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Chiari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疾病,是以颅后窝容积缩小、小脑扁桃体向下进入椎管腔为主要病理学特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1891年奥地利病理学家Chiari首次详细介绍了菱脑畸形.定义脑积水、小脑扁桃体锥形楔状下疝,1896年补充报告14例并分为1、2型,认为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1907年JuliusArnold补充为3、4型,并被命名为Amold-Chiarimalformation。本文对近年来Chiari畸形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CHIARI畸形 发病机制 手术方法
  • 简介:由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举办的第十三届国家级《脊柱畸形》学习班暨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将于2013年7月12~15日在南京举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脊柱外科专家作专题报告。学习班授课内容:(1)理论授课:

  • 标签: 脊柱畸形 学习班 成人 南京鼓楼医院 脊柱外科专家 专题报告
  • 简介:《中国神经肿瘤杂志》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创刊于2003年,季刊,大16开,进口铜版纸印刷胶装.公开发行。《中国神经肿瘤杂志》刊登神经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动态、与神经肿瘤相关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工作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包括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讲座、综述、短篇论著、国外文摘(国外神经肿瘤最新动态摘要)、临床病理(例)讨论、技术与方法、个案报告等。

  • 标签: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稿约
  • 简介:神经外科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微侵袭”阶段。现有的一些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MRI,fMRI)、术中核磁共振(intraoperativeMRI,i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术中导航(neurosurgerynavigationsystem)等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指导病灶范围判断.但是这些基本都是解剖定位,而非针对神经功能的功能定位。而且,由于个体差异及病灶导致的功能重塑,使解剖定位亦出现困难。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intraoperativeneurophysiologicmonitoring,IONM)可以进行非常肯定的神经功能定位。本文就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术中 神经电生理监护 神经功能
  • 简介:“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I类学分4分)拟定于2013年12月27—29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本次年会由深圳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承办。

  • 标签: 2013年 广东 神经肿瘤年会 征文通知 编辑部
  • 简介:游潮,男,生于1956年,四川人。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四川医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美同和欧洲访问学习,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标签: 神经外科 专家 游潮 医师
  •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具有胺前体摄取和脱羧能力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肿瘤。根据其胚胎起源,NEN一般被分为前肠、中肠或后肠肿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GEP-NEN)是最常见的NEN类型,约占所有NEN的65%~75%[1]。长期以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oplasm NEUROENDOCRINE 肠肿瘤 神经内分泌细胞 生长抑素类似物
  • 简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而引起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虽为良性肿瘤,但可发生恶变和累及其他系统,临床较为少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2年12月21日收治NFⅠ型伴恶变患者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恶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了颅内原发肿瘤的35%-60%。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0)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Ⅲ、Ⅳ级为恶性胶质瘤,大约占所有胶质瘤的77.5%。目前对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虽然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存在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问题,总体预后仍然较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维生素C(VC)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日益进展,国外的医疗工作者已将其作为肿瘤治疗的补充和替代疗法之一.并报道了静脉注射维生素C治疗神经胶质瘤、卵巢癌、肾细胞癌、乳腺癌、大肠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前列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临床病例,认为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就维生素C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神经胶质瘤 过氧化氢
  •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人体很多器官和组织,其中以胃肠道、胰腺、支气管和肺最为好发,其他部位如肝、胆管、甲状腺、甲状旁腺和泌尿生殖道等亦有报道[1]。以往胃肠胰NEN采用的诊断名称较混乱,且无分级标准,直到2010年第4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对胃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 临床病理诊断 诊断名称 神经内分泌细胞 NEOPLASM
  • 简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义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是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皿性遗传病,亦是常常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和皮肤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疾病。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诊断 复发 治疗
  • 简介:一、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诊治中心于2011年成立.是东北地区首个针对胶质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中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是东北地区最早的由国务院批准的神经外科博士生培养单位,50余年的发展使我们形成了一支以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为依托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医疗队伍。目前我科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吉林省神经外科质控中心、吉林大学神经外科诊疗中心。吉林大学重点培育专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点发展专科。我科在显微手术切除位于脑干、松果体区、岩斜区、海绵窦内及脊髓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推广采用荧光显微镜及术中麻醉唤醒等新技术改善脑功能区肿瘤的手术效果;整合神经影像、肿瘤放疗、化疗、核医学及光动力治疗等技术.提高神经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二、软硬件条件(一)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心的人才梯队

