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由香港大学生物系HaniEl—Nezami博士及GianniPanagiotou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probioticmixture"Prohep"),

  • 标签: 治疗效果 益生菌 肝癌 香港大学 科研团队 生物系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妊娠期子宫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德市医院经手术证实为子宫破裂的16例孕妇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同时与孕妇的临床病例资料及手术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16例子宫破裂的病例中完全性子宫破裂12例,不完全性子宫破裂4例。在这16例病例中,其中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的15例。准确率93.75%(15/16).误诊1例,误诊率6.25%(1/16)。结论: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妊娠期子宫破裂的首选方法,对于完全性子宫破裂可以明确诊断,同时对于不完全性,

  • 标签: 妊娠期子宫破裂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250例接受显微手术夹闭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本文选取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个数、大小及手术时期等八项因素。当患者死亡或者出院时对其进行mRS评分评价其短期预后,应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大小及手术时期六项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6)和术前Hunt-Hess分级(P=0.002)是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和术前Hunt-Hess分级是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其手术预后越差。

  • 标签: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丹参血清对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丹参含药血清作用低分化人肝癌HepG2细胞,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HepG2细胞Caspase-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TGF-β1分泌水平;钙影像(CalciumImaging)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倍浓度组能明显增加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P〈0.05),同时,ELISA检测也显示10倍浓度组HepG2细胞TGF-β1分泌减少(P〈0.05),且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其促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从而阻断TGF-β1信号通路实现的。

  • 标签: 丹参 HEPG2细胞 Caspase-3 TGF-β1 CA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rTomography,PET/CT)在肝细胞肝癌术后AFP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细胞肝癌术后AFP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全身显像探测有无复发或/和转移灶,并以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随访周期为9个月至14个月。结果18F-FDGPET/CT诊断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或/和转移25例,其中1例经针吸活检病理证实为肝腺瘤,1例经手术切除肺部结节证实为肺腺癌(第二原发癌);18F-FDGPET/CT诊断阴性5例,其中1例在随访第5个月时AFP较前升高,增强CT提示肝内多发转移灶,经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18F-FDGPET/CT诊断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或/和转移的灵敏度95.8%(23/24),特异性66.7%(4/6),阳性预测值92%(23/25),阴性预测值80%(4/5)。结论18F-FDGPET/CT全身显像能可靠地鉴别AFP升高的肝细胞肝癌术后患者有无转移或复发,准确探测复发和转移灶,改变治疗方案,联合AFP的动态变化过程,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肝细胞肝癌 AFP
  • 简介: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五味子多糖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结果:五味子多糖在0.62520mg·mL-1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随着浓度增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升高,具有浓度依赖性;在520mg·mL-1浓度范围内其抑制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具有时间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逐渐变圆、皱缩,并且随着给药浓度加大,贴壁细胞密度下降,数量逐渐减少,而脱落、悬浮细胞增多。结论:五味子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 标签: 五味子多糖 SMMC-7721细胞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手术后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效果.方法以曾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观察2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患者人数为5例,对照组中患者人数为12例.结论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行中西结合护理可得到理想效果.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中西医结合护理 介入治疗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索Hepasphere微球联合Avastin栓塞治疗兔VX2肝癌的疗效,分析栓塞前后肿块周边的cT灌注参数与微血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探索cT灌注成像监测肿瘤生长的可行性。方法:建立30只新两兰大白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Hepasphere微球栓塞10只,B组:Hepasphere微球+Avastin栓塞lO只,C组:生理盐水10只,了二治疗前、治疗后14d行cT灌注成像,获取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处死实验兔,采用免疫组化检测MVD、VEGF的表达。结果:栓塞治疗前3组肿瘤周边cT灌注参数HAP、PVP、ftA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c组HAP、HAPI增加,PVP降低;A、B两组HAP、HAPI均有明显降低,B组较A组降低明显,PVP均有增加;B组MVD、VEGF计数较A、C组减低(P〈0.05)。肿瘤VEGF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三组中HAP、PVP、HAPl分别与MvD、VEGF呈正相关(P〈0.05)。结论:cT灌注成像结合MVD和VEGF表达,能较好地评价兔VX2肝癌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Hepasphere微球联合Avastin栓塞治疗兔VX2肝癌与单纯Hepasphere微球栓塞相比,可明显降低VEGF的表达,显著地抑制治疗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 标签: 肝肿瘤 微球 AVASTIN 栓塞治疗 CT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5年收治的7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救护理及护理效果作出总结。结果74例均于产后2小时内发生出血,经过积极的救治与护理,完全止血时间在(12.54±2.38)分钟,产后出血量在(275.66±103.46)mL,其中7例因胎盘植入而行子宫全切术,无重大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所有产妇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在(9.88±3.03)天。结论在基层医院中,积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工作,做好产时监测工作,针对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及预防感染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威胁风险。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 护理 基层医院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