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自从循环血液中发现造血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就成为研究热点。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实现,使得外周血干细胞(PBSC)广泛运用于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目前,血液成分单采技术[1]不仅用于外周血干细胞或血液制品的采集,而且用于治疗或预防几种移植相关并发症,亦为某些疾病提供了治疗选择。本文从外周血干细胞和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发展、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并发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以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单采技术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自体外周围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病人采取护理措施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研究,均符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指征。分析治疗期间采取护理措施产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消化道出血,2例发热,4例胃肠道反应。出院后均恢复良好,有1例半年后复发。结论对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能保障移植顺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采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所抽取的48例恶性淋巴瘤为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上述患者均采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的24例患者设为参考组;施行综合护理的24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不良反应中实验组明显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中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采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间应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从多方面进行有效干预,可减少治疗不良反应产生,促进其治疗效果,为此患者较为满意。

  • 标签: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恶性淋巴瘤 综合护理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11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11例患者移植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前,感染患者10 例(90.90)、消化道反应患者10例(90.90)、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8例(72.72)、肝静脉闭塞综合征患者4例(36.36)、出血性膀胱炎患者2例(18.18)。护理后,感染患者2例(18.18)、消化道反应患者2例(18.18)、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1例(9.0)、肝静脉闭塞综合征患者0例(0.00)、出血性膀胱炎患者0例(0.00)。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现并发症多,护理工作量大,经有效护理及治疗,并发症可治愈,移植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细胞移植患者皮肤药物护理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干细胞移植病例,选取52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其中探究组采用皮肤精细护理,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探究组的病患SAS焦虑评分(37.87±3.13)与SDS抑郁评分(35.77±3.48)都低于参照组(45.47±3.33)与(43.44±3.78),表示探究组病患焦虑与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更好;探究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92.31%)较参照组的(80.77%)也更高。结论:经过对两组病患的详细实验探究可发现:在干细胞移植病患中做好皮肤精细护理能够使病患康复更好,心理状态与满意度更佳。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皮肤 药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血液科护理干预措施及成效。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淋巴瘤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增加综合护理,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患者中,可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近期疗效。

  • 标签: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淋巴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以我院20例移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这些患者中有19例出现了并发症,通过治疗和有效护理最终都出舱顺利。结果恶性淋巴瘤治疗时移植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具有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自体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淋巴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患者进行全身放疗或化疗等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回输给患者,利用造血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为各系成熟血细胞的功能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使患者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HSCT是目前治疗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难治性血液疾病的重要手段。患者在移植前预处理(放疗或化疗)清除体内异常增生的细胞、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会造成骨髓严重受抑,全血细胞减少,输血治疗是HSCT患者重要的支持手段。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红细胞输血 输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率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造血干细胞抑制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2例)、观察组(2例),分别接受化疗治疗、化疗治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0.00%,与对照组0.00%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2例患者均发生感染,其中1例患者并发腹泻、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症状;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患者发生肝肾功能异常,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结论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效果良好,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症类型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我院血液科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优质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通过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患者护理需求。结果:以出血、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为指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17%;自体造血干细胞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9.17%,数据存在优势(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症具有多样性,为确保患者身体健康,护理人员需要为其提供护理干预,以加快其身体恢复,防范不良并发症,致力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肛周感染方面应用不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成采用不同护理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两组干预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肛周感染率: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发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肛周感染,同时还能够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持满意态度。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肛周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接诊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 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 2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常规护理服务,选做对照组,给予剩余 2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强化护理干预,选做研究组,对比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病程持续时间、焦虑与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病程持续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为其提供临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疾病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病程持续时间 住院时间 临床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移植患者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M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25份移植患者分别做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中巨细胞病毒检测,对两组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分析比较。结果血浆样本阳性62份(占14.59%),PMBC为43份(占1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者均阳性为35份,PMBC阳性但血浆阴性为8份,血浆阳性但PMBC阴性为27份,两组又有较高的阴性(92.93%)和阳性(81.40%)符合率。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PMBC检测结果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浆。结论相较于常规的免疫法和pp65,血浆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测定对于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PMBC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高灵敏度对于血浆学检测具有补充辅助意义。同时检测,能够更好地提高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的检出率。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移植 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问题跟踪护理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一组作为观察组(20例)予以接受问题跟踪护理,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临床护理,将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问题跟踪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可以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问题跟踪护理 移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患者行时间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ASCT患者,“双盲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时间护理)各30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基础组;研究组EORTC-C30值更高;健康知识掌握率更高,P<0.05。结论:时间护理可提高ASCT患者的生存质量、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推崇。

  • 标签: 时间护理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质量 健康知识掌握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白血病的方式之一,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或者是脐带血移植等方式进行治疗。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引起移植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皮肤排异Ⅳ度的护理干预措施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排异Ⅳ度的护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皮肤排异Ⅳ度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