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由脱脂米糠细胞壁物质碱提分离出纤维素B,其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22.1),木糖(54.5),葡萄糖(10.1)和半乳糖(13.4),结合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同游离米糠蛋白有较大差异,纤维素B主要由50万,3万和1.1万三个分子量组分组成,并发现,碱提浓度和温度过高会对其产生裂解作用。

  • 标签: 米糠 半纤维素B 膳食纤维 分离 鉴定 提取
  • 简介:将从无锡当地市场购买的新鲜猪肉装入每盒分别含5%,15%,25%,35%,45%,55%的O2与20%的CO2的包装盒内,在4℃下储存8d.测定样品中的TVBN值,TBARs值,颜色分值,感官评定值和微生物总数,结果表明:猪肉气调保鲜时氧气的较好配比为45%和55%,然而,TBARs值在45%O2时比在55%O2时要低.因此,45%O2和20%CO2气体混合物可作为最适宜的组合气体来包装新鲜猪肉.

  • 标签: 气调保鲜 猪肉品质 氧气 体积分数 颜色分值 微生物总数
  • 简介:以牛乳为培养基,分别接种歧杆菌工作发酵剂、乳酸工作发酵剂,进行单一发酵,而后将其混合,以1:1的比例添加牛乳、脱脂奶粉、奶油、鲜鸡蛋、增稠剂等,经混合、老化、硬化、制得含有岐杆菌活菌的保健冰淇淋。

  • 标签: 双歧杆菌 乳酸菌 活菌 冰淇淋 保健 生产工艺
  • 简介:低聚异麦芽糖是功能性低聚糖之一,也称作益生元。本文主要综述了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菌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该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相关新品开发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

  • 标签: 低聚异麦芽糖 肠道菌群 调节作用 作用机理
  • 简介:采用广东省深圳国际生物工程应用研究所的大肠菌纸片法(以下称纸片法)与我省以往使用的常规法对餐具消毒效果进行检测比较。实验方法:纸片法按使用说明进行。常规法按江苏省饮食行业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中餐具消毒效果考核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大碗6份,中碗10份,小碗5份,匙5份,筷子5份,盆9份,杯10份共计50份餐具。

  • 标签: 餐具消毒效果 大肠菌群纸片 纸片法 饮食行业 卫生管理 菌落总数超标
  • 简介:以豆浆为培养基,分别接种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工作发酵剂,分别培养,然后按质量比为1:1:0.5进行混合发酵,再将富含活性歧杆菌的发酵豆乳,按比例替代冰淇淋中的乳制品,经过老化、凝冻、速冻成形、冷藏制成具有营养、保健、消暑3大功效的保健型发酵豆乳冰淇淋。

  • 标签: 双歧杆菌 乳酸菌 发酵豆乳 冰淇淋 保健食品 生产工艺
  • 简介:为探讨Hygicult裁片培养法快速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环节表面大肠菌的效果,对代表3种不同清洁程度的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的636件环节样品,以及实验室人工污染标准大肠杆菌的样品分别用栽片培养法和常规发酵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在现场样品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7.6%,其中,按食品行业分类,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样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0%。96.2%和93.8%;按样品种类分类:容器、工具、操作台、手、裱带、碗碟、砧板和刀具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6.5%、96.4%、93.2%和89.2%;按样品材质分类:不锈钢、瓷器、手、塑料、木质和布质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5%、95.0%、91.8%和89.2%;上述两法检测结果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实验室人工污染样品中,两种检测结果一致。Hygicult载片培养法可以代替常规发酵法作为食品行业环节表面大肠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微生物学技术 细菌 大肠杆菌 危险性评估
  • 简介:大肠菌快速检测纸片法在食具卫生监测上的应用研究陈卫东,戴昌芳,文彦,刘敏,黄吉城,宋曼丹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510300)常规法检验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操作手段复杂,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不便于基层单位使用。根据大肠菌快速检测纸片的作用原理...

