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鉴定了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SMAD3SMAD4的相互作用。通过SMAD3SMAD4各突变体的同源和异源相互作用的双杂交反应,确定SMAD4介导信号传递的功能区在中间连接区,SMAD3的功能区在C末端。

  • 标签: SMAD3 SMAD4 酵母双杂交
  • 简介:目的研究Smad3基因剔除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行检测;并且应用ELISA方法对IgG抗体的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纯合型(-/-)小鼠CD8+、CD4+/CD8+、IgG雌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CD4+、CD8+、CD3+、CD19+、IgG的值低于野生型;结论CD4+/CD8+的比值同野生型比较属于异常(与人的范围比较).因此,为在人类免疫疾病研究方面选用该动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Smad3基因剔除小鼠 特异性免疫功能 转基因 免疫细胞 抗体生成
  • 简介:SAMDs是TGFβ家族的细胞内信号介导者。为了研究SMAD的信号传递过程,我们以SAMD为诱饵蛋白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SAMD相互作用的蛋白,发现CyclinB可以与SMAD发生相互作用,并在COS7细胞中证实了该相互作用。提示TGFβ可能通过SMADs与细胞周期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周期的变化。

  • 标签: SMAD3 CyclinB 相互作用
  • 简介:近年来对于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多,TGF—β信号转导的中介分子Smad家族,位于TGF—β家族配体-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下游,通过调控核内靶基因的转录控制创面愈合和病理性瘢痕形成。本研究中,笔者利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Smad3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瘢痕增生和Ⅰ、Ⅲ型胶原合成等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基因治疗瘢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 标签: SMAD3基因 RNA干扰技术 人增生性瘢痕 小分子 Smad家族 信号转导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在通过siRNA(small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沉默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entriticcells,DC)的Smad3,阻断TGF-β1/Smad3传导通路,并在外源性TGF-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β1)的作用下对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影响。方法:针对设计Smad3特异性siRNA利用RNAIMAX转入DC细胞并用Westen-blot法检测Smad3的沉默效果。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mGM-CSF)和重组人白介素-4(hmIL-4),刺激DC成熟。利用反复冻融的方法提取乳腺癌细胞MCF-7的全抗原。实验分组:Control-DC-冻融抗原(Ag)组、TGF-β1-Control-DC-冻融抗原(Ag)组、TGF-β1-Negtive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和TGF-β1-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流式检测各组DC成熟表型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DC上清IL-12的水平,CCK-8法检测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瘤活性。结果:TGF-β1-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表面成熟标志CD80、CD83、CD86、HLA-DR(P〈0.05)及IL-12分泌水平(P〈0.05)明显高于TGF-β1-Control-DC-冻融抗原(Ag)组和TGF-β1-NegtivesiRNA-Smad3-冻融抗原(Ag)-DC组。且TGF-βI-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瘤活性较TGF-β1-Control-DC-冻融抗原(Ag)组、TGF-β1-NegtivesiRNA-Smad3-DC-冻融抗原(Ag)组明显增强。结论:通过沉默DC的Smad3的方法,阻断TGF-β1/Smad3传导通路,能逆转TGF-β1对DC分化发育和递呈乳腺癌相关抗原的作用。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TGF-Β1 SMAD3 肿瘤疫苗
  • 简介:目的:探讨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简称复黄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复黄膏治疗组。复制Wister大鼠糖尿病创面模型,药物干预后分第3天和第11天两个观察时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时段创面中TGF—β1、smad3smad7含量变化。结果:第3天时,复黄膏治疗组TGF—β1含量、smad3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mad7含量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第11天时,复黄膏治疗组TGF—β1含量、smad3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复黄膏治疗组smad7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TGF—β1、smad3在复黄膏治疗组创面愈合早期表达上调,表明复黄生肌愈创油膏通过促进创面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从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而在创面愈合晚期,TGF—β1、smad3在复黄膏治疗组表达下调,smad7作为细胞内Smad信号的抑制剂表达上调,可能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促进了创面愈合的负反馈机制,及时中止成纤维细胞过度生长,防止瘢痕形成。

