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1例胸椎管哑铃型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此病较为特殊,需要胸外科及神经外科联合手术,风险大。因此,手术室护士积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有无体位损伤和康复情况,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

  • 标签: 半椎板入路联合胸腔镜切除 胸椎管哑铃型肿瘤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经切除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10年4月共手术治疗36例颈、胸、腰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其中神经源性肿瘤23例,脂肪瘤9例,畸胎瘤4例,MRI显示肿瘤大小为11×14mm15×32mm。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棘突根部、关节突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肿瘤。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例肿瘤均获得顺利切除,手术时间4570min均54min;出血量80120ml,平均90ml。3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每日切口旁局部穿刺抽出漏出液,并采头低脚高位,术后3周愈合。1例脂肪瘤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尿管,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神营养药物,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正常。31例获得4个月11年1个月(平均3年5个月)随访,无颈、胸、腰痛症状,获得随访的42例术前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肌力由术前34级恢复至术后5级。结论位于椎管内脊髓侧、腹侧及突入间孔的硬膜下肿瘤,采用切除可顺利切肿瘤组织,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可最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 标签: 脊柱 椎管内肿瘤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C2段脊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例C2段脊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脊柱稳定性。结果所有12例肿瘤均获得全切,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其中包括8例为哑铃型肿瘤,4例为小型球型肿瘤,术后及随访期内(6~36个月)患者术前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肿瘤复发及脊柱不稳发生。结论-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骨性结构及脊柱稳定性,为C2段脊神经鞘瘤的切除提供足够的空间,可作为一种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半-半椎板入路 神经鞘瘤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半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病例进行分析,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通过半以及全开窗方式进行肿瘤全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以及住院之后的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术疗效以及术后脊柱稳定性均要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效果良好、创生小且康复快的特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半椎板入路切除 髓外硬膜下肿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胸腺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剑突下胸腔与侧胸胸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80例胸腺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 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侧胸胸腔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经剑突下胸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在胸腺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剑突下胸腔治疗,临床效果较侧胸胸腔治疗更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 胸腺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切口单侧切除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象是根据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就诊的44例脊髓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小切口单侧切除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切口全切除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及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Ⅰ、Ⅱ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为Ⅲ、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0,P=0.0423)。结论小切口单侧切除治疗脊髓肿瘤效果显著,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 脊髓肿瘤 临床效果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胸腺切除的解剖基础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例经剑突下胸腔胸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3.94±13.37)岁。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胸腺肿物。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12例、胸腺癌1例、畸胎瘤3例、胸腺增生1例、胸腺囊肿16例。观察手术路径的安全性及术野显露情况;记录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胸腺完整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合并有肺楔形切除2例,合并心包部分切除2例。剑突下手术路径安全,暴露良好,术中胸腺周围的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能完整显示左右两侧心包膈神经、上腔静脉、前方胸骨、后方心包及左侧无名静脉、上方甲状腺下极等胸腺毗邻结构。术后引流量(429.24±308.34)mL;引流时间(3.61±1.56)d;住院时间(5.88±3.43)d;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1.82±0.68)分。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症状加重,经机械通气、药物等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钠血症,补钠后痊愈。结论经剑突下胸腔胸腺切除的解剖路径暴露良好,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更好地体现了微创理念。

  • 标签: 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 剑突下 胸腺 解剖学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中全电视胸腔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正中全电视胸腔胸腺扩大切除28例,19例合并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观察手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近期效果。结果28例手术均以正中VATS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术后恢复顺利。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7例术后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12例术后重症肌无力明显改善,溴吡斯的明减量。出院后电话、门诊随访3-18月,未见复发、重症肌无力控制良好。结论正中胸腔手术扩大切除胸腺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标签: 正中入路 胸腔镜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全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经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较低,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半椎板入路 全椎板 椎管内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阻滞对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R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R组患者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阻滞,阻滞20 min后测量患者感觉阻滞平面。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术毕两组患者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术后2、6、18、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记录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后PCIA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情况、副作用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R组阻滞20 min后测量锁骨中线处感觉阻滞节段为(5.7±0.9)个,R组患者术后2、6、18、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明显低于G组(P<0.05);R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后PCIA按压次数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组(P<0.05),其中R组2例(10%)患者、G组13例(65%)患者追加了曲马多补救镇痛,两组补救镇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阻滞可安全应用于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并能够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板阻滞 肺叶切除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道显微椎管减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将56例患者分成通道组(n=35)和传统组(n=21)两组手术,通过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功能情况。结果通道组在手术时间(83.1 min±7.3 min)、出血量(18.2 ml±3.9 ml)、卧床时间(37.4 h±7.8 h)及住院时间(3.8±1.1)d,显著优于组[手术时间(86.1±9.6)min、术中出血量(40.5±13.3)ml、卧床时间(63.7±15.8)h及住院时间(6.5d±2.0)d],P<0.05;通道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JOA评分分别为21.8±3.4、23.6±2.4及24.2±2.4,显著高于组(分别为19.9±3.7、21.6±2.8及22.4±2.1),P<0.05;通道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2.2±1.0、2.0±1.1及0.4±0.1,低于组(分别为3.1±1.2、2.6±1.3及0.5±0.1),P<0.05;在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融合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中,通道出血量更少、卧床及住院时间更短,短期内临床症状缓解优于传统,长期随访时两种预后均满意。

