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国家法律建设不断健全,人们法律知识医学知识不断普及,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强化。病人对医院要求越来越高,一旦病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病人就会利用法律来寻求保护,这不仅会追究医院或医护人员法律责任,往往还涉及到赔偿问题。面对不断出现医疗纠纷,增强法律意识,特别是增强与护理有关法律意识,已是摆在广大护理工作者面前一个至关重要问题。

  • 标签: 护士 法律意识 法律建设 医疗纠纷 合法权益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临床综合征,组织学上表现为不同程度肝脏病变,从没有任何炎症单纯脂肪肝至显著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严重炎症反应.该病患者常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等易患因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表现 脂肪变性 炎症反应 B超诊断 CT诊断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一种慢性肝病,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发病原因之一,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研究发现影响胆汁酸核受体措施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肝纤维化等作用。脂肪细胞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在非酒精脂肪肝病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另外,研究还发现胆汁酸核受体变化可影响脂肪因子分泌。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因子 胆汁酸核受体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脂肪肝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患病率日益增加,趋于超过病毒性肝炎酒精肝病,成为全球普遍关注医学问题社会问题[1~3].NAFLD已成为大多数隐源肝硬化主要病因,如能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肝脏病变则可能逆转,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病因治疗 行为治疗 饮食治疗 运动疗法 药物治疗
  • 简介:结直肠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转移结直肠癌预后较差,单纯化疗总生存期仅为1—1.5年。近年来,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作用靶点分子靶向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转移结直肠癌,并且成为近期研究热点。本文就转移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策略展开思考。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分子靶向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1.1西医认识近年文献报道有10%~30%胸痛,临床酷似心绞痛,但缺乏心血管器质性病变客观证据,称为非心源性胸痛,其中胸痛直接原因为食管病变者称食管源胸痛,是目前胸痛常见原因。功能食管源胸痛是指无病理性返流或病理基础食管动力或结构异常情况下,反复发作胸痛,为非烧灼中线位置胸痛,因胸痛作冠脉造影,15%~30%在正常范围内,24h食管pH值监测,酸暴露正常者中,

  • 标签: 食管源性胸痛 功能性 中医证治 非心源性胸痛 器质性病变 病理性返流
  • 简介: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组分与非酒精脂肪肝病关系。方法采用二分类组间比较与多分类趋势分析,比较MS组与非MS组之间、MS组分分组之间样本特征;对符合MS组分标准患者发生NAFLD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并拟合预测方程。结果MS组BMI、TC、DBP、SBP、TG、SUA水平值NAFLD患病率显著髙于非MS组(P<0.05);HDL-C与MAU水平值显著低于非MS组(P<0.05)。MS组分分组中,随着代谢异常组分增加,BMI、FPG、DBP、SBP、TG、MAU、SUA水平与NAFLD患病率升髙。年龄、BMI、TC、FPGTG是MS患者发生NAFLD独立影响因素(P<0.05);拟合方程为:Logit(P)=-19.476+0.08年龄+0.457BMI-1.326TC+0.918FPG+2.679TG。结论MS组分与NAFLD关系密切;年龄、BMI、TC、FPGTG是MS患者发生NAFLD独立影响因素;拟合方程可用于NAFLD预测判断,为临床筛查识别髙风险患者。

  • 标签: MS组分 NAFLD 相关性 预测
  • 简介:背景:功能便秘(FC)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功能胃肠病,生物反馈是其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FC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对78例符合FC罗马Ⅱ标准患者行生物反馈训练,应用症状积分量表、结肠转运时间、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定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理状态综合改善情况。结果:生物反馈治疗FC总有效率为79.5%。生物反馈治疗前,与中国常模相比,FC患者焦虑(39±8对31±13)抑郁(52±9对42±11)积分显著升高(P均〈0.01)。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焦虑(33±7对39±8)抑郁(46±8对52±9)显著改善(P均〈0.01)。结论:生物反馈不仅可改善FC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改善其异常心理状态。

  • 标签: 便秘 生物反馈(心理学)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激动剂对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大鼠血清氧化应激反应和肝纤维化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高脂模型(HC组)β3-AR激动剂干预组(BRL组),每组10只.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BRL组血清TC、TG、ALT、AST、HATGF-β1水平分别为(1.95±0.43)mmol/L、(0.82±0.31)mmol/L、(71.02±11.34)U/L、(165.18±39.11)U/L、(159.64±32.50)ng/ml(0.92±0.54)μg/ml,显著高于HC组分别为(1.77±0.34)mmol/L、(0.59±0.23)mmol/L、(54.48±8.64)U/L、(134.12±37.16)U/L、(95.57±19.47)ng/ml(0.75±0.51)μg/ml,P〈0.05,它们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9±0.25)mmol/L、(0.35±0.19)mmol/L、(32.26±7.13)U/L、(119.64±35.16)U/L、(76.26±13.34)ng/ml(0.69±0.46)μg/ml,P〈0.05];BRL组肝组织匀浆SODGSH-Px水平分别为(46.31±16.39)×103U/gprotein(98.64±19.33)mg/gprotein,显著低于HC组(79.26±15.34)×103U/gprotein(126.34±21.56)mg/gprotein,而MDA水平为(8.16±0.92)μmol/L/gprotein,显著高于HC组(5.76±0.88)μmol/L/gprotein(P〈0.05),而在NC组则分别为(113.34±12.26)×103U/gprotein、(175.59±26.34)mg/gprotein(2.71±0.64)μmol/L/gprotein,与前两组比,差异显著(P〈0.05);BRL组肝组织脂肪变性、炎浸润、气球样变肝纤维化评分分别为(2.71±0.34)、(2.38±0.41)、(0.86±0.21)(4.19±0.40,显著高于HC组分别为(1.94±0.34)、(1.76±0.34)、(0.61±0.16)(3.02±0.34),P〈0.05.结论β3-AR激动剂可加重NAFLD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肝纤维化进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氧化应激损伤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胰脑病(PE)韦尼克脑病(WE)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年来收治AP病人394例临床资料。结果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78例,发生脑病8例,其中PE5例,WE3例。死亡3例。PE2例,WE1例,2例WE经注射维生束B1而治愈。结论PE多发生在SAP早期或病情反复时;WE发生于SAP或AP恢复期。禁食时间长、反复呕吐及全胃肠外营养中未补充维生素B1是导致急性胰腺炎者维生素B1缺乏,从而发生WE重要原因。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性脑病 韦尼克脑病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代谢应激肝损伤.病理学改变与酒精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单纯脂肪肝(non-alcoholicsimplefattyliver,NAFL)、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肝细胞肝癌。

