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大咯血患者进行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大咯血患者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记录大咯血的预后和复发率。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大咯血完全控制者有52例;栓塞后有少量咯血的有5例,经适时地内科治疗后咯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患者进行二次肺栓塞治疗后咯血才得以基本控制;1例患者因肺大量出血而死亡。结论用肺动脉栓塞技术治疗大咯血,止血迅速,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大咯血的复发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基本的保障。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大咯血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骨折患者合并肺栓塞8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8例患者经诊断及时行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特别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骨折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4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强化扫描,经西门子工作站进行肺动脉成像处理,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的肺动脉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征象,其中栓塞部位在左右肺动脉者19例,肺叶动脉者14例,肺段或亚段者9例。结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具有速度快、敏感、无创、安全、准确的优势,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通讯作者王炜(1965-)男,本科,学士,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普通外科疾病诊治。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介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咳嗽、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减轻,41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缓解。未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疗效持久的有力保障。

  • 标签: 急性肺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护理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50 cases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疑诊为肺栓塞的26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后重建技术,观察患者肺动脉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6例患者共发现栓子163个,受累肺动脉58支,其中肺动脉主干2支,左/右肺动脉14支,叶动脉21支,肺段动脉13支,肺亚段动脉8支。直接征象中心型30支(51.72%),偏心型14支(24.14%),附壁型5支(8.62%),闭塞型9支(15.52%)。间接征象血管纹理稀疏,“马赛克征”3例;肺实变,楔形或条状实变影5例;肺动脉高压5例;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2例。结论16层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诊断
  • 简介:总结5例骨折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急救护理。护理重点为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做好溶栓治疗护理和保护脑功能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3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康复出院,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骨折 肺栓塞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等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应用,以期提高诊断率。方法4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相同肺动脉CTA扫描过程,研究其图像后处理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E)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并对重建图像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在进行肺动脉CTA后行图像后处理三维重建中,诊断肺动脉栓塞21例,MPR显示率优于MIP,MIP优于VR。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CTA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提高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螺旋CT 肺动脉CTA 图像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PE)经CTPA明确诊断的1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的整理分析。结果256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清晰的显示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叶、段、亚段及亚段级以下微小动脉栓塞。结论256层螺旋CT能高清、准确成像并显示肺动脉栓塞的形态、部位,尤以对亚段级以下肺动脉栓塞的显示有更加明显优势。

  • 标签: 256层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技巧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了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A图像资料,比较MPR、MIP、VR三种图像处理技术对肺动脉内栓子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三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叶及以上栓子的检出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段及以下栓子的检出率从高到底依次为MPR、MIP、VR,差异明显(P<0.05)。结论MPR在显示肺动脉段及以下栓子上具有明显优势,可提高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急性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胸部CT血管造影技术在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经胸部CT血管造影诊断检查证实为肺动脉栓塞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来总结胸部CT血管造影在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中的意义。结果本组2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胸部CT血管造影诊断显示,合计检出病灶累及处172处。其CT征象包括了直接与间接两种征象。结论胸部CT血管造影检测技术对于早期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广泛开展实施。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胸部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动脉口狭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严重肺动脉瓣狭窄应接受球囊瓣膜成形术,如无该术适应证,则应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肺动脉口狭窄 外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动脉狭窄的X线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肺动脉瓣狭窄的基本X线征象是肺血减少,左、右肺门不对称,左>右,肺动脉段呈直立性凸出,右心增大。

  • 标签: 肺动脉狭窄 X线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主肺动脉窗(APW)的发病、分型和伴发畸形情况,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3至2013年诊治的25例APW患儿的临床症状、病理分型、合并畸形、诊断、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25例APW患儿进入分析,男14例,女11例,年龄5d至13岁(6月龄以下12例),占同期住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0.18%。Ⅰ型5例(20%),Ⅱ型16例(60%),Ⅲ型1例(4%),V型3例(12%)。单纯APW10例,APW合并单纯卯圆孔未闭3例;余12例(48.0%)均合并其他需纠正的心血管畸形,其中合并单纯房间隔缺损(ASD)1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3例,右室双出口和ASD1例,主动脉瓣狭窄和右位主动脉弓1例,肺动脉瓣闭锁伴VSD、右位主动脉弓、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主动脉弓离断及PDA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17例,误诊或漏诊8例(32%)中5例通过心导管检查及造影诊断,3例外科术中诊断。25例均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其中2例心导管检查评估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4例家长放弃诊治,其余19例施行一期根治术,术后死亡2例(10.5%)。17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9年3个月,平均(23±27)个月,其中15例临床无症状,复查超声心动图APW修补无残余,肺动脉压力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APW缺损主要发生在主动脉远端,常伴有间隔缺损、PDA和主动脉弓病变等;超声心动图为首选检查方法,但必要时需行心导管检查及造影。APW患儿易早期发生肺动脉高压,一经诊断尽早手术,可获得较好的中长期疗效。

  • 标签: 主肺动脉窗 分型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3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对患者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后制止产后出血,避免摘除子宫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着,止血速度快,对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动脉栓塞 治疗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活动后胸痛1个月”入院。否认既往有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体检:BP:121/60mmHg(1mmHg=0.133kPa),HR:80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示:右冠状动脉明显增宽(O.8cm),少中量二尖瓣反流。

  • 标签: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肺动脉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改良Blalock-TaussingShunt(B-T分流术)、球囊扩张术三种不同姑息手术在肺动脉闭锁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00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治疗肺动脉闭锁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28天-8岁,体重3.5-17kg(8.1±5.2kg),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的Nakata指数、血红蛋白值、血氧饱和度值、以及三种手术方式的根治率。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患者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78.12±66.23)小时,ICU平均住院时间为(3.11±5.61)天、术后Nakata指数增加41-70mm2/m2,血氧饱和度值增加10%-30%,血红蛋白值下降5.1-9.3g/L。成功行二次根治手术19例,其中的根治率分别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55.00%(11/20)、B-T分流术33.33%(5/15)、球囊扩张术25.00%(3/12)。两次手术围手术期共死亡8例,出院患者均定期随访,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者30例,Ⅱ级者9例。结论肺动脉闭锁患者姑息治疗行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而球囊扩张术比较适用于新生儿且肺动脉闭锁呈隔膜型的患者。

  • 标签: 肺动脉闭锁 姑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