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及时准确地反映中共党史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成果,与时俱进。本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三则史实: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人数、早期党员的人数、陈独秀所犯错误的性质问题提出了修订建议。

  • 标签: 中共一大 代表人数 党员人数 陈独秀 右倾错误
  • 简介:传统的“纲要”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结合当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大方向,在一线教学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很有必要。“换位”教学法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探究和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换位”为主线,通过师生角色“换位”、历史人物穿越“换位”、古今事件对照“换位”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纲要”教学的课堂效果。

  • 标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换位 教学
  • 简介: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音乐学研究领域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个时期。思想解放推动着音乐学的发展和进步,音乐学研究领域的一些观念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实践。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当中,研究观念在不断的更新,整体所展现的音乐观和音乐史观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 标签: 改革开放 中国近现代 音乐史研究
  • 简介:"交汇与交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高层论坛"于2017年9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包括中国大陆、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3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3篇,围绕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海外传播与影响、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史料钩沉与蒐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问题研究四个议题进行了成果发表和意见交流。此次论坛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交流机会,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交流与交汇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史学论坛
  • 简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对史料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本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术追求,研究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以此进一步探求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史料为中心,从史料的意义、史料的发掘与考辩、游刃于史料之中、实证研究浅论、研究范式与研究者自身这五个方面出发,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 标签: 近现代文学 史料 方法 范式 研究者
  • 简介:摘要近现代时期的江门,西方文化和文明渗透到城镇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建筑,既反映近现代的沿海社会状况,又反映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演变,具有较大的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本文阐述了近现代江门融合近代西方城镇规划布局制度,营建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骑楼、碉楼等所体现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特质和风格,体现了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的时代精神。

  • 标签: 近现代,岭南建筑,融合
  • 简介:一百七十多年前,珠江口外海面上悬挂着米字旗的军舰用沉重的炮声叩开了闭关自守的清王朝的国门。那一刻,中国揭开了百年屈辱史第一页,也被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洪流之中。这场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鸦片战争中的胜利者--英国,以一纸《南京条约》,不仅逼迫清政府割地赔款,更迫使中国开始滑向被列强欺凌、殖民的深渊。

  • 标签: 近现代 《南京条约》 中国人 闭关自守 鸦片战争 清王朝
  • 简介:2017年9月29日,由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天津财经大学承办的“近现代中国金融业发展与城乡经济”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围绕中国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与演进、金融业与城乡经济发展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城乡经济发展 金融业发展 近现代中国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 简介:林汉达(1900~1972),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1990年出生于浙江镇海(今慈溪市龙山镇龙头场林家村)。家庭出身贫寒,祖父为贫农、文盲,父亲只读过一年'坝晔'楸(即晴天干活,雨天念书)。林汉达8岁入本乡私塾,14岁入上虞崇仁小学,15岁转入宁波崇信中学高小班(教会学校),1919年夏中学毕业后至观城约翰小学任助教。1917年春回崇信中学读书,毕业后为了积蓄上大学的学膳费,先后在上虞、宁波母校任教。1921年秋考取杭州之江大学。在大学里,他一边发愤学习,

  • 标签: 中国近现代 扫盲教育 教育民众
  • 简介:如何有效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每位思政课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命题。文章以贵州地方史为例,通过历史发展的三大脉络,系统阐述地方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运用,不仅弥补了该课程宏大且叙事不足的问题,而且以地方史为特色强化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

  • 标签: 地方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教育
  • 简介:著名心理学史家库尔特·丹齐格(KurtDanziger)于1994年发表《心理学史还有未来吗?》一文,讨论了心理学史逐渐式微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可能路径的问题.受此文的激发,关于心理学史的话题不断出现,诸如“不用懂太多的心理学史”“未来还会有心理学史吗?”“心理学史有影响吗?”“心理学史的未来就是历史”“心理学史很快会成为历史”等等.2016年,这个与1994年相距并不是很久的“未来”之年,美国《心理学史》期刊推出了一期专辑.

