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肌显像对于探测心肌梗塞、一过性心肌缺血及其它心肌疾病的诊断是一种无创性简便、灵敏的方法。心肌SPECT显像已不只是被用于诊断冠心病,它在冬眠心肌的检测,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应用已得到临床公认。定量分析心肌灌注SPECT显像是将来方法学上的重点研究方向。心肌代谢、123I—MIBG等显像对预后估价、疗效判定、合理选择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适应症等是心肌SPECT的临床应用发展方向。

  • 标签: 核素 心肌灌注 显像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病(CKD)甚至是肾移植术后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核素肌灌注显像(MPI)对心肌血流灌注的评估可以预测一系列的心血管事件,并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通过MPI早期识别并个体化治疗心脏事件高风险的患者可预防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最终达到提高该类人群生存率的目的。该文就MPI在CKD及肾移植人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肾病 慢性病 心肌灌注显像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心肌细胞利用葡萄糖、脂肪酸、乳酸及酮体等多种底物产生能量,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舒缩功能。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异常改变与多种心脏疾病相关,如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等。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功能检查方法,能够用于心肌细胞代谢状况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肌代谢显像剂是由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心肌代谢底物及其类似物,在临床上分为氧代谢显像剂、糖代谢显像剂和脂肪酸代谢显像剂。笔者就近年来有关正电子核素肌代谢显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放射性核素显像 正电子显像剂 心肌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患者的静息核素肌灌注显像(MPI)的异常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无器质性心脏病流出道室早患者,研究其体表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MPI资料,分析室早负荷、起源部位、联律间期、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与MPI心肌代谢减低程度的关系。结果入选125例患者,其中男41例,年龄48(37,54)岁,室早负荷14.1%(7.1%,21.9%),LVEF为66%(62%,70%)。47例患者表现为正常MPI(正常组),其余78例(62.4%,78/125)根据MPI代谢减低程度分为单心室壁代谢减低组(35例)、至少两心室壁代谢减低组(32例)和广泛左心室壁代谢减低组(11例)。Spearman相关分析示特发性室早患者的MPI心肌代谢减低程度与室早负荷呈正相关(r=0.290,P=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271,P=0.003)。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示,室早负荷是心肌代谢减低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61,95%CI 1.026~1.097,P<0.001),男性风险高于女性(OR=8.387,95%CI 3.819~18.419,P<0.001),右心室流出道来源的室早导致心肌代谢减低的风险高于左心室流出道(OR=2.256,95%CI 1.062~4.792,P=0.034)。结论特发性室早患者的核素肌代谢异常早于LVEF减低,其程度与室早负荷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室早负荷、男性、右心室流出道来源是特发性室早患者核素肌代谢减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代谢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肌病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心血管发病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伴随着核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心血管核医学在临床上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目前SPECT心肌灌注显像已成为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诊断和处理的常用技术,且已经被众多临床指南充分肯定。为促进心肌灌注显像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与进一步推广,本文通过文献整理的研究方法对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核医学 心肌灌注显像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核素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8月到2013年9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诊治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20~80岁。同期选择本院检查的非慢性闭塞病变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核素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观察组中核素肌灌注显像检出闭塞疾病82例,未检出8例;而对照组中心肌灌注显像正常87例,显示闭塞病变3例(心肌病)。核素肌灌注显像诊断闭塞疾病的敏感性为91.1%,而特异性为96.7%,阳性预测值96.5%,阴性预测值为91.6%。结论核素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脉造影 慢性闭塞病变 左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诊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冠状动脉(冠脉)再狭窄的效能。方法通过PubMed、HighWire、CBMdisc、EMbase、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SPECT-MPI诊断PCI术后冠脉再狭窄的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效应指标数据。采用系统评价软件Meta-Disc1.4和Sata12.0软件进行分析,加权合并效应量指标,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面积(AUC)、Q*指数;绘制漏斗图,并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本评价共纳入文献10篇,样本750例,病变冠脉855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文献6篇,患者360例,SPECT-MPI诊断的敏感性(Sen)、特异性(Spe)及其95%CI分别为0.88(0.83~0.92)、0.83(0.77~0.89),AUC和Q*指数分别为0.92、0.85;以冠脉为研究对象,纳入文献8篇,冠脉763支,诊断的敏感性(Sen)、特异性(Spe)及其95%CI分别为0.86(0.82~0.90)、0.89(0.86~0.92),AUC和Q*指数分别为0.94、0.88。结论MPI诊断PCI术后冠脉再狭窄的效能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 标签: 心肌灌注显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 再狭窄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冠心病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X射线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心肌代谢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至2020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完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心肌代谢显像检查的78例冠心病患者的资料,64例符合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禁食8 h以上,口服葡萄糖后静脉注射胰岛素和显像剂18F-FDG,完成心肌代谢图像采集。心肌代谢图像质量不影响临床诊断为合格,图像质量评分(IQ)0~2分;否则为不合格,评分为3~4分。分析比较合格组(55例)与不合格组(19例)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患病率、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以及服用调脂药、口服降糖药等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心肌代谢显像不合格组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合格组(63.2%和33.3%,χ2=4.872,P=0.027)。不合格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合格组升高[7.67(6.02,11.64)和5.52(4.97,6.37)mmol/L;7.30(6.43,8.70)和6.20(5.60,6.87)%;19.8(15.1,24.1)和14.8(13.9,16.8)%,U=-3.909、-2.419和-3.042,P<0.001,P=0.016和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是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62(95%CI:1.19~2.20,P=0.002)。空腹血糖≥6.66 mmol/L则是心肌显像不合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5%CI:0.69~0.93,P<0.001)。结论空腹血糖水平是影响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 标签: 血糖 冠状动脉疾病 脱氧葡萄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核素肌灌注显像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计52例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均在同期采用核素肌灌注显像核素室造影显像法,对比两组图像特征与心功能参数。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表现为室壁变薄、左室心腔扩大、左室增大,在静息状态下,放射性分布有所改善。核素室造影显像法显示左室收缩、增大,相位呈现出不均匀分布。在心功能参数上,扩张型心肌病组与对照组也存在明显差异,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素肌灌注显像在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该种方式无创、准确性高,这一检查方式值得在疑似患者群体中推广。

