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胰腺转移肿瘤较为少见,通常临床表现隐匿,且无特异性,易被忽视。其中转移肾透明细胞癌更罕见,国内外报道仅数十例,且多为个案报道。本文报道本科近10年来仅有的2例胰腺转移肾透明细胞癌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

  • 标签: 胰腺转移性肿瘤 肾透明细胞癌 临床表现 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特征 个案报道
  • 简介: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2010年肺癌新发病例达60.59万[1],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多数病例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发现时已属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5.6%~([2])。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改善肺癌预后的关键。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近年有很多研究进展,而胸部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肺癌 早期诊断 肺结节 胸部CT
  • 简介:目的探索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验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1年12月至2012年1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1227例乳腺癌,其中412例SLN阳性,通过绘制趋势线和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准确,同时分析S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大小、位置、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多灶、ER和PR与SLN转移明显相关(P〈0.05),除肿瘤位置外均是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MSKCC模型的AUC值为0.730,预测值≤16%的患者(8.7%,107/1227)SLN阳性率为0.9%,预测值≥70%的患者(4.3%,53/1227)SLN阳性率为96.2%。结论本研究分析的SLN转移独立预测因素与MSKCC基本一致。MSKCC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SLN转移的工具,预测值≤16%的患者可避免腋窝手术,≥70%的可直接行ALND,其他患者仍应接受SLNB。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MSKCC列线图 预测
  • 简介: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是一类临床罕见的、恶性程度高的心脏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往往难以早期诊断,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有广泛转移。现将解放军第305医院2014年收治的1例右心房肉瘤伴肺转移的病例进行报道。

  • 标签: 右心房 肉瘤 肺转移
  • 简介:目的描述胰腺转移瘤的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表现及其特征。方法收集23例胰腺转移瘤患者,分析胰腺转移瘤的大小、数量、部位、密度形态、强化特征以及继发征象(胆胰管有无扩张、血管有无包绕、远端胰腺有无萎缩)。结果23例胰腺转移瘤患者共发现肿瘤35枚,其中7例为多发癌灶,16例为单发转移。肿瘤最大径平均3.3cm,主要位于胰体尾。大部分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强化(30枚),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23枚)、等密度(4枚)或明显边缘强化(3枚);5枚转移灶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呈持续强化。仅1例伴胰胆管扩张,2例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包绕脾静脉。23例中13例伴有其他部位转移。结论胰腺转移瘤CT有一定的特征,熟悉其表现并结合病史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lthyroidcarcinoma,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尽管DTC预后较好,但仍有近10%发生远处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骨转移的发生率约为3%~5%,仅次于肺转移。骨转移可引起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综合征和高钙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预后较肺转移更差。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骨转移 转移治疗 CARCINOMA 甲状腺乳头状癌 脊髓压迫综合征
  • 简介:世界上每年约100万妇女被诊断为乳腺癌,65%~75%的晚期患者最终发生骨转移。乳腺癌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乳腺癌骨转移的许多患者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及骨并发症,且有一个较长的中位存活时间(约2~3年),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骨转移 分子机制 晚期患者 诊治 病理性骨折 远处转移
  • 简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女,63岁.主因“查体发现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伴声音嘶哑”入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2001年11月曾因“左侧乳腺癌”接受“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常规病理示:乳腺浸润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7/8),免疫组化示: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约70%、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约70%、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阳性率约5%,左乳腺浸润导管癌Ⅱ级。

  • 标签: 甲状腺癌 乳腺癌 转移
  • 简介:乳腺癌作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而血行转移作为第二途径,多以骨、肺、肝转移常见,发生妇科器官转移者相对较少。本文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2017年3月收治的一例双侧乳腺小叶癌术后发生宫颈及腹膜转移的病例,从病理、诊治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浸润性小叶癌 宫颈转移 腹膜转移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胰头癌切除标本中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分析淋巴结微转移对胰头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以手术显微镜法完整取出20例因胰头癌行区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中的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结果20例标本中共找到677枚淋巴结,常规病理显示13例共87枚淋巴结发生转移。在病理检测阴性的590枚淋巴结中,免疫组化检测又发现3例57枚淋巴结存在微转移。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从65%(13/20)增加到80%(16/20);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从12.9%(87/677)上升到21.3%(144/677),相差显著(P〈0.05)。微转移检测使3例ⅡA期患者转为ⅡB期,有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的1年内肿瘤转移、复发率为75%,而无微转移者的转移、复发率为25%。结论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有助于肿瘤分期的确定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胰腺肿瘤 淋巴转移 细胞角化蛋白 微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综合诊断方法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可疑肺癌患者的门诊病历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分析综合应用各种无创检查(胸部x线、CT、血清肿瘤标记物、痰脱落细胞学)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单从典型临床症状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11.8%、特异度为25.9%、正确率为15%、误诊率(假阳性率)为74.1%、漏诊率(假阴性率)88.2%。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46.2%、特异度为40.7%、正确率为45.0%、误诊率为59.3%、漏诊率53.8%。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痰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0.7%、特异度为77.8%、正确率为80%、误诊率22.2%、漏诊率19.3%。结论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痰脱落细胞学的无创综合诊断方法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门诊医生应加强筛查意识,增加肺癌的检出率。

