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弹性成像技术(ARFI)用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的68例患者(共99个结节),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行ARFI检查,观察并记录ARFI技术剪切波的速度(SWV)值,分析良性和恶性结节、病变结节同周边无病变组织间SWV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WV值的截断值,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ARFI技术对诊断良、恶性结节性甲状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及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的SWV平均值分别为(2.68±0.51)m/s、(3.09±0.53)m/s和(2.42±0.22)m/s,恶性结节的SWV值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WV值均高于周边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与周围组织的SWV比值分别为(1.108±0.205)、(1.277±0.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V值诊断甲状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41%、74.14%、69.70%、63.41%和74.14%。SWV比值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54%、79.31%、69.70%、64.86%和72.58%。结论ARFI技术作为一项无创技术用于鉴别结节性甲状腺病灶的良、恶性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初步鉴别结节性甲状腺病灶。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ARFI) 鉴别诊断
  • 简介:日前,应"2001年全国癌症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之邀,盼我就这次大会的召开,作一简短的致词.盛情难却,就自己的感受写了篇短文,仅是有感而发的个人浅见,愿借本刊之一角加以转载,供广大癌症病友共同探讨.

  • 标签: 康复 临床医疗工作 大会 癌症 召开 感受
  • 简介:吉士俊,《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小儿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留校附属二院即现在盛京医院外科工作至今。曾任小儿外科主任,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连续三届担任小儿骨科学组组长;《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 标签: 儿科学Pediatrics 髋脱位Hip dislocation 下肢畸形 先天性Lower EXTREMITY deformities congenital
  • 简介:目的:探讨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及裸鼠成瘤的影响,探索胃癌基因治疗新方法。方法:构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通过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P法检测NHE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观察双层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及转染前后生长曲线的变化。电镜水平比较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观察裸鼠成瘤能力的改变。结果: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成功地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转染NHE1反义基因的SGC-7901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透射电镜下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内质网扩张,核偏向一侧,极性增强,裸鼠成瘤能力下降。结论: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的NHE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裸鼠成瘤能力降低,NHE1蛋白在胃癌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NHE1基因可能成为基因治疗胃癌的一个理想靶点。

  • 标签: NHE1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反义基因治疗 胃癌 氧化铁磁性纳米微粒
  • 简介:背景与目的:哑铃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入路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探讨经蝶显微手术哑铃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蝶显微手术治疗45例哑铃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全切除35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16/19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周视力、视野恢复分别为90.6%和81.3%。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尿崩17例、短暂性脑脊液鼻漏3例等,无持续性尿崩,无手术死亡。结论:除质地硬的哑铃垂体腺瘤外,绝大多数哑铃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垂体肿瘤 哑铃形 经蝶显微手术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左侧胸壁肿块10余天”于2013年8月19日入院。专科查体:体温正常,左侧胸壁近腋窝处可及约10cm×8cm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无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楚,局部皮温不高,无红肿。胸部增强CT提示:左侧胸大肌偏外侧占位,考虑血管瘤可能。

  • 标签: 胸壁 血管内皮瘤 诊断
  • 简介:20年前,社会上流传一句顺口溜,“10个癌症9个埋,剩下1个不是癌”。大家曾对癌症充满悲观必死的观念,面临癌症,有点无可奈何的感觉。所以得癌的人,均是六神无主,几乎全把癌症诊断当成死神的请柬,把癌症的治疗看作是走向鬼门关的过程。那时没有“癌症康复”这个词,癌症既然必死,何谈康复?即使生存下来的病人也叫幸存者,是侥幸活下来的人。曾几何时,虽然癌症的发病在增加,

