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单纯性骨囊肿(simplebonecyst,SBC)又名单房性骨囊肿(unicameralbonecyst,UBC),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长骨干骺端的骨组织良性瘤样病变,94%发生于肱骨及股骨近端[1],其发病原因不明。我院收治1例发病不足8个月的婴儿肱骨近端巨大SBC病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婴儿(1~23月) 骨囊肿 肱骨 病例报告
  • 简介:评价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单纯手术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2011年收治的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214例,其中单纯手术93例(单纯手术组),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121例(术后放化疗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5.37%和27.38%(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6.23%和31.65%(P<0.05);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5%、23%和98%、74%、52%(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7个月和64.6个月(P〈0.05)。术后放化疗组不良反应以1-3级为主,3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和咳嗽,晚期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和吻合口狭窄。结论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安全、可行,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食管肿瘤 手术 术后放化疗 替吉奥 调强放疗 预后
  • 简介:背景与目的:哑铃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入路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探讨经蝶显微手术哑铃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蝶显微手术治疗45例哑铃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全切除35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16/19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周视力、视野恢复率分别为90.6%和81.3%。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尿崩17例、短暂性脑脊液鼻漏3例等,无持续性尿崩,无手术死亡。结论:除质地硬的哑铃垂体腺瘤外,绝大多数哑铃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垂体肿瘤 哑铃形 经蝶显微手术
  • 简介:肺尖癌发病率低,发生部位特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确诊时多属晚期,病变范围广,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因此,获得早期诊断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积极意义。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单纯Horner综合征的肺尖部肺癌.

  • 标签: HORNER综合征 肺尖部肺癌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方法对1991年至2007年间,见诸于有关文献报道的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病人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在文献报道的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17例原发性肺癌的病人中,其转移病灶位于左手指骨者7例,右手指骨者9例,双手指骨者1例,指骨转移病灶的数量在两手之间的分布大致相等,除3例病人其转移病灶位于近节指骨外,其余病人的转移病灶均位于其末节指骨;有6例病人的患病手指既往曾有外伤史。结论传统的机械一解剖学说和种子一土壤学说的观点均不能解释原发性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故临床上如遇久治不愈的手指软组织炎症时,应想到是否有肿瘤细胞转移至此的可能性。

  • 标签: 肺癌 首发症状 指骨转移
  • 简介:目的:分析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远期临床效果,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2月至2003年3月,经治的34例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访资料。临床效果评价指标:VAS评分、ODI评分、患者主观满意度、复发及再手术情况等。详细记录病变的节段和突出类型。结果本组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27.6(16~35)岁,平均随访137(120~159)个月。腰腿痛的平均VAS评分术后下降了7.15分。ODI评分术后平均下降了65.05分。末次随访患者对手术主观满意度的优良率为79.4%。性别与BMI对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无明显影响。病变在L5~S1节段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的改善优于病变在L4~5节段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包含型与包含型患者相比,术后ODI及VAS评分改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4%的患者(13例)术后症状有复发:9例经保守治疗缓解;2例正在保守治疗;1例因原位复发再次行腰椎间盘切除术;1例因邻近节段突出,原手术节段椎管狭窄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植骨融合术。结论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满意,且与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无相关性,与病变节段及类型有相关性。青壮年患者术后症状复发率较高,但绝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好转。

  • 标签: 青年人 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7例腰椎布氏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77岁,平均55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以及X线片、MRI影像学观察,评估该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复发病例,术前及术后3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8.6±0.4)分、(3.4±0.7)分、(2.1±0.2)分、(1.7±0.4)分,JOA评分分别为(7.4±0.4)分、(11.2±0.6)分、(14.4±0.2)分、(15.2±0.4)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可有效清除病灶、改善脊柱功能,达到满意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 布氏杆菌 病灶清除 脊柱融合术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左侧胸壁肿块10余天”于2013年8月19日入院。专科查体:体温正常,左侧胸壁近腋窝处可及约10cm×8cm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无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楚,局部皮温不高,无红肿。胸部增强CT提示:左侧胸大肌偏外侧占位,考虑血管瘤可能。

