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具有一定的致死率,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患者心理上受到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并且有的肺结核患者还可能合并有乙肝病毒,二合并出现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抗结核治疗工作的开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此次研究,结合多为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了解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携带的抗结核治疗。

  • 标签: 肺结核 乙肝病毒 抗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治疗中,对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病毒的效果。方法:研究团队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接收了60名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需要进行治疗,因此随机分为两组,并进行不同的治疗,以便比较治疗效果,肝损伤发生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肝损伤发生率降低(P<0.05),肝功能改善(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治疗中,对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病毒是有效和有益的,可以降低肝损伤发生,改善肝功能。

  • 标签: 肺结核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预防性抗病毒 肝损伤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携带患者实施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对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在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治疗的肺结核合并乙肝携带,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常规组采取肝泰乐护肝治疗,干预组采取肝泰乐护肝联合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后AST、ALT、HBV-DNA水平及肝损害、更改方案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乙肝携带患者实施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可预防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

  • 标签: 乙肝携带 肺结核 替比夫定 乙肝病毒 肝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2月门诊PICC维护患者及2021年1-12月门诊PICC维护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为A组,后者采用风险管理方法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PICC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经管理干预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在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门诊维护 风险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2月门诊PICC维护患者及2021年1-12月门诊PICC维护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为A组,后者采用风险管理方法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PICC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经管理干预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在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门诊维护 风险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在医疗单位日常诊疗活动中,会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医疗垃圾,尤其是在输液过程中产生的塑料包装垃圾,不仅数量多,出现范围广,容易出现飘散,给护理人员垃圾处理带来较大麻烦。在处理不当的情形下,还会出现附带病毒扩散等问题,给医院医疗环境防护带来较大问题。本文就一种最新研发的便携式纸塑压缩收集器进行说明,以此能够为医疗护理人员降低日常工作强度,提升医疗卫生环境安全奠定基础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甘肃省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率和突变谱。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甘肃省新生儿5090例,将其足跟血样本抽取出来进行十五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分析甘肃省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率和突变谱。结果:5090例新生儿中,携带遗传性耳聋基因238例,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率为4.68%,其中男性128例,女性110例,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51%、2.16%,男性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率高于女性新生儿(PG均质突变。结论:甘肃省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率和突变谱能够将参考提供给临床防控工作。

  • 标签: 甘肃省 常见 遗传性耳聋 基因 携带率 突变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静疗专科护理对 PICC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17.05 -2019.11入治我科的患者 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静疗专科护理方案。跟踪记录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和各种不良反应如静脉炎、导管脱出和导管堵塞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依从率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 P均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疗专科护理的应用对于 PICC患者有帮助,应该推广开使用。

  • 标签: PICC 静疗专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骨折患者门诊护理的方法加以分析。方法 通过对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患者采取基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便秘护理,同时实施护理效果方面的调查。结果 患者满意98例,较为满意8例,一般2例,不满意2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结论 通过对老年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可以确定基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便秘护理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情况,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骨折患者 门诊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使用日益增多,而在使用过程中,PICC同样存在多种并发症,其中如果导管堵塞不能有效处理,可造成PICC非计划性拔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造成PICC 导管堵塞的原因有患者因素、导管因素、护理人员因素 。本文就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 标签: PICC,导管堵塞,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静脉营养治疗常见于肿瘤患者、早产儿、老年患者中,这类患者往往病情较重,身体机能较差,需要接受长时间的静脉营养治疗来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为了减少患者的反复穿刺痛苦,PICC置管的应用也逐渐推广开来。本次研究即结合多位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PICC置管在静脉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开展PICC置管静脉营养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营养治疗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ICC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9月本院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PICC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2.50%)低(P<0.05)。观察组(95.00%)满意度较对照组(80.00%)高(P<0.05)。结论 通过构建并应用PICC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基本情况,便于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等资料,共抽查我院2021年3-8月份门诊处方64718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的64718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527张,不合格率0.81%。其中不规范处方20张,用药不适宜处方507张。结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加强医师和药学人员培训,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门诊 处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予以分析。方法 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本院20名全科护士进行持续质量改善,并在20例PICC置管患者中运用,并对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理论知识、出血处理、更换敷贴、堵管处理、静脉炎处理、局部感染处理操作技能掌握率分别为100%、85%、100%、100%、100%、100%,均高于实施前的60%、40%、65%、55%、60%、55%(P

  • 标签: PICC置管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