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进步完善免疫失衡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和氢化可的松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并比较了二者对各项免疫指标抑制程度差异.结果证明,在相同剂量下,氢化可的松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方面的抑制力大于环磷酰胺,而环磷酰胺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要强于氢化可的松,这提示了在复制免疫失衡动物模型时,针对不同免疫细胞可分别选择不同剂量环磷酰胺或氢化可的松作为诱导剂.

  • 标签: 免疫学 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 氢化可的松 免疫失衡动物模型 复制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低下大鼠模型对更年期综合征模拟程度,为建立我国"辅助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功能学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雌二醇(0.2mg/kg)为阳性物,用大鼠建立雌激素低下模型,测定大鼠尾温和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β-内啡肽浓度,观察这些指标对更年期综合征相应指标的模拟程度,并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50、100、200mg/kg)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试验期间雌激素低下模型组大鼠尾温显著升高,雌二醇和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尾温。试验结束时,雌激素低下模型组大鼠雌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雌二醇组和各剂量大豆异黄酮组;雌激素低下模型组大鼠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升高,雌二醇组和高剂量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雌激素低下模型组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β-内啡肽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结论雌激素低下大鼠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更年期综合征,大豆异黄酮能够定程度地改善该模型造成更年期综合征。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去卵巢 雌激素低下模型 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 简介:为最大程度地控制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生,"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研究"于2001年被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分析了1992年至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对2002年部分个案进行了监测分析.在常见食物病原菌DNA指纹图谱技术研究,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满意结果.建立了鸡蛋中沙门氏菌危险性评估模型,对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定量监测危险性评估.建立了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该研究将有效地提高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检测系统对食物中毒致病菌快速检测和鉴定水平,为全国系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为缩小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发达国家差距,科学地监控食源性疾病迈出了重要步,为政府及国际食品法典提供了有价值政策依据.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危险性评估 监控技术 中国 监测数据库 信息系统
  • 简介:目的了解人工培育蛹虫草菌丝体降血脂效果.方法以125.0、250.0、500.0mg/kgBW剂量蛹虫草菌丝体粉连续给大鼠灌胃28d,并于第15天及第29天采血测定TC、TG及HDL-C含量.结果受试样品组大鼠血清TC、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而其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蛹虫草菌丝体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 标签: 对照组 HDL-C 降血脂作用 含量 大鼠 TG
  • 简介:海洋生物毒素结构多样、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使用动物模型检测贝类组织中海洋毒素是许多国家监控计划推荐方法。近年来,新基于毒性作用机制和明确化学结构检测方法不断被开发,如细胞检测法、免疫学方法、化学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方法等。有的方法已进入标准化和验证程序,逐渐被认可用于监控和检测目的。

  • 标签: 海洋生物毒素 动物实验 替代方法 标准化 食品安全
  • 简介:合理应用兽药是生产动物性食品个基本卫生要求。近年来,国内畜牧和养殖业飞速发展,在畜、禽及水产养殖中由于诊断、治疗、预防和饲料添加需要,扩大了各种青霉素等兽药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使青霉素残留物可能存在于这些动物性食品中,造成对人体健康危害。为调查天津市市售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猪肉中青霉素残留情况,我们对天津市青霉素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应用杯碟法对市场销售动物性食品进行了青霉素残留量测定。

  • 标签: 天津 动物性食品 青霉素残留 调查情况 测定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为进步改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了2145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问卷,覆盖率达到71.4%。(1)检测实验室资质拥有率为70.9%;(2)机构平均食品理化检测项目参数为35.0项,微生物10.5项,毒理9.2项;(3)机构在册员工14.7万人,其中食品检测2.6万人,占机构在册员工总数17.7%。食品检测人员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分别为39.0%和43.5%;大学大专学历占56.3%,中专34.2%,高中及以下7.7%;年龄以30~40岁比例最大,占37.5%;专业人员由多到少依次为理化、微生物、质量管理、毒理;(4)机构平均总固定资产值为586.1万元,平均总面积2600.9m2,平均实验室面积763.5m2;(5)常用仪器普及率较高,高端仪器匮乏,快速检测设备配备不足。结论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有待进步完善,配置有待加强,检测能力有待提高。

