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音障的治疗效果。方法17例运动音障患者,语言治疗师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指导,采用运动音障评定(中康法)进行训练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得到改善,交流质量的到提高。结论对运动音障进行家庭式康复训练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运动性构音障碍 家庭康复训练 语言清晰度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音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音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音训练,治疗组进行音训练时配合针刺颈项部穴位。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语音清晰度总分均明显提高(P=0.00),语音清晰度提高程度一级、二级人员评估得分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音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音障的治疗是有效的,相对于单纯音训练更能提高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构音障碍 针刺 言语治疗 语音清晰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音障儿童音特点并探索音训练方法。方法把136例功能音障的儿童分成二组,每组68人。普通组采用音训练及音器官运动训练,增强组除音器运动训练、音训练外,另加入口肌训练。结果增强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91.18%vs76.47%,P=0.04),增强组治疗疗程明显短于普通组(P<0.001)。结论功能音障虽然不存在音器官的器质损害,但由于其音器官的协调性差及口腔感觉异常,因此加入口肌训练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口肌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部运动训练在儿童音障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0例音障患儿展开口部运动训练,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训练后患儿的整体口部运动评分及语言清晰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口部运动训练在儿童音障康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口部运动训练 儿童构音障碍 康复效果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一例塞音音障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单一被试基线A-B实验设计和A—B—A实验设计,进行了塞音/t/与/k/的评估和治疗,并跟踪评估其治疗效果,旨在为塞音音障患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治疗师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t/、/k/的发音正确率有显著提高:患者《塞音音语音评估表》的主观评估得分有显著提高,从而证实了塞音音语音治疗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为研究者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塞音构音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运动音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入住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81名脑卒中运动音障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语言功能康复训练。结果干预两周后,观察组患者音障综合评价量表总分为(21.70±12.87)分,对照组为(32.89±16.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音障综合评价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构音障综合评价量表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44.25±15.58分),观察组构音障综合评价量表中的呼吸、唇的运动,反射,软腭运动,喉的运动,舌的运动,颌位置,言语的分项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音障分级情况显示观察组5级(痊愈)人数为12人(30.00%),对照组5级(痊愈)人数为3人(7.3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3.4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有效改善脑卒中运动音障患者的言语功能。

  • 标签: 语言康复训练 脑卒中 运动性构音障碍 言语功能
  • 简介:摘要在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康复中,音障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由于患者的发音器官中的肌肉在脑卒中后发生病变,导致无法支持人体正常发生,从而产生了患者的言语障碍。本文根据脑卒中患者音障的原理,针对音障治疗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言语康复 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音障是一种运动语言障碍,其发病率较高。严重的音障往往影响患者日常沟通能力,降低患者生命质量。了解构音障的语言学特征及其评估和治疗的现状,以提高音障的诊断准确率,并指导患者进行语言恢复治疗。

  • 标签: 构音障碍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音障是一种运动语言障碍,其发病率较高。严重的音障往往影响患者日常沟通能力,降低患者生命质量。了解构音障的语言学特征及其评估和治疗的现状,以提高音障的诊断准确率,并指导患者进行语言恢复治疗。

  • 标签: 构音障碍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比较分析常见类型的运动音障在较短时间内(2N)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后运动音障患者30例,其中痉挛型12例,弛缓型8例,共济失调型9例,混合型1例,接受2周共10次的音障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在深呼吸下持续发/a/音的平均最长发声时间、平均发声频率及平均发声强度,采用Kay电脑语音工作站CSL-4500型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类型运动音障患者的效果。结果不同类型音障在发声参数上不同,其中痉挛型与弛缓型平均发声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痉挛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驰缓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所有音障患者的发声强度都有显著提高(P〈0.01),发声时间和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音障患者发声强度变化显著(P〈0.05),弛缓型音障患者最长发声时间变化显著(P〈0.05),失调型音障患者发声强度及发声时间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的呼吸与发声训练在短期内对运动音障患者发声强度的提高有明确效果;不同类型运动音障患者治疗前后的声音参数变化差异明显,需要有针对的调整治疗策略;不同类型运动音障在声音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为运动音障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运动性构音障碍 发声时间 频率 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音障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音障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基础音训练,观察组给予"六字诀"训练+基础音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改良版Frenchay音障量表(FDA)及相关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最长声时(MPT)测试、最大数数能力(MCA)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言语呼吸专项评定、MPT、MCA以及FD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言语呼吸专项治疗有效率(80.0%)、MCA改善值[(3.1±2.3)s]及FDA改善值[(5.7±2.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MPT治疗后改善值[(3.2±2.7)s]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音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运动音障患者呼吸及言语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呼吸训练+基础音训练,该联合治疗模式值得在脑卒中后音障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性构音障碍 六字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儿童音障康复训练期间实施口部运动训练方法的实际疗效。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作为选取研究样本的时间段,总共筛选出24例音障患儿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患儿全面开展口部运动训练方法,并指导家属进行陪护,待训练疗程结束后评估最终效果。结果:经过口部运动训练后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有大幅改善且语音清晰评分也较高,与治疗前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音障患儿实施口部运动训练方法效果甚佳,值得日后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口部运动训练方法 构音障碍 实际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语音训练治疗儿童功能音障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到 2019年 3月在本院收治的 66例儿童功能音障,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 33例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 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语音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后对比。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功能音障患儿运用语音训练治疗,其疗效显著,明显改善发音清晰情况,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音障(FAD)患者侧化音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疗效。方法选取52例FAD侧化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侧化音语音特点并进行针对语音训练(包括基础训练、舌位稳定训练、舌位诱导训练、引导送气居中训练等)。结果入选患者舌尖前音(71.2%)、舌尖后音(63.5%)、舌面音(61.5%)侧化音比例较高,其次为舌尖中音(17.3%)及双唇音(13.5%);FAD侧化音可合并不送气化、辅音置换等错误发音方式。入选患者经15~50课时针对语音训练后,通过朗读普通话声韵母及音节表发现其侧化音字数由训练前(90.35±41.59)个减少至训练后(10.37±7.81)个,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FAD患者侧化音主要涉及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侧化音可合并其他异常发音方式;基于侧化音发生机制采取综合语音训练方法是纠正FAD侧化音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侧化构音 语音特点 语音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音障(FAD)患儿中枢听觉加工特点及儿童FAD的可能病因。方法选择符合FAD诊断标准的27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个人语言发育史阳性病史率,检测二组儿童事件相关电位,比较其失匹配负波(MMN)形态学、潜伏期及峰振幅。结果病例组个人语言发育史中阳性病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VS8%,P〈0.01);其MMN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31ms175±32ms,P〈0.01);其峰振幅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听觉加工时间延长可能是儿童FAD的发病原因之一。

  • 标签: 失匹配负波 功能性构音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中枢听觉加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功能音障儿童言语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观察矫治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10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功能音障儿童,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矫治治疗方案:综合矫治治疗(观察组,n=50),常规矫治治疗(对照组,n=50),对不同矫治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功能音障矫治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98.00%(49/50)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42/50),(p<0.05)。结论:针对功能音障儿童患者,综合矫治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言语异常功能,纠正患儿的日常错误发音,提高患儿的语言清晰度,方案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言语异常 矫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