  • 标签: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有效性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核素肌灌注显像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计52例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均在同期采用核素肌灌注显像核素室造影显像法,对比两组图像特征与心功能参数。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表现为室壁变薄、左室心腔扩大、左室增大,在静息状态下,放射性分布有所改善。核素室造影显像法显示左室收缩、增大,相位呈现出不均匀分布。在心功能参数上,扩张型心肌病组与对照组也存在明显差异,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素肌灌注显像在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该种方式无创、准确性高,这一检查方式值得在疑似患者群体中推广。

  • 标签: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 有效性 意义
  • 简介:目的描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微血管损伤在心肌灌注显像(MPI)中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特征与糖尿病微血管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03例T2DM患者分为2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组(狭窄<50%)35例和CAG异常组(狭窄≥50%)68例。对2组病例分别进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乙腈(MIBI)静息MPI(R-MPI)和硝酸甘油介入MPI(NTG-MPI),并应用ECToolbox软件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R-MPI共检出灌注稀疏256个节段,其中CAG正常组75个节段,CAG异常组181个节段(χ2=8.90,P<0.01)。NTG-MPI共检出灌注稀疏426个节段,其中CAG正常组137个节段,CAG异常组289个节段(χ2=1.09,P>0.05)。CAG正常组反向再充填62个节段,占30.7%(62/202);CAG异常组反向再充填145个节段,占32.7%(145/443);两组相比,χ2=0.26,P>0.05。CAG正常组患者R-MPI总评分(SRS)、N-MPI总评分(SSS)、SRS与SSS差异值(SDS)与CAG异常组相比,t值分别为7.57、7.74、7.46,P值均<0.01。103例T2DM患者中,SDS<0者57例,占55.3%;SDS>0者39例,占37.9%;两者相比,χ2=6.32,P<0.05。无论是SDS>0还是SDS<0,CAG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t=5.46、7.92;P值均<0.01)。结论NTG-MPI中心肌缺血节段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T2DM患者冠状循环微血管损伤程度。

  • 标签: 糖尿病 硝酸甘油 放射性核素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素肌灌注/代谢显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TCA治疗的AMI患者3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57.9±12.3)岁。所有患者均在AMI发病1周内行PTCA治疗,并于治疗前3天和治疗后6~8个月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和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心肌代谢显像。根据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值(ΔLVEF )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心功能改善组(ΔLVEF≥5%);B组为心功能未改善组(ΔLVEF <5%)。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VEF、高峰射血率(PER)、存活心肌/坏死心肌节段数(S/N)比值及心肌肌钙蛋白I (cTnI)等指标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预测LVEF改善(ΔLVEF≥5%)的S/N界值。结果(1)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心绞痛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 PTCA治疗前,A组和B组间LVEF、PER、cTn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N比值(A组:1.24±1.06 ,B组:0.58±0.3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24,P=0.042);PTCA治疗后,2组间LVEF(A组:47±12,B组:38±10)、PER(A组:2.11±0.48,B组:1.71±0.50)、S/N比值(A组:0.73±0.47,B组:0.62±0.3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8、-2.366、-2.514,P=0.016、0.024、0.017),但cTnI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N比值是ΔLVEF的独立影响因素(OR=2.164,P=0.018)。(4) ROC曲线结果显示,以S/N比值预测AMI患者PTCA治疗后ΔLVEF≥5%的界值为0.62,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661~0.985),特异度为85.71%,灵敏度为91.54%。结论核素肌灌注/代谢显像对AMI患者行PTCA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肌灌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存活心肌 坏死心肌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冠心病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实现CMD的无创诊断和评估是目前临床上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放射性核素肌血流定量成像,如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和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成像,能采用心肌血流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定量诊断和评估CMD,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心肌灌注显像 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6例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2-5h后行全身骨显像。结果206例肺癌患者中骨转移102例,发生率为49.5%。其中肺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为55.8%,肺鳞癌为37.2%,两者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的部位胸部多见,其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结论全身骨显像灵敏度高,适于对肺癌骨转移瘤进行筛查;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

  • 标签: 全身骨显像 肺癌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各个环节对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影响的主要技术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本研究对2006~2010年完成的1852例可供利用的肾动态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的准备,放射性药物的配备,弹丸注射技术,后期处理技术等多方面分析。结论①核素肾动态显像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均对对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有明显的影响,每一环节的失败、失误均影响结果的准确性;②只有熟练掌握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图像和可信度高的定量信息。

  • 标签: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质量控制 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