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家庭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而言至关重要,家庭作为孩子出生后成长的主要环境,而父母又是儿童学习各种知识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因素的好与坏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环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从家庭环境的概念出发,从狭义的角度探析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当前良好家庭环境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家庭环境 儿童 心理健康影响
  • 简介: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所言,“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 标签: 幼儿心理健康 家庭 世界卫生组织 社会适应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语言的发展是婴幼智力发展的表现,语言能帮助婴幼感知事物,有意识地去注意环境、记忆所见所闻、产生丰富的想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这一理论渐渐表示认同,尤其对年轻的家长们来说,更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强语言能力的下一代,但因为各种原因,婴幼的语言落后的情况有较多的存在。本文分析了语言落后受家庭语言环境影响的因素,探讨了语言环境创设对改善语言发展的作用,对婴幼语言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 标签: 语言落后 家庭语言环境原因 改善对策
  • 简介:摘要阅读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对一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家庭幼儿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影响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在良好的、适宜的家庭环境中,幼儿才可能养成持续的阅读兴趣。

  • 标签: 家庭环境早期阅读幼儿
  • 简介:一般认为,人的视觉发育关键期为从出生到3岁,但是,这些幼小的患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并且交流困难,使得实际工作难以进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检查视力的方法和处理措施。刚出生的婴儿视力只有光感,这时的视力我们需要用察觉视力来描述。最常见和最有用的测试是注视和跟踪光的能力。不同年龄阶段婴幼视力检查方法不同,最初阶段只能采用客观观察法。在婴儿期采用:

  • 标签: 视力评估 婴幼儿 配合检查 视觉发育 婴儿期 观察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家庭教育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从根本上说,是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作用。真正重视孩子发展的父母,不必去当老师课堂教学的“助教”和孩子学习的“拐杖”,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营造自己的家庭良好小环境,回归家庭教育的本真,方为上策。

  • 标签: 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文化氛围 生活实践
  • 简介:文章以廊坊市1所幼儿园230名幼儿为被试,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幼儿说谎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幼儿说谎行为无年龄及性别差异;家庭环境的娱乐性能负向预测幼儿说谎行为,即家庭娱乐性水平越低,幼儿说谎越多;幼儿性别在家庭环境成功性与说谎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成功性程度越高,预示男孩说谎越多,而对女孩说谎则无预测作用。

  • 标签: 幼儿 说谎 家庭环境
  • 简介:我国早期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0-3岁的幼儿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的倾向。尤其忽视对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培养,致使相当一部分儿童心理发展不健全,甚至造成心理疾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理念上渐渐产生一种共识:在未来的社会里,不仅仅需要智力水平、一技之长,更需要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

  • 标签: 幼儿 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重要环境,对幼儿礼貌言行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应从改变自身素养,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情感氛围等方面来促进幼儿礼貌言行的养成。

  • 标签: 良好家庭环境礼貌言行养成
  • 简介:仰望星空,浩渺的宇宙中蕴藏无数未解之谜;俯瞰大地,最难解的却是人的心理。人作为高度复杂的生命有机体,其心智运作的复杂机制亦是当世之谜,而心理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应运而生。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心理学天然地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

  • 标签: 幼儿心理 心理学 家庭教育 科普 中国 行为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进行教育的起始点,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它是现代幼儿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 标签: 幼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报告6例婴幼带状疱疹.男1例,女5例;年龄5个月~3岁;病程3~5d.皮损符合带状疱疹特征,红斑、水疱呈簇集带状单侧分布,其中耳带状疱疹1例.在常规抗病毒综合治疗同时给予液氮冷喷擦拭和复方紫草油外用,疗效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 婴幼儿 液氮 复方紫草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患有麻疹的婴幼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患有麻疹婴幼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对全部患儿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干预后,这42例患有麻疹的婴幼未出现死亡病例,全部痊愈,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得到了巩固。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麻疹的婴幼实施精心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巩固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婴幼儿麻疹 精心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婴幼脑电图特点。方法对385例脑损伤婴幼行脑电图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385例脑损伤婴幼中EEG结果正常44例(11.4%),异常341例清醒期背景θ或δ等慢波增多及两侧大脑不对称215例(55.8%),痫样放电(32.7%)(癫痫发作2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中,异常放电类型多灶性痫样放电58例,局灶性痫样放电51例,全脑痫样放电15例,异常放电部位顶区39例,颞区28例,其他部位或多部位57例。结论脑损伤婴幼脑电图异常较多,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发生率较高,发作形式以多灶性和局灶性放电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婴幼儿 脑损伤 脑电图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社会认知对婴幼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综合近几十年婴幼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分析了婴幼社会认知的起源,婴幼对他人心理意图以及行为动作的理解,以及婴幼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等等。总结和分析了社会认知领域相关研究报告中的研究范式及研究理念,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者研究理念的转变对该领域研究方法的革新。

  • 标签: 婴幼儿 社会认知 研究方法
  • 简介:目的:对婴幼便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进行研究。方法:采取资料回顾方式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95例婴幼便血患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果:患儿中共有130例为肠套叠,肠息肉患儿24例,1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患儿,过敏性结肠炎患儿6例,细菌性痢疾6例,ITP患儿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5例,肠重复畸形患儿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共6例。结论:肠套叠、肠息肉、过敏性结肠炎以及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幼便血的常见因素,患儿通过B超或者结肠镜方式通常都能得到确诊,主要治疗方式为及时的微创切除手术或者腹腔镜探查。

  • 标签: 婴幼儿便血 195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婴儿泪道冲洗在眼科临床护理非常常见,对新生儿泪囊炎等疾病的鉴别是必不可少的,但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如操作不当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基于以上特点,本人特意将82例婴幼泪道冲洗的体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泪道冲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