  • 标签: 癌症康复 生存率 顺口溜 幸存者 发病率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适半球模压迫锁骨上区治疗26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患者疗效。方法:对我院因甲状腺癌接受颈清术后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并发乳糜瘘并采用适半球模具锁骨上区压迫法,且自身对照纱布敷料压迫法。结果: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发生为2.31%,纱布敷料团局部加压有效率为30.00%,半球模具加压术区持续负压引流80.00%。结论:采用适半球模具锁骨上压迫治疗颈清扫术后乳糜瘘方法简单,易操作,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瘘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三维适放射治疗技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单试验组、开放性临床研究,共入组44例原发性肝癌,均为病理明确诊断的初治患者,肿瘤直径〈5cm者6例、5~10cm者23例、〉10cm者15例。单次剂量3~4Gy,每周3~4次,DT36~60Gy。按照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正常组织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评价。结果:44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患者有43例,其中CR3例,PR25例,NC10例,PD5例,有效率(RR)为65.1%;疾病控制(DCR)为88.4%。TTP为52~662天,中位TTP为306天,1年生存为62.8%。主要毒副反应为可逆性近期轻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放疗中肝脏放射损伤1级3例,1例有乙肝病史患者于放疗结束6个月时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三维适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可控制。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各系统肿瘤患者中贫血的发生和程度。方法对2002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肿瘤血液科住院的58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达45.73%,其中Ⅰ、Ⅱ度为68.28%,Ⅲ、Ⅳ为度31.72%。血液系统肿瘤贫血的发生最高为58.67%,泌尿生殖系统为50.00%,消化道肿瘤为46.91%,乳腺癌为41.94%,肺癌为24.59%,其他肿瘤为44.78%。肿瘤患者有贫血症状的为66.42%,采取治疗措施的13.06%,出院有贫血诊断的仅为1.12%。结论肿瘤患者贫血发生高,漏诊高,治疗低,应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贫血 肿瘤
  • 简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损伤是目前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ACL损伤患者往往还有其它伴随损伤,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半月损伤。如对合并半月损伤术前评估及准备不足,认识及处理不当,势必会影响ACL重建的效果及患者的功能恢复。了解ACL与半月的损伤相关性,一方面可指导选择较好的手术时机,减少半月损伤等伴随损伤的发生,另一方面,对术前良好评估合并损伤的情况及制订手术方案非常重要。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合并损伤的重视,现就ACL合并半月损伤的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半月板 胫骨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 简介:半月损伤是关节外科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对于半月损伤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用正常半月去替代已损伤的组织。近年来,纤维软骨的修复重建尤其是半月的组织工程学修复成为了研究重点。在组织工程技术中,有许多基本的生物学因素需要解决,主要包括细胞来源、支架材料、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培养环境等。支架材料是半月组织修复再生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组织工程学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技术 修复重建 正常半月板
  • 简介:放射治疗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能够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并进一步改善生存,但是严重的正常组织损伤限制了放射剂量的进一步提高。调强适放疗具有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三维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靶区内剂量能够按照处方要求分布的优点,能够在不增加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已经在头颈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放射治疗 肿瘤 调强适形放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三维适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2例不适合手术治疗、不同临床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三维适放射治疗.根据患者肿瘤大小及肝功能状况,每次分割剂量1.8~2Gy,每日一次,每周五次,照射次数为22~30次(中位27次),总剂量44~60Gy,平均(54±6.1)Gy.观察近期疗效及放疗毒副反应.结果22例患者临床分期I期1例,Ⅱ期10例,Ⅲ期4例,IVa期6例,IVb期1例.根据CT检查、AFP水平及临床症状,治疗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8.2%(15/22)、76.5%(13/17)、85%(17/20).