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及Rasp2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例胃癌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24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P53及Rasp21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P53蛋白荧光指数为(1.0±0.2),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8.5%;胃癌分化程度与胃癌P53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对照组Rasp21蛋白荧光指数为(1.0±0.1),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3.1%;胃癌分化程度与胃癌Rasp21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P35蛋白与Rasp21蛋白表达呈现正相关。结论在胃癌疾病判断中,联合检测P53及Rasp21蛋白表达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胃癌组织 P53蛋白 Rasp21蛋白
  • 简介:摘要p53作为比较经典的抑癌基因,对诱导细胞死亡、上皮组织发育以及肿瘤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p53能结合并激活细胞分裂制动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对细胞增殖分化起负调控作用。但是,突变型p53基因不但丧失抑癌功能且具有恶性转化功能。本文从该基因的来源、结构、作用、以及其在口腔白斑中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p53 口腔白斑 抑癌
  • 简介:摘要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是由5型腺病毒载体与人P53基因重组的肿瘤基因治疗制品。P53基因指导合称P53蛋白,P53蛋白的表达量很低,在受到DNA损伤等刺激时,P53蛋白表达量升高,发挥细胞增殖调节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诱导细胞凋亡,P53基因突变频率可高达50%~70%,因此已成功应用于头颈肿瘤。我科2013年—2015年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进行头颈肿瘤治疗共计24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治疗都已顺利完成。

  • 标签: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基因治疗 头颈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erbB-2,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8例乳腺癌患者C-erbB-2,p53,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组织中C-erbB-2,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5.1%,57.%。C-erbB-2,p53,Ki-67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erbB-2,p53和Ki-67是评价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Ki-67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C-erbB-2,p53和Ki-67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级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以期为乳腺癌术后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癌C-erbB-2 p53 Ki-67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67、Bcl-2及p53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预测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中ki-67、Bcl-2及p53表达情况。结果在甲状腺癌组、甲状腺腺癌组中,ki-67、Bcl-2及p53均呈阳性表达;正常甲状腺组中上述三种指标均呈阴性表达;甲状腺癌组中ki-67、Bcl-2及p53表达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Bcl-2、p53的阳性表达率及ki-67增殖指数在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均高于乳头状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ki-67、Bcl-2及p53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Bcl-2及p53的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三者的联合监测可用作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指标。

  • 标签: ki-67 Bcl-2 p53 甲状腺癌发生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R、P-PKB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我院接收的乳腺癌门诊患者,其中53例患者为三阴性乳腺癌,47例患者为非三阴乳腺癌,检测患者AR、P-PKB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AR的表达水平明显比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低,但P-PKB的表达水平高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经SPSS17.0分析数据得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AR、P-PKB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疾病分期。

  • 标签: AR P-PKB 三阴性乳腺癌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16和cyclinD2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作为观察组,60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观察组的p16和cyclinD2的表达,并与对照组的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中p16的表达率为13.3%,对照组为26.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yclinD2的表达率为81.7%,对照组为38.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卵巢颗粒细胞瘤中p16的表达显著增加,cyclinD2的表达显著降低,这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检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16 cyclinD2 卵巢颗粒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成人梗塞性肺炎(肺栓塞合并肺炎)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经肺动脉血管造影确诊梗塞性肺炎53例及5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梗塞性肺炎有更严重的临床特征,以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胸腔积液更为常见;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梗塞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症状的结合D-二聚体比D-二聚体本身更具优越性预测潜在梗塞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梗塞性肺炎 临床特征 急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对妊娠剧吐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53例妊娠剧吐患者实施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等全面综合护理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度过了妊娠反应期。结论在有效治疗妊娠剧吐患者的同时,配合科学、精心的护理措施,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可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顺利度过妊娠反应期。

  • 标签: 妊娠剧吐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p-STAT3、Bcl-2、MMP-7三种蛋白在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三种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癌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方法将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取病理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在该时间段内选取行胆囊切除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同样取病理样本进行检测。借助免疫组织化学SP对两组患者p-STAT3、Bcl-2、MMP-7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借助统计学方法对三种蛋白在两组患者表达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p-STAT3蛋白在胆囊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2.81%(53/64),Bcl-2表达阳性率为79.69%(51/64),MMP-7表达阳性率为81.25%(52/64),对照组对应为10.0%(1/10),20.00%(2/10),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三种蛋白在胆囊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胆囊癌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癌转移情况存在一定联系,差异具备统计学意P<0.05。与患者年龄等方面无较大联系,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从三种蛋白表达上的联系可以发现,p-STAT3蛋白与Bcl-2蛋白表现为正相关,同时Bcl-2与MMP-7蛋白也表现为正相关,p-STAT3蛋白与MMP-7蛋白也表现出明显正相关的关系。结论p-STAT3、Bcl-2、MMP-7在与胆囊癌的发展存在着一定联系,p-STAT3蛋白可能具备对Bcl-2、MMP-7表达调控的作用,促进胆囊癌的发展,而Bcl-2、MMP-7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 标签: p-STAT3 Bcl-2 MMP-7 胆囊癌 慢性胆囊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P300靶P3的特征。方法对4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P300靶P3测定,将两组的P300靶P3进行特征分析。结果(1)抑郁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P300靶P3波幅降低,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抑郁症组P300靶P3的改变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一个脑电生理学指标。

  • 标签: 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靶P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确诊为顽固性面瘫的患者53例,采用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1周3次,隔天1次,30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根据《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面神经功能评价改善情况、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温针灸联合闪罐治疗后,患者面神经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96.2%。结论温针灸配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良好。

  • 标签: 温针灸 闪罐 顽固性面瘫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失眠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3例失眠症患者(失眠组)及45例无失眠者(对照组)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失眠组患者内外向分值、对支持的利用度低于对照组(P<0.01),而神经质、抑郁、焦虑、负性生活事件、主观支持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失眠症患者具有明显的内向和神经质、抑郁、焦虑个性,且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在药物治疗失眠症的同时,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失眠症 社会心理状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患者53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53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将从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再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强迫症量表评分。结果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强迫症量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强迫症患者,可以改善其强迫症病情,加快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医学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强迫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超与心电图检查。结果B超检测后患者左室壁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退行性改变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显著优于心电图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B超诊断的检出率相比于心电图较高,对患者心脏变化较为敏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B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肝癌中MCT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2009年间40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对照组30例为正常肝组织。将肝癌标本和对照正常肝组织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病理级别及临床分级肝癌组织标本和对照标本MCT1的表达水平。结果肝癌标本中有MCT1高表达,且临床病理级别高的肝癌组中表达水平低于临床病理级别低的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中存在MCT1的高表达,且MCT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程度密切相关。MCT1与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相关,表达水平高,更易复发,且生存期较短。

  • 标签: 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球蛋白在淋巴系统中的应用表达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尿液与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尿液与血清中β2-MG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液与血清β2-微球蛋白在淋巴系统中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呈现高表达状况,早期检测效果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淋巴系统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尿液 血清
  • 简介: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研究发现该病已成为当今中老年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新生血管形成、血管膜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DR引起管腔狭窄和血液改变,以及促进DR后期发生视网膜缺氧、缺血和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作为与DR联系最为紧密的细胞因子,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VEGF的表达受到胰岛素水平、甘糖酯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影响DR中VEGF表达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性综述,旨在为DR的相关药物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发病机制 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