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荨麻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荨麻疹汤或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IL-4,IgE含量及酸性粒细胞数,并作比较。结果:荨麻疹汤能降低患者血IL-4,IgE含量及细胞数,而杀唑斯汀无此作用。结论:荨麻疹汤可能是通过降低血IL-4,IgE含量及细胞数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慢性荨麻疹起到治疗作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咪唑斯汀 白细胞介素-4 IGE 嗜酸粒细胞 中医药
  • 简介:也许鲜有人知,慈禧菊,乃至成癖。慈禧少年得宠,登上太后宝座后,又费尽心机,以至中年便感精力日衰,常常两眼干涩、头晕、视物昏花。慈禧粗通药理,命宫人择解症状。之后,尝到甜头的她还把菊花作为礼品馈赠前来进见的各国使节夫人。

  • 标签: 秘密 眼干涩
  • 简介:目的:观察马兜铃(aristolochicacid,A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RK-52E,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A-Na刺激细胞,每组设6个复孔,孵育24h。透射电镜观察NRK-52E细胞的超微结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A对NRK-52E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NRK-52E细胞的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A对NRK-52E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检测不同时间段(12、24、48h)马兜铃对NRK-52E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内皮素-1(ET-1)mRNA和Ⅰ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影响。结果:①AA浓度低于10μg/ml时对NRK-52E的增殖无明显影响,20~40μg/ml浓度的AA可明显抑制NRK-52E细胞的增殖;②较高浓度的AA(40μg/ml)可明显刺激细胞凋亡;③AA5、10、20、40μg/ml均可刺激NRK-52E表达α-SMA,其中AA10μg/ml对α-SMA表达较强;④AA刺激NRK-52E细胞24h后TGF-β1mRNA、ET-1mRNA表达最多,48h时表达水平下降,而COL-I的表达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而上调,呈时间依赖性。结论:AA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促进其表达肌成纤维细胞标志蛋白α-SMA,即有促转分化作用,且其对NRK-52E细胞的损伤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

  • 标签: 马兜铃酸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增殖 凋亡
  • 简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losis,ABPA)是机体对吸入到气道内的曲霉发生变态反应,继而引起支气管、肺部损害的临床疾病,ABPA同时合并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临床较为罕见,治疗比较棘手。中医文献对本病并无记载,临床报道亦较少,所以制定有效且疗效显著的方案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患者长期发热、皮疹,辨证脾虚湿蕴,血虚风燥夹瘀,以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减,健脾祛湿,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疗效显著,期待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中药治疗
  • 简介:“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七月七日是七夕,七夕佳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许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风俗,深深地浸润了祖国的中医药文化。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浸润 防病 习俗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对一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造影剂、利尿剂和免疫抑制剂等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都比较警惕,也重视对其肾毒性的防范;而往往容易忽视以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中草药的肾毒性。近年来,“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snephropathy,CHN)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也曰渐深入。我们所要

  • 标签: 肾毒性 马兜铃酸 中草药肾病 免疫抑制剂 造影剂 解热镇痛药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关木通、广防己不同药物配伍组中马兜铃A的含量,探寻降低肾毒性的最佳配伍组。方法(1)色谱柱为symmetryODS(C18,4.6mm×250mm,5μm);流速:1mL/min;温度:室温;检测波长:250n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为58∶42(v/v)。(2)色谱柱为DiamonC18(250mm×4.6mm5μm);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6nm;流动相:乙腈-(醋酸-三乙胺)为45∶55(v/v)。结果(1)与关木通组比较,木通茯苓组、导赤散+当归组、导赤散组、木通栀子组、木通黄连组和导赤散+黄连组的马兜铃A的含量分别为:0.1706、0.1402、0.1219、0.1195、0.0778、0.0442和0.0265mg/L。(2)与广防己组比较,广防己生晒参组、广防己肉桂组、广防己茯苓组、广防己生晒参肉桂茯苓组、广防己黄连组和广防己生晒参肉桂茯苓黄连组的马兜铃A的含量分别为:1.6830、0.4960、0.3930、0.3700、0.2930、0.1760和0.0520mg/L。结论配伍黄连后,马兜铃A的含量能显著降低,黄连与关木通、黄连与广防己是减毒的最适配伍。

  • 标签: 黄连 关木通 广防己 配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马兜铃酸A
  • 简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色谱条件,测定细辛不同批次、不同药用部位马兜铃的含量,为细辛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0.1%甲酸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柱温35℃,检测其限量成分马兜铃的含量。结果马兜铃在上述检测条件下检测限为0.4ng/mL,在0.00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9%,RSD为2.19%。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批次细辛药材中地上部分均测出有痕量马兜铃,地下部分未能测出。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可为细辛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辛 马兜铃酸 药用部位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3例浸润性乳腺癌及20例乳腺良性增生症患者,取标本送病理,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标本HSP70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3例乳腺癌中86例细胞浆及细胞核内出现弥漫分布的棕黄色颗粒,HSP70染色阳性,17例为阴性,阳性表达率为83.5%;20例乳腺良性增生症中5例HSP70染色阳性,15例染色阴性,阳性表达率为25%。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7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乳腺良性增生症中的表达(p<0.05)。HSP70表达量>3的患者发生腋窝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HSP70表达量<2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70与浸润性乳腺癌有密切关系,与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浸润性乳腺癌 乳腺良性增生症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06—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27例,对其切片标本进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验,观察病理改变情况,分析病理特征。结果:27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均具有典型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病理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的癌团为微乳头状、小腺样,且大小不等,肿瘤细胞呈中空簇状生长,乳头中心纤维血管轴心较少。其中20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送检淋巴结转移率为74.1%,转移癌的形态仍保持乳头状或腺管状结构。ER阳性率为59.3%,PR阳性率为48.1%,Her-2阳性率为59.3%,CD31阳性率为59.3%,CK7与EMA阳性率均为100%。结论:通过检测分析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对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疗及预后效果。

  • 标签: IMPC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与探讨老年高血压与同型半胱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7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共75例作为对照组,其血压均正常。对两组入选者进行血压、血脂以及同型半胱胺检查,以了解同型半胱胺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胺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血脂与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老年高血压与同型半胱胺存在相关性。结论老年高血压与同型半胱胺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型半胱胺水平升高对患者平均动脉压具有影响,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应结合其同型半胱胺水平进行综合考虑。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 同型半胱胺酸 相关性
  • 简介:1.病机关乎胃、脾、肝、胆西医对胃炎分类有多种,最常见的有浅表陆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病机涉及到胃、脾’肝、胆等脏腑。

  • 标签: 治疗 慢性胃炎 常见 胃脘痛 脏腑 病机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菊花中总黄酮和绿原的含量考察,分析比较不同品种质量差异,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绿原为标准品,HPLC法测定绿原含量。结果:不同品种菊花总黄酮和绿原含量不同。结论:确定了测定菊花中绿原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为洛阳菊花开发不同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菊花 总黄酮 绿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