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鹿角形肾结石是目前泌尿外科结石治疗的难题。本文探讨局麻二期F26标准通道经皮肾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通过局部麻醉二期F26通道经皮肾取石(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89例患者,均为鹿角形肾结石行通道经皮肾(mPCNL)后残留结石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2例;右侧61例,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微创治疗 鹿角形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残留结石 局部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微波消融肾肿瘤剜除治疗肾脏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组84例肾肿瘤患者,予以腹腔辅助微波消融,尔后手术剜除肾肿瘤,记录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8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中均未阻断肾动脉,无中大出血或中转开放手术,出血量为50~350ml,手术时间为70~120min。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6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嗜酸性细胞瘤4例,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普遍出血较多。术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1例。全部病例随访12个月,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病例。结论腹腔微波消融肾肿瘤剜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微波消融 肾肿瘤剜除术
  • 简介: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法,而腹腔前列腺癌根治(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已逐渐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一种规范手术。腹腔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和精细的手术操作等优点,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我们查阅了近年LRP术后尿失禁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prostatectomy RADICAL 局限性前列腺癌 腹腔镜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取石治疗马蹄肾结石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5年1月~2008年2月期间接受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取石治疗的4例马蹄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结石一期清除率为75%(3/4),1例需要二期取石。所有患者均为中盏单通道取石。平均手术时间120min,中平均出血量100mL,平均住院天数14.5d,无需要输血患者,无大的并发症。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取石是治疗马蹄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 马蹄肾 肾结石
  • 简介:目的分析显微低位精索静脉结扎对合并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合并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显微低位精索静脉结扎手术后的精液质量、阴囊温度、精索静脉内径及配偶怀孕率,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42例患者术后平均精子密度较术前有显著改善[(39.68±15.31)×10^6/mLvs.(13.51±5.12)×10^6/mL](P〈0.05)。术后平均精子活力(a+b级)较术前明显提高[(58.44±9.84)%vs.(21.03±10.18)%](P〈0.05),平均a级精子活力也显著提升[(25.06±5.89)%vs.(11.41±4.63)%](P〈0.05)。术后阴囊各部位平均温度与术前相比,其降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茎根部左侧(36.70±0.31)℃vs.(36.89±0.33)℃,右侧(36.65±0.34)℃vs.(36.72±0.39)℃;阴囊中部左侧(36.51±0.29)℃vs.(36.68±0.34)℃,右侧(36.10±0.30)℃vs.(36.57±0.36)℃;阴囊底部左侧(36.20±0.24)℃vs.(36.76±0.21)℃,右侧(36.20±0.24)℃vs.(36.47±0.29)℃](P均〈0.05)。彩超精索静脉内径在术后降至2mm以下的患者占76.03%(184例)。术后持续随访一年,均未出现睾丸水肿、鞘膜积液、睾丸萎缩等并发症,配偶怀孕率达31.8%(77例)。结论显微低位精索静脉结扎能显著改善伴有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包括精子密度、精子活力(a+b级),以及对阴囊降温机制的恢复有明显作用,提高配偶的怀孕率,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随着腹腔技术不断发展,腹腔根治性全膀胱切除(laparscopicradicalcystectomy,LRC)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且日益规范的创治疗方法,但传统LRC由于解剖层次及手术步骤复杂、手术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等原因,在多数医院一直难以常规开展。

  • 标签: 解剖性 CYSTECTOMY 手术耗时 盆腔淋巴结清扫 尿流改道术 PELVIC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肾癌保留肾单位切除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以AJCC2002年肾癌临床和病理分期为标准,选择临床分期为Ⅰ期、病理分期为T1a期(肿瘤最大径≤4cm)的外生型肾肿瘤15例,分别行腹腔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经腹腔人路组6例,经后腹膜腔入路组9例。距肿瘤边缘0.5~1.0cm处进行局部切除。结果15例手术中14例完全在腹腔下完成,1例因腹腔无法彻底止血而中转开放完成手术。14例腹腔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60min;中失血量60~300ml。平均160ml;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3~7d,平均5d;术后引流液300~600ml,平均420ml;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5d。术后随访5~8个月,所有肿瘤均无局部或切口、远处复发,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损伤小、效果肯定、恢复快,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保留 肾单位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特发性肾包膜积液患者行后腹腔肾包膜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特发性肾包膜积液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无明显诱因出现患侧腰部胀痛不适,无外伤或医源性损伤病史。经B超及增强CT显像检查明确诊断为肾包膜积液。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肾包膜切除。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12月(6~18月),无1例肾包膜积液复发。结论特发性肾包膜积液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后腹腔肾包膜切除疗效确切,长期随访未见复发。