  • 标签: 大肠菌群 纸片法 快速检测 食具卫生 食品卫生 细菌总数
  • 简介:目的建立及优化爆米花中乙酰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潍坊地区市售爆米花中乙酰含量进行检测。方法从爆米花预处理方法、料液比、蒸馏提取时间、显色时间及最佳检测波长等方面,建立并优化爆米花中乙酰含量的检测方法,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6种市售爆米花中乙酰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过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爆米花样品粉碎目数40目,料液比1∶5,蒸馏提取时间30min,显色时间20min,最佳检测波长335nm,利用该方法测定6种市售爆米花中乙酰的含量分别为7.15、10.85、5.05、7.50、7.40、6.25mg/kg。结论试验建立的乙酰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有良好的回归性和可再现性,方法检出限为0.0687μg/L。试验测得的潍坊地区6种市售爆米花中乙酰含量均在美国香料和香精制造者协会(FEMA)规定范围内。

  • 标签: 爆米花 双乙酰 邻苯二胺比色法 食品添加剂 检测 食品安全
  • 简介:本文分别采用碘滴定法和邻苯二胺比色法测定发酵乳中的乙醛和乙酰含量,试验显示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通过在鲜奶中添加不同浓度外源性乙醛和乙酰,经组织感官评价小组品尝和统计,结果显示乙醛能赋予酸奶清爽的芳香味,乙酰能带来较重的奶油香味,两者可品尝到的最低阈值均为5mg/L,质量含量超过30mg/L时,会使酸奶产生不愉快的风味。当酸奶中乙醛和乙酰质量含量比例为2.5:1时,酸奶香气最佳。

  • 标签: 乙醛 双乙酰 风味
  • 简介:罗汉果甙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为提高罗汉果中罗汉果甙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简化提取过程,本文利用酶解法并辅以超声波提取罗汉果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以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五个因素对罗汉果甙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对罗汉果甙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的料液比、超声温度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为20∶1,超声温度为60℃,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添加量分别为4U/g和100U/g,在此条件下固定超声功率20kHz,超声2h,所得罗汉果甙的提取率可达3.482%。

  • 标签: 罗汉果 罗汉果甙 双酶 超声波
  • 简介:以红小豆为主要原料,经淀粉糖化后进行调制,接种源自婴儿体内的歧杆菌进行前发酵,然后再用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混合发酵剂进行后发酵,配合调配后获得发酵饮料.在实验中,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进行优化,确定出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

  • 标签: 双歧杆菌 红小豆 糖化 发酵
  • 简介:甲脒[amitraz:N-甲基--(2,4-二甲苯亚氨基甲基)胺,商品名Mitac]属中等毒农药,是一种广谱性杀螨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等作物上多种害螨,也可用于防治牛、羊等畜牧体外蜱螨.目前,该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1-3]在本工作中,我们分别对从蔬菜、水果、油脂类中选择的白菜、油菜、苹果、梨、豆油、菜籽油进行提取时间试验和衍生反应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良好.

  • 标签: 食品 双甲脒 农药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 测定方法
  • 简介:通过常见不同种(属)大肠菌分别观察了餐具大肠菌快速纸片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表明纸片法对非大肠菌均呈阴性,对大肠埃希氏菌、产气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及无H2S形成的枸橡酸杆菌均有良好的特异性。纸片法每片检出临界菌数约为5个

  • 标签: 大肠菌群 纸片法 敏感性实验 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酸杆菌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来源的低聚果糖对歧杆菌的体外增殖效果。方法:配制以两种低聚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对两种歧杆菌进行体外培养,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OD值)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通过对比吸光度(OD值)反馈歧杆菌的增殖情况,进而评价两种低聚果糖对歧杆菌的增殖效果。结果:从歧杆菌Ⅰ(BI-07)的生长曲线看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歧杆菌Ⅰ(BI-07)的生长,从对数期到稳定期,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值始终高于蔗糖低聚果糖;从歧杆菌Ⅱ(BB-12)的生长曲线看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歧杆菌Ⅱ(BB-12)的生长,当歧杆菌处于对数期时,初期蔗糖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高于菊粉低聚果糖,但在24h后,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逐渐高于蔗糖低聚果糖,最终是菊粉低聚果糖的吸光度(OD值)高于蔗糖低聚果糖。结论:两种低聚果糖均能促进歧杆菌的体外增殖,但菊粉来源的低聚果糖对歧杆菌的体外促生长作用优于蔗糖来源的低聚果糖。

  • 标签: 低聚果糖 菊粉 蔗糖 双歧杆菌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