  • 标签: 心理学 历史 近现代 中国 视野 编纂
  • 简介:一、“三条主线”让剧情跌宕起伏编剧总是绞尽脑汁,想让剧情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其实,这是考验编剧实力和技巧的。《胡普伢》是由老编剧王自诚和太湖县编剧何慧冰两人数易其稿,历经近一年时间创作完成的。

  • 标签: 现代戏 编剧 太湖县 跌宕 剧情
  • 简介:自近代因明复苏之后,因明教育也随之展开,在佛学院和大学里都相继开设了因明课程,培养了一批因明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因明教育的发展。但是,在近代和现代的因明教育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制度上保证因明的健康发展。一是保证因明人才能够学有所用;二是提倡在大学开设因明公共课。国家要加大因明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和学科培养力度。外部的机制和措施得到了保证,我们还需要思考因明如何能更好地发展和创新,因明想要有所发展,就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在保持原有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且在继续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因明应用的研究。

  • 标签: 因明教育 佛学院 大学
  • 简介: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当今中国的形势下,大学生很有必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和社会。教师应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课向大学生阐述清楚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具体说来,教师在绪论课应阐明以下六大问题,第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和中学历史课有什么区别;第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何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三,什么是历史、历史学以及历史教科书的性质;第四,史学教育的重要性;第五,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

  • 标签: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虚无主义 四大选择 史学价值 中国梦
  • 简介:摘要《纲要》课是一门历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任务,如何提高《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保山学院结合云南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产生了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红色文化资源是教育青年大学生的独特载体,将天津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中,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途径,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四个选择”历史必然性的理解,加强其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其理想信念,真正做到贴近社会现实,贴近专业要求,贴近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标签: 天津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应用
  • 简介: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经历了多重逻辑下学术话语、研究热点、写作范式等方面的变迁。1978—1987年,近现代哲学研究领域的主流话语是“实事求是”,研究热点是革命史观下的“先进人物”,写作范式处于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的转变之中。1988—1997年,其主流话语是“追寻智慧”,研究热点转移到自由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写作范式由“认识史”进展至以“智慧”为中心。1998—2007年,其主流话语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自此近现代哲学研究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整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研究热点是现代新儒家,同时在近现代哲学整体上取得进展,写作范式更为多样化,并表现出重视历史具体性的趋势。2008—2017年,其主流话语是“文化自信”,近现代哲学研究整体上进入一定的总结阶段,写作范式更为偏重历史具体性,尤其是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互动。

  • 标签: 近现代哲学 实事求是 追求智慧 中国哲学“合法性” 文化自信
  • 简介:中世纪之后的意大利家庭法,经历了从家庭到个人再到社会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意大利通过标志性的立法活动使法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法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欧洲主要国家的家庭法,如德国和法国,也都经历过这样的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也是世界家庭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有很多背景和细节上的不同,我国的婚姻家庭法也面临着相似的趋势和挑战。相较之下,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尚处在第二阶段,通过考察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家庭法的发展历程,可以预测我国婚姻家庭法的走向,更好地思考如何借着民法典编纂的契机,使我国的婚姻家庭法的修订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更好地发挥其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作用。

  • 标签: 意大利 家庭法 发展阶段 发展趋势
  • 简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述的是“史”,阐明的是“理”,真正教授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4对关系:一是中与外。既要站稳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好中国精神,又要具备国际视野,在世界范围的横向比较中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二是史与实。在坚持“历史史实——历史认知——历史逻辑”的辨识理路基础上,还必须做好关联现实、解析现实与回应现实。三是正与反。既要抓住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丰富正向引导的方式、方法与路径,又要善于从反向论证入手,勇于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质疑与诘难。四是教与研。做好教学工作不仅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地细致探究,更要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提升专业素养,真正做到教研结合,以教为本,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 标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唯物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