  • 标签: 通道 半椎板入路 腰椎管狭窄 微创脊柱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胸腔胸腺瘤切除术采取经剑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4例胸腺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2例(行经侧胸治疗)和观察组42例(行经剑突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胸腺瘤患者经剑突下胸腔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胸腔镜切除术 胸腺瘤 经剑突下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单侧切除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8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44例脊髓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小切口单侧切除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切口全切除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及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Ⅰ、Ⅱ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为Ⅲ、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0,P=0.0423)。结论小切口单侧切除治疗脊髓肿瘤效果显著,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 脊髓肿瘤 临床效果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剑突下胸腔病灶切除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该研究总共纳入58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07月至2023.07月到医院诊治的前纵膈肿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经侧胸胸腔病灶切除术治疗,共29例)与试验组(经剑突下胸腔病灶切除术治疗,共29例)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较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疼痛评分更低,拔管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胸腔病灶切除术用于前纵膈肿瘤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纵膈肿瘤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 围手术期指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胸腺切除手术切除治疗体会。方法1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腔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胸腺组织及前上纵隔脂肪组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全组均无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116.6(7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5.5(50-100)ml,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平均2.5(1-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3-7)d。结论胸腔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取得同开胸手术相同手术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腔食管切除术。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胸腔的手术切口十分重要,正确的切口是手术顺利的关键。

  • 标签: 胸腔镜食管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气胸联合剑突肋缘下小切口与经右侧胸腔胸腔辅助胸腺切除的手术特点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科实施的胸腔辅助胸腺扩大切除手术251例(包括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胸腺囊肿以及前纵隔占位病变),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气胸联合剑突肋缘下(人工气胸组165例)和经右侧胸腔(右侧胸腔组86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和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均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右侧胸腔组相比,人工气胸组手术持续时间[(108.6±45.2)min和(127.6±42.1)min,t=-3.628,P=0.000],术中出血量[(37.9±131.7)ml和(107.4±284.8)ml,t=-8.215,P=0.000],术后引流量[(379.0±285.5)ml和(646.6±373.34)ml,t=-6.277,P=0.000]和引流管留置时间[(2.2±1.0)d和(3.1±1.0)d,t=-7.275,P=0.000)]均明显减少,但在膈神经损伤(1/165例比0/86例,P=1.000),肌无力危象(3/89例比2/66例,χ2=0.014,P=0.906),手术中转开胸(3/165例比2/86例,P=1.000)的发生率等方面,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工气胸联合剑突肋缘下小切口胸腔辅助胸腺切除手术显露好,安全性高。该术式具有创伤更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点,更适用于不能双腔插管、不耐受单肺通气和肺功能不全的老年、女性患者。

  • 标签: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气胸人工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经剑突肋缘下与右侧肋间隙胸腔(VATS)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我科实施的胸腔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非胸腺瘤MG患者230例,根据手术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剑突肋缘下(剑突肋缘下组102例)和经右侧肋间隙(右侧肋间隙组128例)。结果剑突肋缘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0.3±25.2)ml和(45.1±30.6)ml,t=-3.935,P=0.003]和术后引流量[(178.6±90.5)ml和(205.4±87.6)ml,t=-2.27,P=0.024]较右侧肋间隙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更轻[NRS评分:(3.1±1.0)分和(4.6±1.5)分,t=-8.677,P=0.001]。观察孔愈合不良率剑突肋缘下组低于右侧肋间隙组,但无统计学差异(1/102和7/128,χ2=2.200,P=0.138)。完全缓解率(29.6%和32.4%,χ2=0.196,P=0.658)和术后总有效率(85.7%和84.7%,χ2=0.044,P=0.834),剑突肋缘下组和右肋间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剑突肋缘下胸腔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M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高。该术式具有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点,更加适合不能双腔插管、不耐受单肺通气和肺功能不全的老年、女性MG患者。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旁正中小切口显微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旁正中小切口切除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12例,其中神经鞘瘤8例,脊膜瘤4例。肿瘤位于颈段3例,胸段7例,腰段2例。所有病例采取旁正中4cm皮肤切口,以能够显露肿瘤相对应的为标准,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磨除病变侧行肿瘤切除,术中应用SEP,MEP监测实行全切肿瘤,减轻脊髓损伤。结果12例肿瘤均全切除,随访1~15个月,其中11例脊髓损伤功能完全恢复,另1例恢复不完全,所有手术患者术后未出现运动障碍及脊柱畸形。结论对于髓外硬膜下的良性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旁正中小切口能全切肿瘤,手术微创,手术后恢复快,病人卧床时间短,经济效益好。

  • 标签: 髓外硬膜下肿瘤 术中电生理监测(SEP\MEP) 半椎板切除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