  • 标签: 肺癌 诊断 门诊 无创检查
  • 简介: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TC)约占人体恶性肿瘤的3.8%,在韩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20年前的15倍,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种TC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ncer,PTC)约占80%以上,PTC多以甲状腺超声体检发现,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转移,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报道(NCCN),PTC的早期淋巴转移率为50%-80%。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转移 临床处理 甲状腺癌 恶性肿瘤 淋巴转移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分组的三阴性浸润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从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321例受体情况三阴性且诊断为浸润乳腺导管癌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正规手术治疗和术后放化疗。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0岁),比较3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1~5年无瘤存活率和预后因素。结果321例患者青、中、老年组分别为94、151、7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老年组最低11.8%,中年组最高17.2%,青年组居中13.8%。患者随访1~5年,青、中、老年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6.4%、53.6%、1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青年和老年组的淋巴结转移频率较低,在中年组具有相对较高的淋巴结转移频率;②青年组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率,预后相对较差,老年组的复发转移率最低,预后相对较好;③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和代谢相关;④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血性转移,早期的辅助全身治疗可能比局部放疗和早期的腋窝清扫对年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有益。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血行播散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法治疗胃癌并腹腔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胃癌并腹腔转移患者,根据门诊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取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静脉给药化疗法.对两组患者近期化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以及远期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化疗总有效率达93.18%,高于对照组的79.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发、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法治疗胃癌并腹腔转移疗效满意且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化疗 腹腔灌注 胃癌并腹腔转移
  • 简介: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的体部灌注软件,测量和评价胰周淋巴结转移瘤与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CT灌注值的差异和相关。方法采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Cardiac64排螺旋CT体部灌注技术(0.4s/周),5mm层厚,4层,120kV,60mA;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40ml(300mgI/ml),流速4ml/s,延迟5S,数据采集40S。在工作站用SiemensBodyPerfus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去卷积算法),测量29例胰周淋巴结转移瘤和15例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的血流量(B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周淋巴结转移瘤BF平均值为(53.63±10.82)ml·min^-1·100ml^-1,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BF值为(29.78±7.52)ml·min^-1·100ml^-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法对胰周淋巴结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淋巴结转移瘤
  • 简介:<正>季节性情感障碍与情感性疾病关系早在2000年以前被人们关注。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指出:“如想以一种直接方式研究医学科学必需首先调查一年各季节中所发生的是什么”。“医疗卫生气象学”在现代医学中作为一门边缘科学出现,是研究自然或人为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

  • 标签: 肺结核 气象因素 肺癌 日照时数 菌阳 北京地区
  • 简介:目的肺癌患者化疗后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60%。为解决问题分析如下。方法随机抽样按有无呼吸道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结果呼吸道感染与病人化疗后白细胞数。身体状况,及抗生素应用等相关因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结论恶性肿瘤病人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或真菌感染等,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死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肺癌 化疗 呼吸道感染 病因 医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同期超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初治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分别采用超分割同步放化疗(实验组)或常规分割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治疗.实验组患者24例,放疗剂量:56~64.4Gy/40~46次,1.4Gy/次,2次/d;对照组患者24例,放疗剂量:60~66Gy/30~33次,2Gy/次,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同步化疗.采用RTOG标准评价急性放射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66.7%)高于对照组(54.2%)(P<0.05);1年总生存率(OS)实验组患者(70.8%)高于对照组(58.3%)(P>0.05),实验组患者≥2级和≥3级急性放射食管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超分割3DRT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获得较理想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主要毒性反应为急性放射食管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超分割放射疗法 同步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