  • 标签: 胸壁 血管内皮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甲地孕酮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M-NP方案[MA(甲地孕酮)NVB(长春瑞滨)加PDD(顺铂)联合的化疗方案],和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NP方案[NVB(长春瑞滨)加PDD(顺铂)联合的化疗方案]治疗,两组患者均以每4周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客观疗效(CR+PR)分别为50%及45.5%,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见甲地孕酮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地孕酮配合NP方案和单纯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疗效无明显差异性,但前者毒副反应小,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标签: 甲地孕酮 长春瑞滨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适半球模压迫锁骨上区治疗26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患者疗效。方法:对我院因甲状腺癌接受颈清术后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并发乳糜瘘并采用适半球模具锁骨上区压迫,且自身对照纱布敷料压迫。结果: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发生率为2.31%,纱布敷料团局部加压有效率为30.00%,半球模具加压术区持续负压引流80.00%。结论:采用适半球模具锁骨上压迫治疗颈清扫术后乳糜瘘方法简单,易操作,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瘘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三维适放射治疗技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单试验组、开放性临床研究,共入组44例原发性肝癌,均为病理明确诊断的初治患者,肿瘤直径〈5cm者6例、5~10cm者23例、〉10cm者15例。单次剂量3~4Gy,每周3~4次,DT36~60Gy。按照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正常组织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评价。结果:44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患者有43例,其中CR3例,PR25例,NC10例,PD5例,有效率(RR)为65.1%;疾病控制率(DCR)为88.4%。TTP为52~662天,中位TTP为306天,1年生存率为62.8%。主要毒副反应为可逆性近期轻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放疗中肝脏放射损伤1级3例,1例有乙肝病史患者于放疗结束6个月时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三维适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可控制。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行同期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在本院行D2根治术、术后病理分期T(3~4)N(0~1)M0或TxN(2^3)M0期的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同步放化疗35例、术后单纯化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年总生存率,2年无病生存率及2年远处转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2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82.3%vs.79.0%,P〉0.05),但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术后同步放化疗组的无病生存率增高(75.5%vs.56.7%,P〈0.05),局部复发率降低(17.1%vs.40.0%,P〈0.05)。与术后单纯化疗组相比,术后同步放化疗组中发生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增高(40.0%vs.13.3%,P〈0.05),3级或4级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增高(40.0%vs.16.7%,P〈0.05)。结论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较术后单纯化疗可以减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但总生存获益不明显,同时3级或4级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 标签: 局部晚期胃癌 同步放化疗 化疗
  • 简介: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且脑转移发生率较高。脑转移也是小细胞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及时评价脑转移病情及疗效,并以此调整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仅以单纯失忆症状为脑转移瘤治疗后疾病进展的临床表现较少见,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短暂性失忆 脑转移瘤 疾病进展
  • 简介:放射治疗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能够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并进一步改善生存率,但是严重的正常组织损伤限制了放射剂量的进一步提高。调强适放疗具有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三维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靶区内剂量能够按照处方要求分布的优点,能够在不增加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已经在头颈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放射治疗 肿瘤 调强适形放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三维适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2例不适合手术治疗、不同临床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三维适放射治疗.根据患者肿瘤大小及肝功能状况,每次分割剂量1.8~2Gy,每日一次,每周五次,照射次数为22~30次(中位27次),总剂量44~60Gy,平均(54±6.1)Gy.观察近期疗效及放疗毒副反应.结果22例患者临床分期I期1例,Ⅱ期10例,Ⅲ期4例,IVa期6例,IVb期1例.根据CT检查、AFP水平及临床症状,治疗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8.2%(15/22)、76.5%(13/17)、85%(17/20).毒副反应包括低热(18/22)、乏力(18/22)、恶心(16/22)、右上腹隐痛(6/22)、呕吐(5/22)及轻微肝功能改变,毒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三维适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疗效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三维适放疗结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8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三维适放疗。放疗分割剂量2—8Gy(中位4.6Gy),照射次数为6~30次(中位11次),每周3—5次,肿瘤剂量33.6~70Gy(中位52Gy)。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健择、羟基喜树碱和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生存情况及应用WHO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近期有效率为42.2%,其中CR11例,PR24例,NC25例,PD2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32.5%、25.5%。肝功能异常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Ⅰ~Ⅱ度骨髓功能抑制16例,发热1例。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放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放疗 化学栓塞术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放疗(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放疗,2Gy/次,1次/天,5次/周,全组处方剂量52.60Gy,中位剂量56Gy。(设4-6个弧形或非共面适固定野照射,参考剂量曲线选定为90%)。结果治疗后1-3个月内复查增强CT或食道钡餐造影,51例患者中,获CR4例(7.8%),PR40例(78.4%),SD6例(11.8%),无PD,总有效率RR(CR+PR)为44例(86.2%)。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3.3%、31.1%和19.5%,中位生存期16个月。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适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能提高肿瘤局部照射剂量和增加肿瘤局部控制率,能改善生活质量,有望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老年 食管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目的:比较Deauville5分及△SUV在化疗中期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lymphoma,F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7年3月病理确诊为FL的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2~88(中位年龄56)岁。患者化疗前、4程化疗后均行18F-FDGPET/CT显像。以Deauville评分4分为界点分成2组,行组间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别计算治疗前后SUVmax的差值(△SUVmax)及SUVmax下降百分比(△SUVmax%),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并分组,行组间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Deauville评分<4分组较Deauville评分≥4分组2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survival,PFS)明显延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22例患者进展12例(12/22,54.5%),无进展10例(10/22,45.5%)。进展组与无进展组△SUVmax分别为2.8±3.4、6.9±2.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5);进展组与无进展组△SUVmax%分别为(29.9±0.35)%、(80.6±0.09)%,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Deauville5分在中期化疗后评分对于预测FL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滤泡性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