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颈部淋巴结核患者淋巴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愈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模式下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下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不良反应护理的综合护理,促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患者护理依从性也有所提升,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淋巴结清扫术 综合护理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且发病率不断上升,手术量因此而增加。部分病人因颈方淋巴需要清扫,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疤痕明显,随着腔镜技术发展, 腔镜辅助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术手术在临床获得根治及美容疗效,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手术演变变革、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器械的研发,手术步骤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腔镜辅助手术 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术中应用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择取医院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主体,以信封法分成观察组(n=25)、对比组(n=25),观察组落实术中护理配合,对比组落实常规护理,分析各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导尿管滞留时间较短,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较早,并发症率较低,差异与对比组均有价值(P<0.05)。结论: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术中应用护理配合可明显优化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风险,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术中护理配合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对乳腺癌腋窝淋巴术后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8年12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水肿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水肿发生率6.7%,对照组为2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得分、按摩护理得分、健康教育得分、身体康复得分、水肿知识得分、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后水肿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样本并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及扫除盆腔淋巴,观察组运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术,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各项手术指标也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术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也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子宫恶性肿瘤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腔淋巴转移和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宫颈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盆腔淋巴转移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4例盆腔淋巴转移患者中,7.14%髂总淋巴、14.29%髂外淋巴、35.71%髂内淋巴、42.86%闭孔淋巴盆腔淋巴无转移和有转移在肿瘤大小、术前化疗、临床分期、高危HPV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盆腔淋巴转移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术前化疗、临床分期以及高危HPV。结论宫颈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术前化疗、临床分期和高危HPV是盆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盆腔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68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结果 在68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中,有37例患者时单淋巴肿大,有31例患者时淋巴重大,一共有100个肿大淋巴。其中有58例患者发病部位是颈中部,有5例患者的发病部位时锁骨上部和颈下部,有5例患者发病部位时颌下、耳后、颏下。挑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8例体检者,对比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健康体检者和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的L/S比值、Vmax、RI、PI指标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淋巴结核超声特征突出,配以其他辅助检查,能够早期诊断和鉴别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淋巴结结核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颈部淋巴病变患者诊断工作当中,采取动态增强MRI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进行诊断的颈部淋巴病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MRI与病理诊断,之后对动态增强MRI的诊断价值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诊断后,良、恶性淋巴病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为:淋巴反应性增生和淋巴多为椭圆形,而转移性淋巴和恶性淋巴瘤则呈圆形或球形;通过研究得出,50例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淋巴的有7例,非特异性反应性增生的有17例,结核性淋巴肿大的有25例,而动态增强MRI检查后,确诊为急性淋巴的有7例,符合率为100.00%(7/7);非特异性反应性增生的有17例,符合率为94.44%(17/18);结核性淋巴肿大的有24例,符合率为96.00%(24/25)。经过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的有30例,恶性的有20例,而动态增强MRI检查患者经过诊断后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彩超技术对于颈部淋巴结核的鉴别效果。方法:从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入治疗的颈部淋巴肿大诊断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是否是结核性淋巴将其分组如下:对照组(共39例)为非结核性淋巴,观察组(共39例)为结核性淋巴,均行彩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指标水平。结果:(1)检查后,对照组彩超图像特征:皮质呈均匀增宽、皮髓质的分界模糊、髓质的回声呈增强或降低。观察组彩超图像特征:皮质呈向心增宽、髓质相对薄且偏心,直至消退。(2)检查后,观察组患者L/S显著高于对照组,最大的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颈部淋巴结核中应用彩超技术,可提高鉴别的效果,为诊断疾病的早期病变情况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彩超技术 颈部淋巴结结核 鉴别效果
  • 简介: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为 Kikuchi淋巴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类似病毒感染的临床表型,淋巴以灶性坏死,富含组织细胞与核碎片为特征的自限性淋巴病。该病于1972年有日本Kikuchi和Fujimoto首先报告。有认为坏死的机制是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凋亡所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学习,结合HN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一个总结,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MRI对诊断颈部淋巴结核准确率的价值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颈部淋巴肿大者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及病理诊断,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MRI诊断价值,并且分析影响MRI诊断准确性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MRI诊断颈部淋巴结核敏感度为85.42%、特异度为97.37%、准确度为90.70%;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核个数与结核直径均是影响MRI诊断准确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I对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准确性较高,但是诊断准确性受结节个数与直径大小的影响。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颈部淋巴结结核 诊断 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系统淋巴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抽取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组41例患者盆腔淋巴术治疗,给予治疗组41例患者系统性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个数、2年复发概率、生存率等临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为(265.25±14.23)min,淋巴个数(2968.46±269.55)个,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随访2年复发概率为7.3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随访2年生存概率为92.68%,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行系统淋巴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系统淋巴结切除术 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淋巴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120例浅表淋巴结核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患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活检或者手术病理检验。比较彩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同时记载检验成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86.21%,特异度为91.94%,阳性预估率为90.91%,阴性预估率为87.69%。结论 在浅表淋巴结核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效果,其对于临床病患病症的分期、治疗均带来了一定帮助,同时具备操作便捷、无痛苦、性价比高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运用并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腹部淋巴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91例经病理诊断腹部淋巴病变者,均是采取MRI检查与DWI检查,观察单一与联合对病变定性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证实腹部淋巴恶性52例,良性39例,应用MRI联合DWI对腹部淋巴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97.44%、准确度为96.70%,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与准确度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I联合DWI对腹部淋巴病变定性诊断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MRI DWI 腹部淋巴结病变 定性诊断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恶性浅表淋巴肿大鉴别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2020.1-2022.8,选取浅表淋巴肿大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安排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活检穿刺病理学检查,以第二项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前一项检查的价值。结果:活检穿刺病理学检查表明,良性72例,恶性4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明,良性符合率94.44%、恶性符合率95.12%。良性患者的PI、RI均低于恶性患者(P<0.05)。结论:在浅表淋巴肿大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符合率高,诊断价值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浅表淋巴结肿大 良恶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 活检穿刺病理学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连续病理切片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12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连续病理切片检测。观察指标主要有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的连续病理切片的最适间距,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和临床资料(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理分期、病理类型、ER、PR、C-erbB-2、Ki-67等)的关系,统计各指标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统计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发现,就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的连续病理切片的最适间距而言,100μm、200μm、300μm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相较于100μm检出率而言,400μm、500μm的检出率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就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和临床资料的关系而言,微转移与病患的临床资料各项指标均无关,P>0.05。结论对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病患行连续病理切片可提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病理切片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