  • 标签: 食品检查 化学 物理 食品微生物学 质量控制
  • 简介:谷氨酰胺转胺酶可以催化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酰基转移反应,通过形成交联键改善蛋白质功能性质。本文主要介绍了谷氨酰胺转胺酶作用机理、功能特性及其在动物性食品加工业以及开发新型食品中应用。

  • 标签: 谷氨酰胺转胺酶 机理 功能特性 应用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安全已成为个世界性挑战和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全世界关注焦点,而药物残留和化学物污染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最主要因素之,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动物性产品进出口贸易。如我国近3年来β-兴奋剂(克伦特罗等)残留已造成2万余人中毒;

  • 标签: 食品 药物残留物 食品污染 化学性 组合化学技术
  • 简介:目的采用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和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建立动物源食品中氨丙啉残留量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采用1%三氯乙酸-乙腈溶液(3∶7,V/V)提取,提取液经HLB小柱净化。以SeQuantZICHILIC(150mm×2.1mm,5μm)色谱柱分离,含0.1%甲酸5m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40∶60(V/V)等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氨丙啉在0~500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定量限为10μg/kg。在鸡肉、鸡肝、鸡肾、鸡蛋、牛肉、牛肝、牛肾、牛奶和牛脂肪9种基质中加标回收率在73.2%~101.0%,相对偏差在2.09%~11.93%之内。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动物源食品中氨丙啉定性定量分析。

  • 标签: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 动物源食品 氨丙啉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物 兽药残留
  • 简介:0 前 言美国滑爽饮料(smoothie)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当地有许多“水果排档(fruitbar)”和“果汁排档”,供应海滩消费者各种加冰块果汁和混合鸡尾果汁,以后根据消费者要求,加入各种果肉碎块、果泥及冰淇淋等,逐步演变成今天在美国广泛流行种饮料。这种饮料是种介于饮料和冷饮之间产品,粘度很高,口感滑爽,配料是营养丰富天然原料。这种饮料可归纳为:“以各种果汁、果泥为基料,加入乳制品、豆乳、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补充剂,以及草药提取物、膳食纤维等物质,是种有利于健康天然混合果汁饮料”,其基本概念是“天然和健康

  • 标签: 美国 滑爽饮料 新产品 产品特点 生产技术
  • 简介:人体是个"灵活"有机体,它能够应对正常情况和每天所遇到挑战。人体也是个非常复杂生物系统。它具有消化、吸收、调节和反调节功能,能够改善和运行复杂新陈代谢过程,并能够为人体每个细胞提供生命所需