  • 标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诊治中心 简介
  • 简介:总结17例胸腔内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通过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心脏毒性反应、胸腔置管引流和灌注化疗的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本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均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较轻,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胸腔积液 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肺癌伴SVCS患者分为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n=23)和单纯放疗组(n=23)。Seldinger法穿刺置人支架;采用6MVX线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量达50-60Gy/5-6周。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患者于血管支架植入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单纯放疗组患者于放疗后4周症状消失。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获CR19例、PR4例,单纯放疗组获CR12例、PR5例、NC4例、PD2例。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单纯放疗组的73.9%(P〈0.05);联合放疗组3、6、9、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两组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均以1-2级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可迅速解除梗阻症状,疗效好,生存期延长,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放射治疗 血管内支架置入
  • 简介:2013年6月29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肿瘤诊疗基地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挂牌成立。此诊疗基地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和天士力集团携手合作建设,旨在提升河北省神经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水平,重点为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内转移瘤和神经淋巴瘤及生殖细胞瘤等颅内肿瘤的标准化治疗及综合治疗。

  • 标签: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神经肿瘤诊疗基地 中国 胶质瘤 脑膜瘤 垂体瘤
  • 简介:目的总结动态中和系统(dynamicneutralizationsystem,Dynesys)作为融合或非融合器械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discdisease,DD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应用Dynesys治疗DDD患者51例,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本组病例单节段34例,双节段15例,三节段2例,使用方法包括非融合、融合和混合应用,其中单节段融合12例,非融合22例,双节段非融合5例,混合应用10例,三节段1例非融合,1例混合应用。共固定70个节段,其中融合23个节段,非融合47个节段。手术方法:融合节段行椎板开窗减压、侧隐窝开放、间盘切除、PLIF(自体骨或混合骨粒),非融合节段仅行椎板开窗减压、侧隐窝开放、间盘有限切除。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侧位X线片和CT二维重建评估融合节段的椎间融合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运动功能保留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23个月。VAS腰痛评分术前5.9±1.7,术后2.0±1.5(P<0.05)。下肢痛评分术前7.3±1.6,术后1.6±1.5(P<0.05)。ODI指数术前(61±19)%,术后(22±13)%(P<0.05)。47个非融合固定节段中有31个(66%)节段保留有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6°,平均3.5°,但椎间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23个融合节段均无椎间活动度,融合率56.5%。无不可逆性神经症状加重、内植物失败、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结论Dynesys治疗DDD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混合应用不同方式中个体化选择。作为非融合器械使用仅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作为融合器械使用,能够提供椎间足够稳定,但植骨融合率低于坚强固定。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目的比较Dynesys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46例。根据患者手术节段分为单节段组(32例)和多节段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以及近端相邻节段的椎间活动度。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30(24~52)个月,两组患者ODI指数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0.5±5.7)%,多节段组(21.2±9.8)%;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2.2±4.3)%,多节段组(15.3±6.9)%,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VAS评分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9±1.3,多节段组3.2±1.4;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4±0.3,多节段组1.6±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ODI与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11.3±2.7)mm,多节段组(11.1±2.0)mm;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0.8±3.1)mm,多节段组(10.3±2.2)mm,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4.3±2.4)°,多节段组(4.6±2.7)°;末次随访单节段组(4.8±2.2)°,多节段组(5.3±2.0)°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时单节段组(9.1±2.1)°,多节段组(8.5±1.8)°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末次随访时单节段组(10.3±2.7)°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单节段组大于多节段组(9.1±3.0)°(P<0.05)。结论单节段与多节段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