  • 标签: 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 后腹腔镜 肾包膜切除术.
  • 简介:20世纪70年代,腹腔技术开始应用于泌尿外科某些疾病的诊断,如腹腔内隐睾的诊断。20世纪80年代,随着腹腔胆囊切除的成功,腹腔技术又开始用于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泌尿外科大部分切除和重建手术均可用腹腔完成。1992年首次报道腹腔全膀胱切除,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是近年来公认的较为理想的膀胱替代式,但由于该式操作复杂,难度高,因此,对于“腹腔膀胱根治性切除(LRC)是否较开放手术(ORC)更有优势”这一问题,专家们也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为此,在2009年第四届全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学术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 标签: 全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 根治性切除术 开放手术 泌尿外科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描述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显微下腹股沟外环切口精索脉管系统的中解剖结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泌尿中心男科病区收治的158例(2017年1-12月)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符合手术适应证,给予选择全身麻醉显微下腹股沟外环下方1cm处行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按三层法解剖结构进行操作。中分别观察并记录提睾肌层、精索内筋膜输精管层及精索内静脉层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管数目。结果精索内静脉层:静脉的数目为(9.7±1.6)条,动脉的数目为(1.7±0.7)条,淋巴管的数目为(4.3±0.9)条;提睾肌层:静脉的数目为(3.0±0.9)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1.7±0.8)条;输精管层:静脉的数目为(2.0±1.0)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2.0±0.8)条。左右两侧各层静脉、动脉、淋巴管数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股沟外环切口精索脉管系统的三层解剖结构比较明确及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数目具有一定特点,通过在显微的放大作用,可以清楚地识别并区分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能有效地避免静脉的漏扎、动脉及淋巴管的误扎,为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
  • 简介: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后腹腔输尿管离断成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男性4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U或MRU检查诊断为右侧腔静脉后输尿管,均伴有右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输尿管离断成形。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1月拔除双J管,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18月,显示右肾积水显著减少。结论本组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腹膜后腹腔输尿管离断成形均获成功,该手术安全性高、疗效肯定、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后腹腔镜 输尿管离断成形术
  • 简介:目的比较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行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RLU)、输尿管取石(URS)和经皮肾取石(PCNL)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8月贵州医大附属医院行ESWL术后采用RLU(A组)、URS(B组)和PCNL(C组)3种创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残石患者共651例资料。比较3组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并采用修改后的Clavien-Dindo评分系统来评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RLU组手术成功率(100%)、清石率(100%)均高于URS、PCNL两组。URS组手术时间为(46±9.1)min,均短于RLU组(54±10.3)min、PCNL组(62±15.2)min。URS组出血量最少(12±5.1)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RLU组(23±2.2)h,明显长于URS组(8±0.6)h和PCNL(11±4.3)h(P〈0.05),3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止痛药的使用无显著差异(P〉0.05)。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21.9%)高于RLU组和URS组,RLU组没有严重并发症。RLU组术后有4例患者发热,明显低于URS组(24例)和PCNL组(21例)。RLU组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而URS组有11例、PCNL组有13例患者分别出现尿脓毒血症。结论RLU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EWSL失败后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创手术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优先选择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阴道瘘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10例发生于妇产科手术后的输尿管阴道瘘患者中,尿漏发生时间为术后2~26d,平均11d。先后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必要时行核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均早期行输尿管。结果9例检成功并置D-J管,1例检诊断输尿管横断者中转行输尿管膀胱吻合。结论早期行输尿管加D-J管置入治疗医源性输尿管阴道漏是适宜的。

  • 标签: 输尿管阴道瘘 输尿管镜检术
  • 简介:腹腔根治性肾切除是根治肾癌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肾肿瘤得以早期发现~([1])。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对T1期肾癌采用肾部分切除~([2])。目前,后腹腔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nephronsparingsurgery,NSS)正逐渐推广应用于肾癌的治疗。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 后腹腔镜 外科护理 快速康复 应用
  • 简介:我院自1999年1月至1995年7月,对233例输尿管结石病人应用输尿管肾套石篮取石。取石成功率为93%。术后发热1.7%,输尿管穿孔3.4%。开放手术率4.7%。总结了输尿管肾套石篮取石的经验教训。讨论了应用本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实用性。

  • 标签: 输尿管肾镜术 输尿管结石 套石
  • 简介:目的探讨中超声辅助定位在后腹腔肾部分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们进行的后腹腔肾部分切除45例,中先用超声刀在肿瘤区域预标记切缘为A线,后经Trocar置入腔B超探头,行肿瘤区域扫描明确定位为B线,比较中A线、B线的重叠情况,以两线最大差距≥2mm为有差异,〈2mm为重叠。按R.E.N.A.L.评分系统的5类进行独立评估分析。结果中超声辅助定位能在后腹腔明确瘤体生长姿势、边界及血供情况,引导切割方向以保证肿瘤包膜完整性,尤其在完全性内生肿瘤方面发挥更大的辅助效果。结论中超声辅助定位在后腹腔。肾部分切除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手术辅助效果明显。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术中超声
  • 简介:自输尿管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了输尿管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这一技术逐渐成为诊断和治疗输尿管疾病的首选方法。2003年10月~2007年5月,我院共开展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是目前对局部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根治性膀胱切除相对于开放手术而言是否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将118例Ta-3N0-3M0期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58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的开放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6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根治性膀胱切除治疗,两组患者均行体外尿路改道。

  • 标签: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浸润性膀胱癌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脏肿瘤的85%。手术治疗(包括肾部分切除或根治性肾切除等)是目前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段。RCC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即在完全切除肿瘤同时有效地留存肾组织,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肾癌 腹腔镜 carcinoma 根治性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