  • 标签: 新陈代谢过程 反调节 INTESTINE 营养问题 OSTEOPOROSIS 健康功效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南京城北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控制和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南京城北1家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和粪便标本,对标本中肠道病毒、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进行检验,对监测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583份标本中,病毒检出率为31.73%(185/583),其中诺如病毒110份;病原菌检出率为2.57%(15/58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8份;不同季度之间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44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为发病高峰期;可疑食物中肉肉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南京城北地区食源性疾病感染主要病毒为诺如病毒,其次为轮状病毒;病原菌感染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应加强健康宣教和卫生管理,完善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制度,提高监测水平,增强食源性疾病防控能力。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监测 诺如病毒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中毒发生;防控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浙江省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了解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01—2013年苏州市各地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13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343起,发病7213人,无死亡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46.9%(161/343);食源性疾病暴发多发生在集体用餐场所,占总起数56.6%(194/343)。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214起事故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占70.1%(150/214),毒素引起占16.4%(35/214),化合物引起占13.6%(29/214)。在实验室检出致病因子168起暴发事故中,83.3%(140/168)事故由10种致病因子引起,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导致最多,达61起(36.3%),发病人数达1436人。2009—2013年食源性暴发事故报告109起中查明原因食品共72起(66.1%)。原因食品被归因为5食品,分别为水产品(33.3%,24/72)、肉制品(23.6%,17/72)、其他食品(15.3%,11/72)、混合食品(13.9%,10/72)、蔬菜(13.9%,10/72)。在暴发事故中较明确致病因子-食品组合有: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蔬菜(菜豆)、毒蘑菇及其他植物毒素-野生植物、组胺和河鲀鱼毒素-水产品、农药-蔬菜、亚硝酸盐-调味料、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肉制品。导致暴发污染环节最多是交叉污染(44.2%,50/113)。结论对苏州市13年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分析有利于加深对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利用此资料预防食品生产或经营中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完善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报告率。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综述了葡萄来源多酚类化合物(GPE)在预防癌症、炎症、神经疾患以及其它疾病方面所取得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表明葡萄来源原花色素以及白藜芦醇类物质具有预防胃癌、乳腺癌、口腔癌、肝癌、前:立腺癌、结肠癌以及白血病等潜力.它们抗癌作用机制主要有六个方面:(1)调节相Ⅰ细胞色素以及相Ⅱ脱毒酶;(2)免疫调节效果;(3)抑制环状氧合酶(COX)和蛋白酶激酶活性;(4)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分化;(5)雌激素效果;(6)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活性.另外,葡萄多酚类化合物还显出较好预防炎症、神经疾患、糖尿症以及白丙障等效果,此类活性大多与它们对活性氧清除活性密切相关.

  • 标签: 葡萄 葡萄酒 生理活性物质 白藜芦醇 抗癌 抗炎症
  • 简介:本刊北京讯:2007年元月23日下午.日本食品添加物协会原副会长中村斡雄先生拜访了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双方就中日两国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齐庆中、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员张俭波、中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惠宜、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着色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阎炳宗及协会秘书处处长王震宇、工程师陈艳燕、齐丽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协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交流 高级工程师 专家
  • 简介: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国冰淇淋文化和历史,其次统计了1999~2000年间美国冰淇淋年产量、消费量和总出口量,最后得出美国高档冰淇淋十大特点:纯真、天然、传统、创新、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糖、低膨化率、具有众多添加物和保健功效等.并对高档冰淇淋组成成分进行了详细叙述.

  • 标签: 美国 冰淇淋行业 1999~2000年 产量 消费量 出口量
  • 简介:花色苷是存在于果蔬中天然色素,许多研究表明它具有较多生理活性功能,包括抗氧化及消除自由基、降低血清及肝脏中脂肪含量、抗变异及抗肿瘤,防止体内过氧化作用等。由于花色苷色素具有较好着色效果及生理活性功能,故可用于些高附加值食品开发,具有较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花色苷 天然色素 生理功能 应用前景 食品
  • 简介: 为了解昌平区细菌对食品污染特点,2004年采集6305件食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0157:H7大肠杆菌5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肠毒素检测用minVIDAS测试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07%,其中生肉、生牛奶、生食水产品检出率比较高,分别为25%、16.98%、27.27%;散装熟肉制品、乳制品也有检出,分别为4.29%、5%。在检出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有31株产生肠毒素,占63.26%,其中生、熟肉类肠毒素阳性25株;从奶类、生食水产品中各检出3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34株,检出率为11.15%,其中生肉检出率高达20%,其次为散装熟肉制品(8.57%);另外从淡水鱼中检出4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28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hly、iap、prfA)检测全部阳性。生肉中检出株肠炎沙门菌。未检出O157:H7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昌平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食物污染比较严重,生食品加工后食品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食品 食品污染 沙门氏菌属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弧菌 副溶血性 利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