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侧固定及跨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统计学原理平均分为对照组(n=34例)以及实验组组(n=34例)。前者接受跨固定治疗,后者接受单侧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实验组的Cobb角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单侧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Cobb角,提高机体功能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经伤椎单侧固定 跨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固定及跨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8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 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统计学原理平均分为对照组( n=34例)以及实验组组( n=34例)。前者接受跨固定治疗,后者接受单侧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的 Cobb角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8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3.53%,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单侧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 Cobb角,提高机体功能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经伤椎单侧固定 跨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成形术和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体成形术治疗)和观察组(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长,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DL评分、VAS评分、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和后凸角度更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病人采取经皮体后凸成形术和体成形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法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A组病人体后凸成形术方式进行治疗,给予B组病人体成形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病变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病人采取经皮体后凸成形术以及体成形术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中需要依照病人具体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2015.3-2017.3体成形术手术治疗 37例,体后突成形术治疗 8例, 40例采用“ C”臂下皮穿刺椎弓根影入路, 5例旁入路。结果:本组 43例均获满意随访,随访时间 3-24个月,平均 15个月,切口无感染,椎管无渗漏,无神经激惹及损伤症状。结论:体成形术及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骨折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 ]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传统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使用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30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VAS评分远远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亦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使用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使患者的疼痛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被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2016年1月-2019年3月238例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的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该手术的护理配合关键点结果238例患者顺利、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8分钟-88分钟,平均35分钟,出血量约5ml-50ml,平均约15ml,无发生椎间隙感染、体位性相关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管道和器械,严格做好台上药品的管理,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提高配合质量;做好体位护理、做好C臂期间患者的安全护理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椎间盘摘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采用体成型术方案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应用体成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n=30)与应用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对照组,n=30)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小于对照组,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无骨水泥外漏,对照组5例,外渗率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采用体成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促进体形态恢复,且具较高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总有效率 椎体形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方法2015.3-2017.3体成形术手术治疗37例,体后突成形术治疗8例,40例采用“C”臂下皮穿刺椎弓根影入路,5例旁入路。结果本组43例均获满意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切口无感染,椎管无渗漏,无神经激惹及损伤症状。结论体成形术及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骨折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采用体成型术方案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患者 60例,均为我院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应用体成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 n=30)与应用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对照组, n=30)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 Cobb角小于对照组,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无骨水泥外漏,对照组 5例,外渗率为 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采用体成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促进体形态恢复,且具较高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总有效率 椎体形态 安全性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0年 12月~ 2011年 10月接收的 96例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每组 48例。植骨组患者给予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不植骨组给予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90d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脊柱后凸角(矢状面 Cobb's角)、神经功能 Frankel分级及内固定物有无断裂松动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体前缘压缩率、后缘压缩率、 Cobb's角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90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不植骨组优良率为 10.42%;植骨组为 8.3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χ2=0.123, P=0.500);术后 90d两组优良率分别为 43.75%、 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364, P=0.001)。随访 1年后,不植骨组与植骨组内固定物断裂、松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52, P=0.020)。结论 对于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能够预防畸形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活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植骨 横突间 胸腰段爆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的相关研究。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体成形术治疗的 5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以 1:1的比例分为 2组,对照组给予 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4%,疼痛评分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在行经皮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手术配合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骨折早期患者实施间支撑骨并后路体次全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就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实施间后路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间前路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间后路切除术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患者在术后的自我恢复时间加快,能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等问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术 椎间支撑骨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的相关研究。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体成形术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4%,疼痛评分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行经皮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手术配合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微创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 MIS-TLIF )与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PLIF )治疗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 ~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组采用 MIS-TLIF 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 PLIF 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总体健康评分和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MIS-TLIF 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 标签: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重度腰椎滑脱症 生活质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接收的96例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8例。植骨组患者给予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不植骨组给予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90d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脊柱后凸角(矢状面Cobb's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内固定物有无断裂松动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体前缘压缩率、后缘压缩率、Cobb's角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植骨组优良率为10.42%;植骨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123,P=0.500);术后90d两组优良率分别为43.75%、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4,P=0.001)。随访1年后,不植骨组与植骨组内固定物断裂、松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20)。结论对于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能够预防畸形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活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植骨 横突间 胸腰段爆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7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46例为参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低速Vd和Vs、高速Vd和Vs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且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准确率为93.62%。结论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当前临床最常见的脊柱疾病,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腰部和下肢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焦点。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中医和西医均具有效果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但临床发现仍有10%~1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性手术由于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以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已经被皮脊柱内镜技术所取代,皮脊柱内镜技术不仅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也快,本文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皮脊柱内镜技术的入路方式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椎间孔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防腐标本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对临近体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6具人体防腐标本,将标本制成23个体单元模型,并随机分成团块注射组与铸型注射组,团块注射组11个体单元,铸型注射组12个体单元.两组分别在骨水泥面团期及拉丝期注入骨水泥,并在术前、术后行生物力学测试,应力加载方式为轴向、前屈、后伸、侧屈压缩。统计学分析两组体单元的PVP手术前后刚度差值。结果两组的术前、术后刚度变化差值无统显著差异(P>0.05)。PVP术后轴向压缩的体单元刚度值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前屈、后伸及侧屈的刚度值在PVP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体成形术后可使临近体的刚度较前升高,其长期效应可能是PVP术后临近体发生再骨折的原因之一。不同骨水泥注射时期的PVP对临近节段的刚度变化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生物力学 注射时期 刚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防腐标本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骨水泥对临近体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 选取 6具人体防腐标本,将标本制成 23个体单元模型,并随机分成团块注射组与铸型注射组,团块注射组 11个体单元,铸型注射组 12个体单元 .两组分别在骨水泥面团期及拉丝期注入骨水泥,并在术前、术后行生物力学测试,应力加载方式为轴向、前屈、后伸、侧屈压缩。统计学分析两组体单元的 PVP手术前后刚度差值。结果 两组的术前、术后刚度变化差值无统显著差异( P> 0.05)。 PVP术后轴向压缩的体单元刚度值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5),前屈、后伸及侧屈的刚度值在 PVP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体成形术后可使临近体的刚度较前升高,其长期效应可能是 PVP术后临近体发生再骨折的原因之一。不同骨水泥注射时期的 PVP对临近节段的刚度变化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生物力学 注射时期 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