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在半透明均匀折射介质矢量辐射传输过程中辐射熵传递方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偏振度对矢量辐射传输过程中辐射熵产的影响。均匀折射介质辐射光束的起偏和改偏通过相距阵实现。计算结果表明:由介质吸收发射过程的不可逆性产生的光谱辐射熵产数随着偏振度增加而减小,而由介质散射过程的不可逆性产生的光谱辐射熵产数随着偏振度增加而增加;偏振度对介质的光谱辐射熵强度的影响很大,若不考虑偏振,光谱辐射熵强度的相对误差最大可达到18.04%;在整个系统中,光谱辐射熵产数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

  • 标签: 偏振度 辐射熵产 矢量辐射熵产 均匀折射率介质
  • 简介:为摸清引进的采用斗巴(DoosanBabcock)技术制造的超临界机组W型火焰锅炉炉空气动力特性,在1∶20冷态模化试验台上对一台近期投产的600MWe超临界机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三次风为0%、6%和12%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三个风下炉内流场均出现偏斜现象,表现为后墙侧下行气流折转上行明显早于前墙侧,横截面上竖直速度分量、下行气流衰减及气流无量纲穿透深度在前、后墙侧均呈不对称分布。随三次风加大,流场偏斜程度增强,前后墙侧下行气流无量纲穿透深度均减少,但后墙侧下行气流速度衰减明显快于前墙侧。

  • 标签: 超临界机组w型火焰锅炉 三次风率 流场偏斜
  • 简介: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建立了三维稳态电化学模型,考察了气体扩散层孔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扩散层孔隙及层厚的变化反映从气体通道到扩散层和催化剂层的反应气体扩散量,进而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活跃程度;以膜与阴极催化剂层界面处获得的最大电压为目标函数,采用鲍威尔搜索法对气体扩散层孔隙进行数值优化,得到了扩散层孔隙和层厚的最优值.通过优化前后氧气浓度和电流密度的对比显示,这些参数可以显著改善电极的传质性能,使燃料电池获得最佳性能.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孔隙率 鲍威尔法 优化
  • 简介:据IMS市场调研公司最新公布的报告称,2010年第二季度,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平均产量再次呈上涨趋势,总量已逾25GW。分析师们进一步预测,认为截至今年年底,电池产量将达33GW,占到晶硅电池技术应用量的逾80%。但是,在公布这项好消息的同时,该公司也指出2011年的利润将有所下降。

  • 标签: 太阳能光伏 利润率 太阳能电池 市场调研 一步预测 电池技术
  • 简介: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粒粒径、表面涂层类型、悬浮液温度等因素对微粒污垢沉积的影响,得到了非常独特的实验结果。悬浮液温度在50℃时,微粒污垢沉积最大。基于污垢附着机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证实了在某一悬浮液温度微粒污垢沉积最大,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粒污垢沉积最大时的悬浮液温度与换热面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式。

  • 标签: 微粒污垢 沉积率 悬浮液温度 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 简介:黑体空腔积分发射的计算对辐射测温黑体空腔的设计非常重要,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互相校验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的计算方法,计算了等温轴对称黑体空腔的积分发射,结果与montecarlo法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0009,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在此基础上,对等温非轴对称黑体空腔的积分发射进行了计算,结果与montecarlo法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0005,表明能够有效计算非轴对称黑体空腔积分发射.

  • 标签: 积分发射率 轴对称黑体空腔 非轴对称黑体空腔
  • 简介:冷油腔强制冷却是降低高强化柴油机活塞热负荷的有效方法,但冷油腔冷却对冷却喷嘴及喷油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介绍流体特性及冷油腔活塞对喷油冷却的要求,简要阐述了冷却喷嘴设计注意事项及冷却喷嘴喷油试验情况。

  • 标签: 内冷油腔 喷嘴 强制冷却 活塞
  • 简介:研究微通道中的气体混合是了解气体在微尺度下相关行为的重要内容,并且对于涉及微尺度下化学反应如燃烧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法(directsimulationMonteCarlo,DSMC),采用变软球(variablesoftsphere,VSS)模型,数值模拟了高度为1μm的平行微通道中不同壁面调节系数和不同隔板厚度下C0、N2两种气体的混合过程。结果表明:增大壁面调节系数不仅可以缩短混合长度,还可以使混合过程向上游推进;隔板厚度的存在使得隔板末端附近出现很小的非平衡回流区域,并促进混合过程的进行;隔板厚度的增加对气体分子向另一组分上游的扩散影响较小但会缩短混合长度。

  • 标签: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法 变软球模型 气体混合 平行微通道 混合长度
  • 简介:多孔介质可以强化相变传热,被广泛应用到电子器件散热中。热管依靠毛细芯孔隙沸腾和凝结形成热质快速迁移的驱动,实现高密度和高效传热。薄层多孔层沸腾时液体回流特性研究对提高热管传热效率、热流密度及寿命意义重大。通过不同多孔介质在不同液位下的池沸腾实验,获得了薄层多孔表面在较高热流密度下沸腾时的气泡特性和沸腾曲线,并结合毛细理论分析多孔表面的回液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高热流密度下毛细回流占主导作用,较小的有效毛细半径和较大的渗透有利于液体回流。

