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正>章节题目:初中外国史课本下册第五章第三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讲授时间:四十五分钟。教学目的:一、教育目的:说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武装起义的经过,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及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所颁布的重要法令。二、教养目的:1、使学生认识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人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 标签: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史 无产阶级 教育目的 反革命 十月革命
  • 简介:初中历史人物教学原则刍议梁励,陈亚萍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出发,旨在摸索适应初中历史人物大学的最优原则。一、为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历史人物教学中,要落实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在人物教学中,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前提,坚持历史主义与阶...

  • 标签: 历史人物 教学原则 初中历史 科学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教师
  • 简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时而生并成果初现。以物理教育为例,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导致学生的动手

  • 标签: 初中 物理 学习辅导 教学方法 课程理念
  • 简介:<正>只要我们对20世纪初中日两国“人的文学”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其历史进程的相似。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以及其他缘故,以往的结论并非都符合历史。譬如,即使是亲身参与那段历史演进的周作人也难免偏谬。他在写于1925年10月3日的《日本与中国》里说,中国新文学“在近二十五年所走的路差不多与日本一样,到了现今刚才走到明治三十年(1897)左右的样子,虽然我们自己以为中华民国的新文学已经是到了黄金时代了。”说路差不多一样自然没错,但说1925年的中国新文学只相当于1897年日本文学的样子,则大谬不然。事实上,截止1897年,日本“人的文学”作品,诸如《浮云》、《楚囚之诗》、《舞女》与《嫩菜集》等还相当幼稚,而1925年时的中国新文学已经进入成熟期,《呐喊》、《女神》、《沉沦》、《隔膜》、《繁星》、《红烛》、《自己的园地》、《咖啡店一夜》等均已问世。显然,到了1925年前后,在“人的文学”进程上,中国已经大致赶上日本并保持同步了。那么,周作人何以会发此偏颇之论呢?也许他是痛感于国人在对待日本文化上所表现出的自大根性吧。对自大根性的批判无疑是正确的,做杂文也不妨夸张,但历史评价却应该实事求是。中日近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的确很相似,但似在哪里,异在何处,原因何在,却需要深入细致的探?

  • 标签: “人的文学” 历史进程 日本近代文学 个人主义 中国新文学 日本文学
  • 简介: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地方意识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表露出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地方意识总体上是乡土社会在近代社会变迁方面的反映.地方意识的特点是爱国主义与本位主义、进步性与落后性、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交织在一起.总之,这些特点使得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的地方意识对近代中国社会演进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 标签: 知识分子 地方意识 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