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以来我科收治的56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29例,根据G0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38例(67.9%),中残8例(14.3%),重残3例5.4%),植物生存1例(1.8%),死亡6例(10.7%)。结论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早期病情多较轻,但病情变化快,可突发加重,严密的病情观察,动态CT复查,早期及时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额叶脑挫裂伤 诊治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损伤患者急性期继发精神异常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26例额叶损伤患者急性期继发精神异常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丙泊酚或咪唑安定,严重出现精神障碍是使用氟哌啶醇,间断唤醒的办法控制急性期精神症状。镇静/激动(SAS)评分评判镇静效果。个体化镇静处置措施使其SAS评分稳定至2~4分。结果额叶损伤患者镇静处置以非药物为首选;药物镇静须不得已而为之;动态定时评估镇静效果利于与脑伤恶化意识障碍区别。镇静药物宜选速效、短效药物个体化使用。结论采用间断唤醒镇静办法治疗于额叶损伤急性期精神异常病人,安全性高,预后好。

  • 标签: 额叶损伤 精神异常 镇痛镇静
  • 简介:双额脑挫裂伤是较为常见的颅脑损伤,其损伤机制复杂,伤后早期病情较轻,但常常突然病情加重,且手术时机不易捕捉,死亡率高,是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

  • 标签: 双额脑挫裂伤 临床特点 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产科质量,观察总结了27例产道血肿护理经验,分析归纳出并发产道血肿的几个主要原因初产妇、分娩异常、技术不精湛、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等。总结了预防护理产道血肿的措施提高助产技术、认真仔细进行阴道缝合、加强产后观察、做好围产期的预防保健工作等。

  • 标签: 产道血肿 产妇 护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容易在进餐、精神刺激、用力的时候诱发脑出血,可能与血压大幅度波动致病变血管破裂有关。此时机体组织启动凝血机制出血停止。部分病人入院后病情急剧恶化,血肿增大。部分病人手术后血肿复发,影响预后。我院所见相关因素分析如下。本文讨论较有临床意义的血肿增加

  • 标签: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结果两组术后都无死亡患者,两组术后的继发性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定,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优良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易行,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开颅血肿清除 慢性硬膜下血肿 并发症 近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及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半年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CT影像学变化,及时的双侧开颅减压,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损伤 额叶 脑中心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后继发血肿的CT表现及检查价值。方法颅脑外伤性血肿术后继发血肿24例病例。结果术后继发血肿分别有硬膜外血肿3例,中线颅内血肿3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挫伤血肿15例。结论CT检查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外伤 颅内血肿 手术治疗 CT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精索血肿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31例精索血肿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按部位分类17例血肿位于睾丸、附睾上方;8例血肿位于睾丸旁;5例血肿位于睾丸下方;1例受伤后1天时血肿位于睾丸旁,一周后位于睾丸下方。按形态、回声分类6例表现为类圆形、梭形液性无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呈多房状,内部无血流信号;4例表现为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团块,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21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团块,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或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穿行。结论结合病史和声像图特征,依据解剖标志定位才能准确诊断精索血肿

  • 标签: 超声 精索 血肿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症,病情发展快,手术最佳时机一般为发病后6h,若要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必须在最短时间明确诊断,尽快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以往多采用钻孔引流术,但由于血肿的冲洗和清除不能在直视下进行,血肿清除的彻底性受影响,血肿的复发率达3.7%~38%。血肿复发原因主要在于血凝块未能彻底清除、血肿包膜残留及脑萎缩,术后脑膨起困难等1。我们认为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较传统手术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内镜 血肿清除 护理配合
  • 简介:神经外科颅脑术后血肿(Postcraniotomyhematoma)足神经外科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8%~6.9%之间。颅内血肿会使颅内压增高,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水肿,颅内压力逐步增高,迫使部分脑组织发生移位而被挤进颅内生理孔道,形成危及生命的脑疝。颅内血肿发生后的临床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瞳孔改变、锥体束征等,甚至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发生在颅后窝的血肿可以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 标签: 术后血肿 颅脑 危险因素 进行性意识障碍 颅内压增高 呼吸循环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2例特发性夜间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2例特发性夜间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特发性夜间额叶癫痫患者以夜间成串发作为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本组22.6%的患者清醒发作间期常规脑电图可见额叶癫痫样放电,37.8%的患者睡眠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可见额叶癫痫样放电。结论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阳性率不高。睡眠脑电图对特发性夜间额叶癫痫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特发性 夜间额叶癫痫临床特征脑电图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额叶脑挫裂伤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9—2012年来43例前额叶脑挫裂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阳性精神症状35例,其中7例表现为躁狂型,阴性症状8例,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前额叶脑挫裂伤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予即时、有效、个体化的抗精神药物或镇静治疗是必要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有效治疗,随着颅内血肿的吸收,脑挫伤、脑水肿的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消除,能很好的回归社会。

  • 标签: 额叶脑挫裂伤 精神障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03例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自2001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03例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以夜间成串发作为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本组23.3%的患者清醒发作间期常规脑电图可见额叶癫痫样放电,37.5%的患者睡眠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可见额叶癫痫样放电。结论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阳性率不高,临床上应注意鉴别。额叶癫痫容易在夜间发作,睡眠脑电图对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特发性额叶癫痫临床特征脑电图影像
  • 简介:摘要本文收集的1例79岁女性患者因头部外伤二月伴右侧肢体乏力15天入院。入院时查体右侧肢体肌力I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初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头颅CT及头颅MRI检查示左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予以左额顶钻孔引流术,未能冲出暗红色血性液体,改行左侧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硬脑膜下暗红色团块状纤维机化样组织,韧性较好,予以大部清除。术后第三天下午出现命名性失语,右上肢肌力下降,伴有右手指活动受限,考虑为左侧颞上回、顶部下方的脑血管痉挛、水肿或局部的脑软化有关系。

  • 标签: 慢性血肿伴机化 硬膜下 术后命名性失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