毒副反应包括低热(18/22)、乏力(18/22)、恶心(16/22)、右上腹隐痛(6/22)、呕吐(5/22)及轻微肝功能改变,毒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三维适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疗效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三维适放疗结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8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三维适放疗。放疗分割剂量2—8Gy(中位4.6Gy),照射次数为6~30次(中位11次),每周3—5次,肿瘤剂量33.6~70Gy(中位52Gy)。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健择、羟基喜树碱和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生存情况及应用WHO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近期有效率为42.2%,其中CR11例,PR24例,NC25例,PD23例。1、3、5年生存分别为65.9%、32.5%、25.5%。肝功能异常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Ⅰ~Ⅱ度骨髓功能抑制16例,发热1例。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放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放疗 化学栓塞术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放疗(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放疗,2Gy/次,1次/天,5次/周,全组处方剂量52.60Gy,中位剂量56Gy。(设4-6个弧形或非共面适固定野照射,参考剂量曲线选定为90%)。结果治疗后1-3个月内复查增强CT或食道钡餐造影,51例患者中,获CR4例(7.8%),PR40例(78.4%),SD6例(11.8%),无PD,总有效率RR(CR+PR)为44例(86.2%)。全组1、2、3年生存分别为53.3%、31.1%和19.5%,中位生存期16个月。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适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能提高肿瘤局部照射剂量和增加肿瘤局部控制,能改善生活质量,有望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老年 食管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盘状半月由Young[1]在1889年最先描述,是一种半月的异常形态,因其体部肥大,呈圆盘状,故而得名。盘状半月又被称为盘状软骨,但笔者认为称之为盘状软骨并不准确,因为腕关节中的三角软骨也呈盘状,椎间盘其本质也是位于椎体间的盘状软骨。盘状半月多发生于外侧半月,内侧罕见。据报道,外侧盘状半月的发生为0.4%~17%,而内侧盘状半月的发生仅为0.06%~0.3%[2]。外侧盘状半月在黄种人群中发病较高,日本的发生约为16.6%[3],在韩国约为10.9%[4],但在白种人群中的发生很低(0.4%~5%)[5]。另外,外侧盘状半月多双膝同时发生,有研究发现东亚人群中双膝同时发生外侧盘状半月的几率达79%[6]。由于盘状半月体部肥厚且活动性差,在膝关节活动时的剪切应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撕裂,进而有可能造成软骨损伤。外侧盘状半月肥厚的体部对外侧关节间室应力传导可能有影响,近年来已经有研究关注盘状半月对膝关节生物力学负荷的影响,提示其与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有一定相关性。现就外侧盘状半月研究进展及其与OA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半月板 胫骨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扶绥县2004-2008年肝癌发病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扶绥县肿瘤防治研究所登记处肿瘤登记资料,分别计算肝癌粗发病、中国标化、世界标化。结果扶绥县2004-2008年肝癌发病为67.26/10万,中国标化45.93/10万,世界标化60.74/10万。结论扶绥县肝癌发病有下降趋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发病率 趋势分析 扶绥县
  • 简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细胞癌(mueinoustu-bularandspindlecellcarcinomaofkidney,MTSCC-K)为低度恶性肾脏上皮肿瘤,是肾细胞癌的一种亚型,临床较为罕见,诊断困难.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MTSCC-K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癌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疗后的严重后遗症,由于鼻咽部接近颅底部位,颞叶不可避免地包括在照射靶体积中并接受了大剂量照射。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鼻咽癌后程三维适补量照射技术(3D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从2001年10月到2006年10月,共计87例初诊M0鼻咽癌患者,按鼻咽癌’92福州分期,Ⅰ期9例,Ⅱ期36例,Ⅲ期31例,IVa期11例,接受了二维放疗(2Dradiationtherapy,2DRT)40Gy+3DCRT补量照射,鼻咽部原发病灶区域总剂量平均为70.5Gy(70~74Gy)。78例(90%)患者接受了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平均随访期38个月(12~60个月)。随访时行头颈部CT/MRI检查并按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有关放射治疗神经毒副作用评分标准记录与评价。结果:本组87例患者中85例获得随访,随访97.7%。放射性脑损伤发病为4.7%(4/85),其中0级1例、I级2例、II级1例。4例放射性脑损伤发生时间分别为15、21、26和35个月。结论:鼻咽癌2DRT+3DCRT因剂量分布得到优化可使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更低,发病时间推迟。

  • 标签: 放射性脑损伤 三维适形放疗 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