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酸碱处理后的多孔钛表面血清蛋白吸附行为。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钛材料,使用酸碱处理后制作酸碱处理多孔钛(AAPT)试件51个,同时制备未行酸碱处理多孔钛(NTPT)及致密钛(NTDT)试件各35个。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NTDT试件表面形貌,用表面接触角分析仪与全自动气体吸附仪测定三组的表面接触角和比表面积(SSA)。BCA法测定NTDT、NTPT及AAPT组试件不同时间的蛋白吸附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SEM显示NTDT表面光滑。AAPT组表面接触角(22.08°)显著小于NTPT组(93.7°)和NTDT组(7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02,P〈0.001)。AAPT组SSA(27.05)均高于NTDT组(3.74)和NTPT组(1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6.10,P〈0.001)。在各时间点,AAPT组吸附的蛋白质明显多于NTDT组和NTPT组(P〈0.001);AAPT、NTPT和NTDT组表面的蛋白吸附随着时间逐渐增加,最终达到稳定。结论酸碱处理后的多孔钛可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血清蛋白吸附量。

  • 标签: 多孔性 表面活性剂 蛋白吸附
  • 简介:癌细胞发生和存在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包括正常细胞的遗传变异也包括癌细胞的生理学改变以及人体防御机制的改变。我们都知道细胞性质的改变,例如癌基因功能放大,抑癌基因功能缺失,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人体的正常防御机制也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既往研究已经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着免疫细胞。然而这些免疫因素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尚无定论。在此对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和肿瘤的关系做一初步综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的溶血性和短期全身毒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由试验材料所引起的新鲜抗凝兔血细胞红细胞溶解和游离血红蛋白程度。经口途径给服试验材料混悬液,连续给服7d,进行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相对增长率计算及病理学变化检测。结果: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溶血率小于5%,不会引起急性溶血。各组大鼠每周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相对增长率指标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未见实验组动物各重要脏器出现病理学变化。结论: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在急性溶血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根据毒性评定标准判定为无短期全身毒性。

  • 标签: 氧化铝 牙科陶瓷 溶血性能 毒性试验
  • 简介:随着对免疫机理不断深入的认识,口腔与全身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关注.现就超敏反应疾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等5类口腔与皮肤共患的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并对这5类疾病的指导性诊疗建议进行论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 标签: 口腔 皮肤 免疫性疾病
  • 简介:在牙体牙髓和根尖周疾病的诊治中.准确判断牙髓状态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合理的治疗设计及对预后的准确估计。临床工作中对牙髓实施的冷测、热测和电测是将温度刺激或电刺激施加于牙齿硬组织上,牙髓组织中的A6神经纤维接受到刺激后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痛感.据此.医生对牙髓状态做出判断。但此时患牙的反应仅指示其神经纤维的功能强度,并不能提供牙髓血流的信息.因此不能反映出牙髓的病理状态。近年来.发展出一些测定牙髓血供状态的新诊断方法.如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脉搏血氧饱和度测试仪.这些测试方法的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牙髓的病理状态.但仍需结合病史、临床检查、X线片检查来综合判断牙髓状况。本文通过回顾牙髓诊断试验的文献,对各种方法的原理.临床应用、可靠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牙髓诊断试验 牙髓病理变化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进行免疫标记的牙本质脱矿后暴露的Ⅰ型胶原纤维。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ISEM)相结合,对暴露胶原纤维的形态以及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FEISEM观察,牙本质脱矿后暴露的Ⅰ型胶原纤维.可以结合抗Ⅰ型胶原单克隆抗体以及胶体金标记的相应二抗.胶体金标记颗粒分布均匀.可与暴露的胶原纤维上的抗原表位相结合,实现免疫定位。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和FEISEM相结合,可以直观观察胶原纤维立体网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准确的、可复制的、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牙本质 胶原Ⅰ型 免疫标记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会导致牙龈及牙周组织发生不同的改变。目前,这种具有特定发病过程,病情进展,以及对治疗呈现抵抗性的牙周病越来越多。临床上伪膜型或口疮型念珠菌病,以及所谓的乳头状增生可能是真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感染好发于颊,腭,舌背及口角区,很少累及牙龈及牙周组织。免疫功能缺陷会导致病毒的活化和感染。复发性坏死性溃疡可能是I型或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而明显局限型溃疡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口腔卡波济氏肉瘤最初表现为蓝色或红色斑点,继而转变成为蓝色,有时像淋巴瘤样或淋巴管瘤样的外生性肿瘤。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 简介: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机制密切相关,特异性免疫机制尤为重要。特异性免疫主要是指基底角质细胞表达相关抗原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抗原特异性角质细胞,并在过程中释放相应的细胞因子引起黏膜的损伤。本文综述了口腔扁平苔藓与特异性免疫机制之间的关系,展示其研究现状和前景。

