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血液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以临床为主,以广大的血液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生园地、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方法、经验教训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济医学院 稿约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1《临床血液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以临床为主,以广大的血液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生园地、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方法、经验教训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济医学院 稿约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1《临床血液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以临床为主,以广大的血液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生园地、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技术方法、经验教训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济医学院 稿约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检验设备的全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使得检验医学成为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对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循证检验医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检验医学成为向临床提供有效检验的证据,并成为影响患者最终临床结局

  • 标签: 检验医学 临床 沟通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总结我科室2004-2008年参加全国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分析查找错误原因并进行改进,努力提高本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对卫生部临检中心2004-2008年发放的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质评样本按要求进行检测并按时回报结果,统计分析卫生部临检中心回报结果。结果:2004-2008年间,HBsAg、抗-HCV、抗-HIV、抗-TP4项质评样本测试结果准确率为100%,ALT准确率为92%。结论: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工作,重点解决ALT准确率问题,提高实验室总体检测水平。

  • 标签: 室间质量评价 室内质量控制 准确率
  • 简介:临床路径是近年来国家卫计委积极提倡的一种医疗模式。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学专业委员会将血液成分输注与临床路径工作结合起来,推出了《慢性贫血红细胞输注临床路径》和《血小板输注临床路径》,旨在引入临床路径使临床医生按血液成分输注的适应证用血、护理技术人员按统一的模式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操作,医护人员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

  • 标签: 贫血 红细胞输注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输注 临床路径
  • 简介:输血,作为救治患者不可替代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各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输血医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输血学。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血液安全现状,引起了国内外对安全输血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发达国家早已将全面的输血医学教育纳入了常规的医学教育体系,但我国的输血医学教育起步较晚,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培养临床输血技术专业人才来参与指导临床输血,使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及成分制品,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视。通过几年来讲授《临床输血与检验》这门课程及学生实习时的情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 标签: 临床输血与检验 教学 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河北省血液中心2008—2012年临床供血的动态变化及血型比例构成,探讨临床用血的规律。方法:对2008—2012年河北省血液中心各种血液发放汇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成分输血逐年提高,各种成分血的使用结构发生着改变,冷沉淀的用量逐年上升明显。洗涤红细胞和Rh(D)阴性血液用量逐年提高,临床输血更加安全、科学、合理。本中心供血范围内各血型比例稳定:B(34.26%),O(30.62%),A(25.31%),AB(9.81%)。B〉O〉A〉AB。结论: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应根据临床供血的特点,制定血液的采集、制备计划,保障临床供血。

  • 标签: 临床供血 血型比例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采供血机构血液制品和综合医院输血常规检测病人同时进行病毒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集湖北省中山医院输血科2010-05-2011-05的武汉市血液中心来源血液制品3527份,以及2012-01-2012-07的输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各项血清学筛查均合格的2815份血液标本作16人份混合血清样本病毒核酸扩增(NAT)检测,凡筛查不合格血样再作单人份检测。结果:HBVDNA阳性标本4例,HCVRNA和HIVRNA阳性标本未检出。结论:采用NAT技术同时筛查献血者和受血者,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输血安全风险,避免因输血传播疾病造成的医疗纠纷。

  • 标签: 病毒核酸扩增技术 输血安全 输血前检查
  • 简介:除期刊、专著以外其他文献类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同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2]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教育研究 职工教育 流体力学
  • 简介:3除期刊、专著以外其他文献类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同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2]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教育研究 职工教育 流体力学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年起,《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将实施GB/T7714—2005的格式。与GB/T7714—1987比较,GB/T7714~2005有以下变更:①文献序号加[];②作者姓名全部大写(Jr.除外);③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志];④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与源文献的关系用“//”表示,不再用“见:(或In:)”;⑤专著中的年份后的“.”改为“:”。GB/T7714—1987与GB/T7714—2005著录格式比较的示例见表1。

  • 标签: 文献著录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心血管病
  • 简介:3除期刊、专著以外其他文献类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2]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教育研究 职工教育 流体力学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年起,《临床血液学杂志》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将实施GB/T7714-2005的格式。与GB/T7714-1987比较,GB/T7714-2005有以下变更:①文献序号加[];②作者姓名全部大写(Jr.除外);③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志];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作者姓名
  • 简介:目的:研究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临床交叉配血和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比例,确定最大抗凝比例,取68例标本分别用EDTA-K2、肝素钠和1:49枸橼酸钠抗凝,分别用来鉴定血型和做抗体筛查,最后用聚凝胺法及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检测不同抗凝剂对交叉配血的结果的影响。同时,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艾滋病抗体(HIV)、梅毒抗体(TP)各30例阳性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方法进行检测,观察1:49枸橼酸钠抗凝管对检测HBsAg、HCV、HIV、TP的影响。结果:1:49的枸橼酸钠抗凝管能达到抗凝效果,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没有影响,与不抗凝采血管对HBsAg、HCV、HIV、TP阳性标本进行检测比较,2种采血管对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9枸橼酸钠抗凝剂能提高临床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查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 标签: 1 49枸橼酸钠抗凝剂 交叉配血 输血传染病
  • 简介:目的:对参加的省临床检验中心微生物室间质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省临床检验中心所发放的质控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页数药敏试验等,依照报告结果对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质控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统计发现,我院检验科在10年间接收到微生物室质控品150份,其中分离鉴定细菌共计148株,有12株鉴定结果错误,鉴定结果正确率为91.9%;通过药敏试验发现,接受药敏试验的35株菌株中,共计接受221种药敏测试,正确210种,药敏试验结果正确率为95.02%。结论: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实验室中常见致病菌的鉴定符合率,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省临床检验中心 微生物室间质评 临床价值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