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转移疼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肺癌患者先完成化疗,化疗结束后1~2d给予伊班膦酸钠4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750mL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2h,每月1次,2次为1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其中显效8例,有效14例,微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用药过程中出现低热、乏力、胸闷、气逼及疼痛加重,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伊班膦酸钠治疗肺癌转移疼痛具有作用强度高、使用剂量小、疗效持久、肾脏安全好及不良反应低等的优点,联合化疗效果更好。

  • 标签: 伊班膦酸钠 肺癌 化疗 骨转移性疼痛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对于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中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复发转移乳腺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本文中所提到的复发转移乳腺癌内科治疗原则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运用这些原则可以使病人有一个合理的诊疗。在本文中将对这种治疗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研究在复发转移乳腺癌内科治疗过程当中的具体原则。

  • 标签: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内科治疗 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转移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转移肝癌患者30例的超声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转移肝癌病人原发病灶5种,单个结节2例,多个结节28例,肿块大小平均2.8±1.8cm,肿块回声特征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和高回声,CDFI显示为瘤周供血。结论转移肝癌采用超声诊断和鉴别,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转移性肝癌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肺转移瘤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例VATS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叶切除2例,肺叶切除联合转移瘤摘除1例,肺叶切除联合胸壁转移瘤切除1例,肺段切除2例,肺楔形切除20例,肺楔形切除联合转移瘤摘除5例.结果无住院死亡,术后呼吸功能不全1例,肺部感染2例、持续肺疱漏气2例、胸腔积液3例,经抗生素治疗、持续胸腔闭引流后治愈.1例肝癌肺转移术后2个月发现腰椎骨转移,转骨科行手术治疗.1年生存率71.0%(22/31),3年生存率38.7%(12/31).结论VATS治疗有手术指征的肺转移瘤可行、安全.

  • 标签: 肺转移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转移肾癌(mRCC,metastaticrenalcellcarcinoma)靶向治疗方案的提出至今已有十多年,期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被广泛接受并作为转移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而阿西替尼和依维莫司则是二线治疗选择的代表药物。然而随着鲁尼单抗、卡博替尼、乐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等新方案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扩充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并且目前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正朝着这些新型又能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倾斜。

  • 标签: 转移性肾癌,二线治疗方案,选择
  • 简介:病例摘要患者,周国安,男,65岁。因上腹部憋胀、反酸伴消廋2个月余,来我院就诊。胃镜检查示胃底黏膜光滑,皱襞形态规律,见散在的点、片状糜烂灶,黏膜略隆,表面呈黑色,黏液湖色清量中等;胃体下大弯、胃角小弯分别见散在的黏膜略隆,大小0.2~0.6cm,中央凹陷糜烂,表面呈黑色,质稍硬,易出血(图1、2、3)。取组织活检,病理结果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图4)。经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左侧腰部有一大小约0.2cm的黑痣生长多年,于2012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痒、痛且面积增大,挠之易出血,反复发生,在当地医院外科就诊,局部切除后,未做病理检查及相关检查。3个月后同侧腋下出现数个肿块,无不适感,未在意。近2个月以来,感上腹部不适、憋胀、反酸、消廋,自行购药口服,症状未见缓减,随来我院就诊。患者随后到北京进一步诊疗,因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机,没有好的治疗方案,于4月28日于家中去世。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6年对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死亡率位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五位,发病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位。寡转移是指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介于局限性肿瘤及广泛转移之间、生物侵袭较温和、转移较局限的过渡阶段,寡转移概念的提出,使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确定性治疗治愈。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寡转移结直肠癌常见转移部位的临床治疗研究作简要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寡转移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胸腔积液的病理特征。方法:选乳腺癌转移胸腔积液病理资料共9例,分析其病理特征。结果:乳腺癌转移胸腔积液主要为浸润导管癌。结论:乳腺癌转移胸腔积液的分子分型通常为Luminl B型。

  • 标签: 乳腺癌 转移性胸腔积液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转移肿瘤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一例特殊白血病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患者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对于临床特征和骨髓形态学特征容易混淆的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转移肿瘤的患者,要以骨髓形态为基础,综合免疫分型、骨髓病理、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再结合临床,综合进行诊断。

  • 标签: 骨髓转移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病理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放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脑转移瘤放疗患者,共计30个病灶。患者放疗前、放疗后3、6月行MRI增强扫描检查并测量30个病灶放疗前后不同时期的ADC、FA值。结果放疗后不同时期病灶的ADC值、FA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放疗后3、6月分别与放疗前比较ADC值、FA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后颅脑转移瘤ADC值、FA值逐渐上升反映放疗的早期疗效较好,表明MRI连续扫描对评价脑转移瘤放疗后早期疗效及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颅脑转移性肿瘤 MRI增强扫描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在转移乳腺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以我院90例转移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化疗方案分成两组,每组45例,A组采取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B组采取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结果A组临床缓解率55.6%,临床控制率88.9%,B组临床缓解率40%,临床控制率75.6%,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贫血、血小板减少、脱发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程度明显轻于B组。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好于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毒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卡培他滨 多西紫杉醇 表柔比星 转移性乳腺癌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索拉菲尼靶向治疗转移肾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索拉菲尼治疗的转移肾癌患者66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肾1组与肾2组,每组各33例。肾1组患者接受索拉菲尼靶向治疗,肾2组患者接受生物化疗。以并发症发生率、总生存率为评估指标,进一步评估索拉菲尼靶向治疗转移肾癌患者的疗效。结果  接受索拉菲尼治疗肾1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总生存率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索拉菲尼靶向治疗转移肾癌具有一定疗效,毒副作用可耐受。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索拉菲尼 靶向治疗 转移性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转移泡型包虫病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颅内泡型包虫转移的40例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40例患者临床资料齐全。结果40例颅内转移泡型包虫病患者中,颅内单发11例,多发29例,病灶直径大小5-56mm,CT呈高、稍高密度结节样、团样、蜂窝样改变,MRI信号混杂,T1及T2上可见呈簇聚集的多个小囊泡影;颅内病灶发生在额、顶、颞、枕叶灰白质交界区,另外39例病灶周围出现水肿,呈指状、片状改变,1例患者灶周未见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常呈环状强化。结论泡型包虫通过血行方式转移到颅内,颅内病灶数目、发病部位、水肿、增强方式等特点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四肢转移骨肿瘤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我院 2016 年 7 月 ~ 2017 年 7 月收治的 52 例四肢转移骨肿瘤病理性骨折患者 进行分析, 其中肿瘤病灶切除功能重建术 30 例,肿瘤切除重建术 8 例,肿瘤切除 与 关节置换术 5 例,外固定术 5 例,截肢 4 例 。 结果: 52例患者中, 8例失访, 44例随访 6~ 36个月, 17例半年内死亡, 8例一年内死亡, 4例两年内死亡, 3例三年内死亡 ; 近 一 年内 7例患者带瘤存活,半年内 5 例带瘤存活。 44例患者生存期局部症状明显缓解,其中 3例需扶手杖下 地 行走, 4例截肢 及 1例外固定者需扶双拐行走,无病理性骨折卧床不起患者。结论:手术治疗四肢转移骨肿瘤病理性骨折,可生存期能保持肢体功能良好,减轻局部疼痛症状, 从而 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肿瘤 骨折 四肢
  • 简介:摘要:头颈癌主要指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主要起源于上呼吸道、上消化道黏膜,全球每年新发

  • 标签: 头颈鳞癌,转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