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监狱民警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严格要求的状态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若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调节,势必会影响监狱民警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鉴于此,本文将探究监狱民警心理压力调适与对策,旨在促进监狱民警队伍的健康、和谐发展。

  • 标签: 监狱民警 心理压力 调适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压力源分析,明确了工作环境、知识缺乏、成就感缺失、生物钟紊乱、人际关系紧张等是护理危重患者护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压力源,并通过自身放松调节、加强学习、调整心态等诸多方面,对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的应对进行总结,以达到辅助护理人员了解心理压力源相关信息的目的。

  • 标签: 危重患者 重症监护室 压力源 分析与应对
  • 简介:摘要为探讨结核病科护士心理压力及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通过分析结核科护士心理压力情况,得出结核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与该科的工作环境和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减少护士心理压力对策,提升护士心理健康。

  • 标签: 结核科 护士 心理压力 相关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50名精神科轮班护士进行评定。结果精神科护士突出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等(P<0.01),其他方面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低,良好的应对方式,包括医院方面及护士本身两方面的应对,有助于减缓工作压力,保持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区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临床护士为对象,共计60例。分析护士减压干预前后工作疲惫感量表评分和护士减压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结果护士减压干预前后工作疲惫感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护士减压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认真分析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同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护士工作疲惫感,减少焦虑情绪。

  • 标签: 护士 心理压力 护理
  • 简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容易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所采用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而大学生由于人生现、价值现体系尚未完善,以及一些个体差异的影响,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自我应对方式的特点,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调度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医疗方面知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专业呼叫人员的技能,还应该具备很强的自我压力缓解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本文通过对调度员的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提出压力缓解与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调度员减轻心理压力

  • 标签: 调度员 压力缓解 心理调节
  • 简介: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状况,识别高校辅导员的压力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压力管理策略,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中有效应对压力、释放压力,使辅导员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本研究以上海市、江苏省两地8所高校的专职辅导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开放式访谈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398名对象中75.4%的辅导员有轻度职业倦怠,其中男性占49.3%,女性占50.7%;职业倦怠与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A型性格呈正相关;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度呈负相关。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26-35岁的辅导员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随工作年限的增加,职业倦怠感也在增加;辅导员每天工作时间平均10-12h,压力感最大;辅导员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性质积极评价,职业倦怠感较低,消极评价心理压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辅导员的角色认知也影响其职业倦怠感的产生,角色认知为组织者、人生导师或保姆,职业倦怠感较高,认知为知心朋友,倦怠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起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繁重的工作、发展前途、职称晋升、低收入、考核制度。75.4%的高校辅导员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客观工作任务和主观评价相关。建议合理布置工作任务、客观评价自己、改变不良认知与习惯会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 标签: 辅导员 压力管理 厌倦 职业性
  • 简介:摘要本文从现实的角度,总结了当前院内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同时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调适方案,旨意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资料,现汇报如下。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 调节方式
  • 简介:摘要在透析室工作三年多,这三年的工作中有经验也有体会。透析室护士是血液净化中心的重要技术力量,承担着透析室大部分工作。如,对患者的治疗任务,透析中的监测与护理,突如其来的急诊和抢救,危重患者的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血液透析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护士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同时还要有独立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及敏捷的反应(这其中包括思维敏捷和动作敏捷),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1。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氛围中,这对护士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因在透析室有多年,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及自身感受,对影响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及心理压力的来源做出以下分析。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士 压力源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分析及护理对策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质量,并进一步保证医院乳腺癌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1名乳腺癌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术后压力来源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通过护理,有43名患者显效,所占比重为60.56%,有21名患者有效,所占比重为29.58%;有7名患者无效,所占比重为9.86%,总有效率达到了90.14%。结论护理措施有效能积极改善患者情绪,减轻患者压力,加速疾病痊愈时间,为患者以后的生活提供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术后心理压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我院自制心理压力源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疾病压力源对患者心理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压力源,然后是家庭压力源,最后是工作压力源。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容易有抑郁倾向,必须对其开展针对性治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压力源 对策
  • 简介:当今时代在给大学生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择业、学习、人际交流和恋爱四个方面。并且相应地显示出四种矛盾心理现象。只有健全自我意识,调节控制自我的情绪,创建一个良好的人生环境,才能化解心理压力,促进健康心理的发展。

  • 标签: 心理压力 在校大学生 健康心理 择业 自我意识 人际交流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反应问卷对大连市9所本科院校111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中,躯体情绪问题、消极厌世心态和性格偏执倾向3种反应,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理工科与文史利的大学生在性格偏执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有更严重的性格偏执倾向;大四学生在学习能力下降、躯体情绪问题和反应总均分上均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二本大学生比一本和三本大学生更具有消极厌世心态。

  • 标签: 学生 心理过程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而未采取避孕措施≥1年未妊娠或未生育者。在我国,有10%~15%的育龄夫妇患有不孕症,几乎所有患者均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刺激,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故关注不孕不育患者的心身健康,心理支持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

  • 标签: 心理支持 不孕不育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压力。方法选择某基层部队官兵121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表》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结果85.53%的部队官兵认为可以与人轻松愉快的相处,84.66%的人认为可以轻松应对工作压力,83.22%的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83.31%的人对基层部队官兵这一职业感到满意或荣耀,84.79%的人对社会支持系统感到满意。军官、士官和义务兵三者在是否知道愤怒、焦虑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害以及是否可以轻松表达感情这两方面的测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心理服务和政治思想工作的认同性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的差异明显,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当重视对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的疏解和教育,改善其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基层部队 心理状况 心理压力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心理压力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自然流产孕妇356例与同期做孕期保健的正常早孕孕妇613例,并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两组患者压力水平,并分析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源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其中担心婴儿健康、工作压力、孕期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工作压力、孕期反应、担心婴儿健康、妊娠次数、孕周是导致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心理压力可导致妊娠期孕妇自然流产,最主要的压力为担心婴儿健康、孕期反应与工作压力

  • 标签: 妊娠期 心理压力 自然流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