  • 标签: 口腔扁平苔藓 特异性抗原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协同刺激通路
  • 简介:Th17细胞是新型CD4+辅助性T细胞亚群,其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功能。它的出现为口腔组织免疫平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点,有助于深入研究CD4+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对Th17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口腔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TH17细胞 口腔 免疫
  • 简介:目的:研究油画类赝复配色颜料加入硅橡胶后对皮肤的致敏性能。方法:豚鼠皮内注射试验试液,经诱发和加强及过敏激发后,观察局部组织的过敏现象。结果:20只豚鼠均未见有明显红斑或水肿发生,评定配色颜料一硅橡胶复合体的小鼠皮肤过敏率为0%。结论:油画类配色颜料加入硅橡胶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短期或长期应用于口腔环境将不致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颜料 硅橡胶 致敏 赝复体 颔面部缺损
  • 简介:目的:评价保丽净义齿清洁片杀菌活性.方法:选用国际标准株细菌,利用体外微生物培养,进行定量悬浮液试验.结果:义齿清洁片在40℃溶液、5分钟对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非典型韦荣菌、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普雷沃氏菌属的中间普氏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有99.9%的杀菌效果.结论:保丽净义齿清洁片体外对一些口腔常驻致病菌有明显抗菌作用.

  • 标签: 义齿清洁片 定量悬浮液试验 致病菌 口腔
  • 简介:口腔多数疾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炎症因子作用下发生的,炎症因子引发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最终导致机体破坏。口腔内不同组织的炎症是复杂且多因素参与的,与许多系统性疾病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s)作为一类病原体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病原模式相关分子并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研究显示,TLRs在多种口腔疾病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TLRs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TOLL样受体 口腔疾病 炎症反应 固有免疫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表面化学着色工艺和磁控溅射法两种方法制备的彩色不锈钢正畸托槽的口腔黏膜刺激性,为新材料在口腔临床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60~70d鼠龄的雄性金黄色地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将两种彩色正畸托槽分别缝合固定于两组动物的右侧颊囊,将阴性对照材料缝合固定于每组动物的左侧颊囊,14d后无痛处死动物,取与材料接触部位的颊部全层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两种材料的口腔黏膜组织刺激反应。结果20只动物均未出现全身及口腔黏膜局部的不良刺激反应。结论两种彩色正畸托槽均无口腔黏膜刺激性。

  • 标签: 正畸托槽 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 简介:龋病是一种以变形链球菌为主的致龋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起始于变形链球菌在牙面的黏附和聚集。使用疫苗诱导机体产生抗体,阻止细菌与宿主细胞受体的黏附和细菌在口腔内定植,可能是防止致龋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变链菌的黏附相关因子主要有葡萄糖基转移酶(GTFs),葡聚糖结合蛋白(Gbps)和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Ac)等,针对这些黏附因子设计的防龋疫苗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变形链球菌黏附相关分子的特点及其针对性防龋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葡萄糖基转移酶 葡萄糖结合蛋白 表面蛋白 防酶疫苗
  • 简介:口腔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一直是口腔种植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人员已探索了众多表面改性的方法和机理,同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考虑到生物材料的免疫调控能力是决定种植体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各种表面改性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重点介绍钛种植体表面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和表面涂层改性对材料免疫调控能力的影响。

  • 标签: 钛种植体 表面改性 免疫调控 骨结合
  • 简介: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肿瘤.38%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而皮质激素是治疗此病的主要药物,但此药对患者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缺乏前瞻性研究报道。该文旨在评价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时药物对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免疫抑制作用 激素治疗 皮质激素 血管瘤 患者 积极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强氧化水溶液治疗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50名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人,试验组给予强氧化水溶液含漱,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含漱,观察两组受试者使用含漱液5d前后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的变化。评价两种含漱液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的基线无差异。两组应用不同的含漱液漱口5d后,牙龈指数均有降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而菌斑指数在强氧化水组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强氧化水溶液对治疗牙龈炎、控制牙菌斑有明显效果且无毒无味无刺激,可以用于临床治疗牙龈炎和控制牙菌斑。

  • 标签: 强氧化水溶液 牙龈炎 牙菌斑
  • 简介:细菌素免疫蛋白是细菌为避免受到抗菌剂的影响和自身分泌抗菌多肽抑制所产生的保护性蛋白分子。变形链球菌产生的细菌素称为变链素,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变形链球菌合成的细菌素免疫蛋白和变链素两者间产生协同作用,是细菌耐药性提高和抗药性出现的原因之一,使其能更好地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生存。本文就变形链球菌细菌素免疫蛋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细菌素免疫蛋白 变链素 耐药性
  • 简介:对近40年来龋病研究中的致病菌的致病特异性问题作了扼要的回顾,目的在于阐述利用变异链球菌作为抗原来引发机体的抗龋力的效用是否满意。根据目前的进展情况认为,免疫学防龋的前景是应该深入思考的。作者对在我国开展龋病预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龋病预防 免疫学 特异性 致病菌 抗龋力
  • 简介:糖尿病性牙周炎是一种易造成牙周组织显著破坏的难治性疾病,在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171前牙周疾病治疗的难点和热点之一。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组成部分,炎症反应及其相关的炎症因子在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3除了具有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等作用以外,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维生素D3通过参与炎症反应的相关细胞和炎症介质、抗炎因子进行调节,对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炎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维生素D3 免疫调节 老年 牙周炎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