  • 标签: 多孔介质 池沸腾 气泡特性 沸腾曲线 回液
  • 简介:对泡沫铜石蜡凝固相变进行孔隙尺度实验研究。采用高分辨相机与红外热像仪对凝固过程相场与温度场进行可视化,并通过热电偶测量石蜡与泡沫铜骨架局部温度以获得相变过程热响应及热非平衡特性。揭示了泡沫铜孔隙凝固相变中包括固液相界面移动、液态石蜡流动及石蜡体积收缩等多个物理过程。研究表明:在多物理过程交互影响下,泡沫铜可高效扩展凝固相界面、提升样品热响应速率,采用孔隙为0.974的泡沫铜可将石蜡凝固相变速率提升至2.8倍;泡沫铜能有效避免石蜡凝固过程由体积收缩引起的裂缝问题,消除由其引起的热阻;石蜡与泡沫铜骨架间存在局部热非平衡性,且在相变阶段尤为明显。

  • 标签: 泡沫铜 凝固 石蜡 孔隙尺度
  • 简介:结合环路热管系统的优点与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前景,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利用为背景的新型毛细芯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泡沫镍为毛细芯、乙醇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系统的启动运行特性,以及不同的工质充灌对环路热管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环路热管热源功率在300~1600W时具有良好的启动运行特性,55%的充灌为最佳充灌,具有更短的启动时间,相对更低的蒸发器温度与热阻。

  • 标签: 泡沫镍 平板蒸发器 环路热管 充灌率 启动时间
  • 简介:针对影响600MW机组厂用电的主要因素,对蒸汽压力(亚临界、超临界)、煤质(烟煤、褐煤等)、系统(制粉系统、烟风系统)以及锅炉辅机型式等对厂用电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600MW机组系统及锅炉主要辅助设备,以降低厂用电

  • 标签: 600MW机组 厂用电率
  • 简介:1概述天平、秒表用于油耗测量,由于其简单可靠,一直沿用至今。这种测量方法造成的误差早已有若干文献论及,其中人为误差很易引起异议,不得已时只有几个人同时进行测量。在长达数十秒的过程中,大家都停止工作共同目睹天平的摇摆如何逐秒地进行。自动油耗测量仪的问世,使试验人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脱。但基于杠杆原理的油耗仪机械零件较多,而且较精密,一旦出现故障,用户难以下手检修。特别是检修的最后步骤——油量的校验,必须用专门配备的油量校验装置,一遍遍地取样、称量、计算误差和调整。在日常使用中如果对测量结果有怀疑,是无法随时标定的。这种先天的缺陷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 标签: 燃油消耗率 直读式 油耗仪 水力测功器 油耗测量 燃油消耗量
  • 简介:对某船用汽轮机内旁通流道特性试验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基于可压缩N-S方程,利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式及有限积分法,采用四面体非结构性网格,对内旁通流道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旁通流道不同开度及旁通流道不同入口Ma的全压损失系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对内旁通流道广泛适用的计算方法,为慢速机组旁通流道及旁通阀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内旁通流道 旁通阀 S-A湍流模式 全压损失系数
  • 简介:以内可逆卡诺热机模型为基础,考虑工质与热源间传热服从线性唯象传热定律Q∞(△T-1),寻求循环频率与热机特性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了不同于牛顿传热定律时的循环功率、效率以及可利用温差与循环频率和循环吸、放热时间比的关系,对合理的选择热机工作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内可逆卡诺热机 频率特性 有限时间热力学 循环频率 效率
  • 简介:对高宽比c=3~15共5个矩形通道的流动进行了水力实验,实验通道的当量直径dh=1.0~1.2mm,通道宽b=0.6~0.8mm,流动雷诺数Re=50~10000,实验结果表明,大高度比微小宽度矩形通道的层流流动计算应考虑高度比的影响,不宜采用当量圆管的公式,与普通圆管流动相比较,其层流一紊流的过渡区变窄,不出现f-Re图上阻力系数f随Re增大而增大的那一小段曲线,以及层流到紊流的最大临界雷诺数Rec随高宽比c而变,其最大值为2340。

  • 标签: 水力特性 矩形通道 大高度比 微小宽度 阻力系数 火箭
  • 简介:基于Brinkman-Darcy模型和两方程模型,对流体在金属泡沫平板通道的强制对流传热进行了自编程数值模拟,采用体积平均法对流体在金属泡沫的流动和传热进行宏观处理。模拟结果表明:流体主流速度随孔密度增大而减小,随孔隙增大而增大;流体相和固体相之间的局部对流传热系数随孔隙和孔密度增加而增加,金属泡沫对流传热性能随孔隙增大而减小,随孔密度增大而增大。金属泡沫强化传热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应用于需要强化传热的紧凑式换热器和散热器。

  • 标签: 金属泡沫 强化传热 数值传热
  • 简介:实际工程表明,采用飞灰复燃技术对锅炉进行改造,可以减少飞灰所带走的燃料损失,提高锅炉效率,但飞灰回收复燃给壁面颗粒沉积状况也带来了影响.采用fluent模拟了szl15-1.25-aⅡ型双筒链条蒸汽锅炉炉内燃烧,对比分析了采用飞灰复燃技术前后炉内壁面颗粒沉积状况.模拟结果表明,飞灰复燃对锅炉顶墙、前墙及后墙的颗粒沉积速率影响较大,其中飞灰复燃提高了顶墙和前墙的颗粒沉积速率,降低了后墙颗粒沉积速率,而对锅炉前后拱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减小飞灰入射质量流量或调整飞灰入射角度为水平偏下,均可以降低颗粒在水冷壁的沉积速率,有利于炉膛与水冷壁间的传热.

  • 标签: 飞灰复燃 链条炉 颗粒沉积速率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