养米粉类样品,用两种方法进行前增,一种方法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GB4789.40—2010,另一种方法是在取检样相同的情况下,比GB4789.40—2010所规定的BPW稀释液多4倍进行前增,目的是确保增菌液的液体状态,相同时间相同温度前增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mLST—Vm增,再接种阪畸杆菌显色培养基,转种TSA平板进行色素试验,再进一步生化鉴定。综合菌落形态和生化特征,判断是否阪畸杆菌。结果用两种前增方法对97份婴幼儿配方食品类的营养米粉进行前增培养,按国家标准GB4789.40—2010所规定的前增方法的阪畸杆菌的检出率是8.25%(8/97)。另一种前增方法的检出率是14.43%(14/97),两种增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国家标准GB4789—2010所规定的前增方法未检出阪畸杆菌的,通过增加前增菌液BPW后,能检出阪畸杆。结论在取样品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吸水性较强的检样,增加前增菌液BPW后,能提高阪畸杆菌的检出率。

  • 标签: 营养米粉类食品 阪畸肠杆菌 前增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由产毒性大肠埃希氏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为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发生食物中毒的现场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相关实验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中毒原因,并分析造成此次中毒事件的原因,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可确定此次中毒事件为产毒性大肠埃希氏引起的,经及时治疗后3例中毒患者均痊愈。结论通过加大有关产毒性大肠埃希氏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认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可有效预防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溶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92例小儿腹泻,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46例患儿的腹痛消失、发热消失、大便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6例的有效率100%大于对照组46例的有效率86.95%,存在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溶胶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蒙脱石散 临床指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溶片与双歧杆菌三联活溶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收治急性胃肠炎患者122例,常规组61例选用奥美拉唑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选用奥美拉唑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溶胶囊进行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有效率。结果:用药后研究组患者服药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奥美拉唑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溶胶囊效果更显著。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急性胃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健脾汤对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1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调健脾汤治疗,疗程4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得到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健脾汤可显著提高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调肝健脾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运脾汤用于腹泻型易激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建立腹泻型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实验设计分组空白组、模型组以及调运脾汤组,分别测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以及血清5-羟色胺含量和血管活性肽含量。结果调运脾汤用于动物腹泻症状,能够显著增加体重,同时减慢小肠推进率,并降低血清以及组织中的5-羟色胺和血管活性肽水平,且与模型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调运脾汤可通过降低血清以及结肠组织5-羟色胺和血管活性肽含量,继而改善胃肠动力,从而起到治疗易激综合征的效果。

  • 标签: 调肝运脾汤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试验研究
  • 简介:摘要:临床上有超过 60%患者因接受内营养时出现不耐受而被迫中止内营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群的变化与内营养不耐受息息相关,本文重在综述肠道营养不耐受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基础、肠道营养不耐受时肠道群改变、调节肠道群治疗肠道营养不耐受的进展。

  • 标签: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不耐受,肠道菌群,相关性
  • 简介:摘要2011年11月23日玉州区仁厚镇铁匠村发生的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头痛,呕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由产毒性大肠埃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 标签: 肠毒大肠埃希氏菌 感染性腹泻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临床上有超过60%患者因接受内营养时出现不耐受而被迫中止内营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群的变化与内营养不耐受息息相关,本文重在综述肠道营养不耐受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基础、肠道营养不耐受时肠道群改变、调节肠道群治疗肠道营养不耐受的进展。

  • 标签: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不耐受,肠道菌群,相关性
  • 简介:目的总结保留Oddis括约肌、空肠皮下盲袢治疗内胆管结石的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内胆管多发结石6例,采取保留Oddis括约肌、皮下盲袢型胆吻合.结果术后未发生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1例为反流性慢性胆管炎,术后经皮下盲袢行胆道镜取石4例.结论保留Oddis括约肌、空肠皮下盲袢是治疗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吻合术 外科 胆管 肝内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辅助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泻型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布拉氏酵母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辅助治疗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查明一起幼儿园腹泻暴发疫情的病原学和流行因素。方法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培养获得的菌株进行血清学、生化、PCR毒力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从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人的三间分布分析引起暴发的原因。结果从20份病人粪便中分离到10株菌株,根据生化特性、噬菌体裂解试验、ipaH检测和ERIC—PCR图谱确定为侵袭性大肠埃希。引起暴发流行的原因为该镇的部分生活污水污染幼儿园的生活用水所致。结论本起腹泻暴发疫情为幼儿园生活用水污染引起的侵袭性大肠埃希暴发流行;在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时,应该与侵袭性大肠埃希进行病原学鉴别诊断。

  • 标签: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幼儿园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肠道群变化以及枯草杆菌二联活溶胶囊(美常安)对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正常组),采集粪便标本,测定肠道群,观察不同组患者肠道群构成变化。将6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结肠镜术后未予特殊处理;观察组30例,结肠镜治疗后给予美常安口服(2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粪便中肠道群变化及结直肠腺瘤复发情况。结果:结直肠腺瘤患者存在肠道群紊乱,与正常组相比,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中的粪球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及拟杆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和对照组对比,美常安治疗后患者粪便中的乳杆菌数量上调,而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数目较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拟杆菌数量在美常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镜治疗12个月后复查电子结肠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结直肠腺瘤复发率分别为23.3%和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6,P=0.047)。结论:结直肠腺瘤患者存在肠道群改变,微生态制剂可降低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复发率,微生态制剂在结直肠腺瘤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大肠癌 结直肠腺瘤 肠道菌群 微生态制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