  • 标签: 脂肪肝 诊断 治疗 指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背景:肿瘤细胞具有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杀伤免疫逃逸能力。调节T细胞(Treg细胞)髓源抑制细胞(MDSCs)被认为是最为关键参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细胞亚群。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MDSCs比率,初步探讨两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收集77例胃癌患者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MDSCs比率,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两者间相关。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率、MDSCs在单核细胞中所占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reg细胞:4.72%±1.01%对1.57%±0.99%,P〈0.01;MDSCs:21.72%±10.12%对2.90%±1.80%,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DSCs比率与胃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且Treg细胞比率与MDSCs比率呈显著正相关(rs=0.681,P〈0.01)。结论:胃癌患者存在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Treg、MDSCs高表达现象,两者可能通过参与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胃癌发生、发展。

  • 标签: 胃肿瘤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髓源抑制性细胞 肿瘤逃逸 肿瘤分期
  • 简介: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基本疾病谱有两种:非酒精脂肪肝(non—alcohlicfattvliver,NAFL)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steatohepatitism,NASH)。NASH为NAFLD中一种组织学亚型,除了脂肪浸润外,可见到不同程度肝细胞损伤、炎症纤维化。“二次打击”假说认为,传统上认为如果肝脏能够适应脂肪变性发生。则仅表现为单纯脂肪肝:如果不能够适应,则发生脂肪性肝炎。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变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 liver 生机
  • 简介:背景:临床上评估炎症肠病活动方法有临床活动度、C反应蛋白(CRP)血沉等,三者常不一致。目的:探讨CRP评估炎症肠病活动价值。方法: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80例克罗恩病(CD)、70例溃疡结肠炎(UC)患者血清CRP与血沉、临床活动度、内镜表现活动、组织学活动、低白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升高关系;比较临床严重度、病变部位药物治疗对CRP影响。结果:CD中CRP与血沉相关;UC中CRP与血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相关。CRP在活动CD中显著升高(P〈0.01),重度CD结肠CD中CRP升高较其他各组明显(P〈0.05);活动UC中CRP亦显著升高(P〈0.01),重度组中CRP升高较其他组明显(P〈0.05)。药物有效控制临床表现时.CRP显著下降(P〈0.01),复发时重新升高(P〉0.05)。结论:CRP升高更适于反映中至重度结肠CDUC活动:具有快速反映药物治疗有效特点。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CROHN病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神经肽S受体1(NPSR1)基因多态与欧洲人群炎症肠病(IBD)遗传易感性相关,但尚无研究探讨两者在中国人群中相关。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NPSR1基因多态与IBD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57例确诊IBD患者[溃疡结肠炎(UC)组355例,克罗恩病(CD)组102例]500名健康对照者,以PCR测序技术分析NPSR1基因rs323922(C→G突变)、rs740347(G→C突变)位点多态。结果:UC组与对照组间、CD组与对照组间rs323922、rs740347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与IBD临床表型相关分析显示:①rs323922位点突变型CG基因型与男性CD(OR:0.441,95%CI:0.230~0.844)结肠型CD(OR:0.425,95%CI:0.199~0.911)相关,为保护因素。②rs740347位点突变型CC基因型与CD早期发病(〈16岁)相关(OR:15.019,95%CI:2.634~86.470),突变型C等位基因与结肠型CD相关(OR:2.142,95%CI:1.709~4.294),两者均为危险因素。结论:NPSR1基因rs323922、rs740347位点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IBD遗传易感性无关,但与IBD某些临床表型有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神经肽S受体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遗传易感性 中国
  • 简介:目的:探讨快步走联合太极拳锻炼对高龄非酒精脂肪肝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校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高龄非酒精脂肪肝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8例,29例对照组服用常规药物治疗,29例运动组除服用常规药物外,增加快步走联合太极拳锻炼,每分钟走120至140步,平均每天快步走1~2次,每次健身时间在30~70分钟,每天有效步行6~8千步。在健身走完后适当休息5~10分钟,再开始打太极拳,每次打太极2~3遍。10月后考察疗效。结果在治疗10月末,运动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从治疗前(168.2±5.3)mmHg(95.8±7.2)mmHg降到了(139.6±6.5)mmHg(86.0±5.5)mmHg(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6.1±6.5)mmHg(91.0±6.2)mmHg,P<0.05];观察期结束时,运动组患者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3.8±1.2)mmol/L、(4.2±0.9)mmol/L、(1.2±0.4)mmol/L(1.2±0.2)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1.4)mmol/L、(4.4±0.5)mmol/L、(1.3±1.2)mmol/L(1.6±0.1)mmol/L,P<0.05];运动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快步走联合太极拳锻炼对高龄非酒精脂肪肝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生化指标血压有良好改善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高血压病 快步走 太极拳 血生化指标 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