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用于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作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07—2015.07期间本社区收治23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分组,一组1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115例患者接受社区针对性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进一步升高,避免或减少高血压病发生,对社区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老年 临界高血压 社区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体验155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并对患者血压、体重、血脂、转归等进行密切观察。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血压、体重、甘油三酯等相关指标都存在明显下降(P<0.05);且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也得到有效改善(P<0.05)。结论以全面防治为主要夜店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中老年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患者100例,以其就诊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用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药物+介入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同时,予以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减少患者不良情况发生。

  • 标签: 冠心病临界病变 糖调节异常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锻炼对社区临界高血压老年人血压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治过高血压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运动前、运动3个月3、运动6个月等阶段,对84例患者血压变化进行对比。结果84例患者运动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运动前,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临界高血压老年人运动锻炼干预,发现运动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运动锻炼 临界高血压 社区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决策中应用64排CT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200例经64排CT检查后判断冠状动脉闭塞50%~80%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别标记为药物组介入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64排CT跟踪走访排查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连续走访排查12个月后,药物组患者有12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85%,占比为12.00%,显著高于患者药物治疗前(P<0.05),有52例患者斑块CT值增加至(70±10)HU,占比为52.00%,重建冠脉支架17例,占比为17.00%;介入组患者无患者出现支架血栓事件,有1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轻度狭窄,狭窄50%患者有5例,占比为5.00%。结论64排CT诊断直观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情况,根据狭窄及斑块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发现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是否进行介入治疗首选方法,为患者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64排CT 冠状动脉 临界病变 治疗决策 指导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值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为24h尿蛋白<30mg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为24h尿蛋白≥30mg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及血压、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高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诊断临界值为138、78mmHg。结论收缩压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但该症需以高密度脂蛋白支持保护;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于140、80mmHg为宜,对其发生糖尿病肾病风险降低有着控制作用,并能够延缓病情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 临界值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谷歌已为一种腕带式设备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交了专利申请,谷歌表示,这项名为“纳米粒子电泳”的腕带“能自动修改或破坏血液内一个或多个对健康有负面影响的目标,包括癌细胞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脉造影(CAG)结果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照,观察两种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中作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8月43例冠脉造影结果提示狭窄程度为50%-75%临界病变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了解斑块负荷,与造影血管狭窄程度对照。结果检测发现CAG提示狭窄程度64.65%±7.19%,IVUS提示斑块负荷61.33%±10.9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具有消化系统表现白塞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具有消化系统表现白塞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治疗预后。结果白塞病消化系统表现有腹痛、腹泻、血便、腹胀、便秘等;胃肠镜检查中,有2例提示食管溃疡,2例提示存在肠道溃疡局限病变,7例提示肠道溃疡多处病变;所有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凝等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缓解。结论白塞病消化系统表现较多,应早行胃肠镜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 标签: 白塞病 消化系统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宫腔镜或者膀胱镜检查治疗时,灌注压较高开放性血窦可能发生水中毒严重后果。1宫腔镜或者膀胱镜术中灌注液及时、精确观察可以有效避免水中毒发生。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自主研发一次性自粘U型刻度计量手术薄膜运用于宫腔镜或者膀胱镜检查治疗时,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精确地观察灌注液变化,有效避免水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6期
  • 机构:人类是习惯性动物,喜欢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行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最新研究发现,习惯的养成不仅受到“寻求利益”的动机驱使,而且还受到“代价考量”制约;与“代价与利益”两大要因关联的神经元在大脑中发育成熟,最终导致习惯的养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表现,分析陈旧性肺结核对小细胞肺癌患者CT临床N分期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例完整可靠。总结患者CT表现,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CT对疾病诊断标准对临床N分期诊断价值。结果30例患者使用CT诊断准确17例,误诊漏诊13例,与病理诊断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对30例患者临床N分期诊断价值低于病理诊断,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对陈旧性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N分期评估价值较低,对患者诊断准确率较低;陈旧性肺结核患者会对小细胞肺癌患者CT临床N分期产生影响。

  • 标签: 陈旧性肺结核 非小细胞肺癌 CT 临床N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不断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调查2008年7月-2013年7月共计156实习护生,且都是助产专业全日制大专生“实习生意见反馈表”1092份“实习生实习情况汇总表”12份及“实习生感悟座谈会”12份。结果儿科教质量方面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结论多年来我们对影响儿科教学质量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找出对策,并且不断探讨新思路,加强对护生各环节管理,增强儿科临床教学意识,使护理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受到了学校护生一致好评,探索并创新出一系列针对性对策并实践,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实习 临床教学 儿科护理
  • 简介:摘要维生素K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维生素K1、K3、K4要在肝脏转变成K2才具有活性。维生素K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凝血作用,在肝内作为羧化酶辅酶,促进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ⅨⅩ等合成,并使凝血酶原转变成活性凝血酶,从而发挥凝血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广泛肠切除所致肠道功能吸收不全;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所致维生素K缺乏;以及新生儿、早产儿低凝血酶原症;使用香豆素类、水杨酸类等维生素K拮抗剂过量而致出血患者,敌鼠钠中毒者。维生素K还可用于胆石症、胆道蛔虫所致胆绞痛、具有镇痛解痉作用。随着维生素K作用机理阐明,近代还发现维生素K具有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等保健功能。

  • 标签: 维生素K 凝血酶原 r-羧化 凝血酶 凝血作用 保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专业麻醉科实习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至2015年进麻醉科实习麻醉专业本科学生50人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专业麻醉科实习教,具有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作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非麻醉专业 麻醉科 实习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替尼单药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我院近两年收治68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4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吉替尼及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参考组较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替尼单药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近期效果良好,同时毒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单药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对一”全程护理教方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实习护生分为专科组本科组,分别由主要带教老师“一对一”专人教,次要带教老师承担主要带教老师休息下午班时教,实现“二对一”全程教。结果通过“二对一”全程教方法,有效地防止以前教工作中对护生管理松懈,调动了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质量。结论“二对一”全程教模式能够有效增强手术室护理实习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对教老师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带教 二对一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72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频发低血糖原因,为临床诊断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指导临床更好预防低血糖发生。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对9例糖尿病频发低血糖患者进行连续3天血糖监测,以血糖<2.8mmol/L为临床低血糖。观察低血糖发生时间及有无低血糖症状。结果普遍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占低血糖发生65.4%),夜间发生比率也最高(占低血糖发生68.2%),而应用CGMS对糖尿病频发低血糖患者进行监测,能准确反应低血糖特点,对临床诊断及护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72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低血糖 诊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血液净化N0-N1层分级护士培训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护士均进行血液净化N0-N1层分级护理知识学习,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教学措施基础上加入微格教学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本次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培训后,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加入微格教学方法显著提高血液净化N0-N1层分级护士培训效果,保障血液净化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并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微格教学 血液净化 护士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为需要申报FDA药物临床前数据准备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了SEND出现背景,相关法规指导原则,分析了SEND优点和面临挑战。结果结论电子提交是全球药品申报大势所趋,充分理解法规要求并从临床试验开始前就为SEND早做准备是很重要

  • 标签: SEND 非临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