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导尿术后尿道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但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也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现经过我们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有效地预防了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后尿道损伤 导尿术 骨科手术 预防 患者 原因分
  • 简介: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102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进行麻醉,观察患者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任何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采用小剂量局麻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可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并发症
  • 简介:就其病者手术来说,手术麻醉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机体内环境和某些器官的正常功能,而术中麻醉用药种类趋多,由此对于此状态下麻醉药的群体药代、药效学变化势必变得更加复杂。

  • 标签: 血液 麻醉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0例)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对照组(120例)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包括阻滞有效时间、全程麻药用量、疼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快、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麻药用量少,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1min和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比单纯使用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

  • 标签: 利多卡因 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随着麻醉学的快速发展,一些麻醉新技术,新业务也不断开展起来.麻醉护士作为麻醉医生的助手,在麻醉新业务开展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密切配合麻醉医生较高质量完成麻醉工作。在为病人麻醉服务上做了大量幕后工作,间接推动了麻醉的发展。

  • 标签: 麻醉护士 麻醉进展
  • 简介: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全世界各国广泛地开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和出现以往传统手术中没有出现的问题逐渐显现并得到重视.临床医师除了研究腹腔镜技术外,还开展了与临床紧密相关的有关基础方面研究工作,包括腹腔镜手术设备、器械、气体、各种能源及该项技术所要求对应的与人体组织学解剖关系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等,并通过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结合提高腹腔镜手术的理论,为临床微创手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腹腔镜手术更快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以有百余年传统外科手术为参照,人们进行了一些腹腔镜对机体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技术 机体影响 术中 临床应用 传统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麻醉2min、5min、8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剖宫产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术中低体温是妇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手术时间长、大量输注低温液体、用低温液体冲洗腹腔更易发生.有文献报道显示:术中低体温使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外周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加和血液黏滞度增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高、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和心脏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1].

  • 标签: 加压控温仪 妇科手术 体温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监测血钾的倾向性及低钾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行择期手术的325例住院患者术后低钾血症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监测血钾组与未监测血钾组及低钾血症组与血钾正常组恶性肿瘤、清洁洗肠、开腹手术、是否48h后进普通饮食(普食)等临床特点。结果术后监测血钾组与未监测血钾组恶性肿瘤、清洁洗肠、开腹手术、48h后进普食与术后监测血钾相关(r分别为41.262、30.656、28.564、25.270,p均=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肠道准备类型是妇科手术后是否监测血钾的独立影响因素(OR=2.608,95%CI:1.405~4.839;OR=2.620,95%CI:1.535~4.471)。术后低钾血症组与血钾正常组术后48h内进普食者与术后低钾血症相关(r=5.525,p=0.030)。结论对恶性肿瘤、清洁洗肠、开腹手术、术后48h后开始进普食患者,术后应加强监测患者术后血钾情况,对低钾血症者提早采取补钾措施,以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妇科手术 血钾 监测 低钾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后排尿情况及下尿路症状的变化,以及术中合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手术(TVT-O吊带及TVT-O网片吊带)对活动后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前瞻胜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112例,合并或不合并下尿路症状,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前、术后排尿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①86例随访半年的患者中,术前84.9%(73/86)有下尿路症状,术后有下尿路症状者50%(43/86),较术前症状改善或消失者76.7%(56/73);47例随访达1年,下尿路症状改善者59.6%(28/47)。②盆底功能障碍调查问卷PFDI、U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改进盆底重建手术与TVT-O联合使用,均可改善下尿路症状(P〈0.05),加用TVT-O效果优于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P〈0.05)。结论①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②对于术前有活动后漏尿或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改进盆底手术能更有效的治疗排尿症状。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改进盆底重建手术 排尿症状 下尿路症状 TVT—O
  • 简介:乳腺癌术前化疗正在广泛地用于临床。研究表明行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其存活率与行术后化疗的相同。但是手术前化疗有其优势:它可以在体内评估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提高保乳术率且不增加局部复发的危险。尽管术前化疗可增加保乳术率,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一,术前化疗对乳腺组织切除范围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假如术前化疗能提高局部切除率,对于肿瘤大小相同的患者,

  • 标签: 手术前化疗 乳腺癌患者 试验研究 手术次数 手术前后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剥除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2例确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且行腹腔镜剥除术后2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4例)和未复发组(78例),对其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药物治疗史、囊肿直径、ASRM评分、术后妊娠是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剥除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药物治疗史(OR=3.65,95%CI:1.34~7.53)、囊肿直径大(OR=1.28,95%CI:1.03~4.85)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妊娠(OR=0.34,95%CI:0.02~0.61)是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术前有药物治疗史及卵巢囊肿直径大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而术后妊娠可能减少复发风险。

  • 标签: 卵巢巧克力囊肿 腹腔镜 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乳腺癌目前治疗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随着乳腺癌的诊断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已明显延长。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影响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手术方式、外表的改变、疲劳、受教育的程度、疼痛、家庭与配偶、年龄、治疗后3~6个月对未来的担忧等[1-2]。本文主要探讨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如何评价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探讨。

  • 标签: 乳腺肿瘤 生活质量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乳房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