  • 标签: 复黄生肌愈创油膏 创面愈合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SMAD3shRNA重组慢病毒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Wistar大鼠60只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shRNA对照组(20只)和SMAD3shRNA组(20只)。对shRNA对照组和SMAD3shRNA组大鼠,通过脾脏注射法给予慢病毒1.0×108TU/只,生理盐水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500μl生理盐水,给药1w后开始制备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4w和8w时,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肝组织SMAD3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型和III型胶原水平。结果在造模4w和8w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shRNA对照组比,SMAD3shRNA组肝组织SMAD3mRNA水平显著降低(4w:P=0.000,P=0.001;8w:P=0.001,P=0.009);肝组织学检查显示,在造模4w和8w时,SMAD3shRNA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在造模4w时,SMAD3shRNA组动物血清I型胶原[(3.33±1.60)ng/ml]和III型胶原[(1.32±0.56)ng/ml]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69.4±13.67)ng/ml,(3.90±1.41)ng/ml],也低于shRNA对照组[(66.8±3.50)ng/ml和(3.80±0.93)ng/ml,均P<0.01];在8w时,各组间胶原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MAD3shRNA在大鼠体内能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 标签: 肝纤维化 SMAD3 SHRNA 慢病毒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靶向干扰Twist基因对肝细胞性肝癌Smad3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wist通过Smad3信号途径促进肝细胞癌中EMT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各30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Twis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随机小干扰RNA(siRNA)组(Mock)及实验组(siRNA-Twist)。设计合成Twist小干扰RNA(siRNA),脂质体2000法转染至HepG2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wist、TGF-β1、Smad3、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Twist、TGF-β1、Smad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为70.0%、63.3%及33.3%,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为6.7%、26.7%及73.3%,与癌旁组织比较,Twist及TGF-β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Smad3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wist:χ2=25.452,P<0.01;TGF-β1:χ2=8.148,P<0.01;Smad3:χ2=9.643,P<0.01)。Twis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TGF-β1呈正相关(r=0.408,P<0.05),与Smad3呈负相关(r=-0.463,P<0.05)。靶向干扰Twist基因可上调HepG2细胞Smad3、E-cadherin蛋白的表达(Smad3:F=25.625,P<0.01;E-cadherin:F=86.858,P<0.01),可下调TGF-β1、Vimentin蛋白的表达(TGF-β1:F=28.271,P<0.01;Vimentin:F=98.41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靶向干扰Twist基因可降低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结论Twist通过Smad3信号途径促进肝细胞癌中EMT的发生。

  • 标签: 癌,肝细胞 转录因子 Twist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人骨骼肌细胞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骨骼肌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白藜芦醇干预组(Res组);TGF-β1干预组(TGF-β1组);白藜芦醇+TGF-β1干预组(Res+TGF-β1组)。采用ELISA法、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Smad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组及Res+TGF-β1组的α-SMA、CTGF、Smad3、MC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较control组及Res组显著升高(P<0.001)。在分组比较中,Res+TGF-β1组α-SMA、CTGF、Smad3、MCP-1表达较TGF-β1组明显降低(P<0.001),control组及Res组α-SMA、CTGF、Smad3、MCP-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CTGF、Smad3、MCP-1表达增加,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炎及抑制TGF-β1/CTGF/Smad3信号通路实现。

  • 标签:     白藜芦醇 人骨骼肌细胞 肌少症 纤维化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观察氟维司群对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增殖和分泌的影响,探讨TGF-β/Smad3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S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氟维司群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48、72h后细胞增殖活力。ELISA检测不同浓度的氟维司群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h后细胞上清中TGF-β1和泌乳素的分泌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泌乳素腺瘤MMQ细胞经氟维司群处理24h后细胞中磷酸化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氟维司群能够有效抑制泌乳素腺瘤MMQ细胞的增殖,并呈现良好的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氟维司群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可显著提高活性TGF-β1水平、降低泌乳素水平,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作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氟维司群处理泌乳素腺瘤MMQ细胞24h后,细胞核和细胞浆中(主要为细胞核中)p-Smad3明显增多。结论氟维司群可能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抑制泌乳素腺瘤MMQ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分泌。

  • 标签: 氟维司群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TGF-β/Smad3信号通路 泌乳素腺瘤 MMQ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同型半胱氨酸干预组(Hcy组);TGF-β1干预组(TGF-β1组);同型半胱氨酸+TGF-β1干预组(Hcy+TGF-β1组)。ELISA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纤连蛋白(FN)、Smad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三个干预组中vimentin、α-SMA、FN、Smad3、MC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慢性肾脏病 转分化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同型半胱氨酸干预组(Hcy组);TGF-β1干预组(TGF-β1组);同型半胱氨酸+TGF-β1干预组(Hcy+TGF-β1组)。ELISA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纤连蛋白(FN)、Smad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三个干预组中vimentin、α-SMA、FN、Smad3、MCP-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慢性肾脏病 转分化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和哺乳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干预对子代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p。(TGF-β1)及Smad,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1,25.(OH)2D3干预组和对照组。受孕第7天起,以隔天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低、中剂量及高剂量组2、10、20μg/mL1,25-(OH)2D3,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直到子代大鼠生后21d断乳为止。制备子代大鼠哮喘模型。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TGF-β1和Smad3的表达变化。结果(1)各组仔鼠哮喘模型支气管炎症程度不同,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炎症反应减轻,而高剂量组则加重。(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及pSmad3在低、中剂量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在高剂量组则表达明显增高(P〈0.05)。(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TGF—β1和Smad3mRNA表达降低(P〈0.05),而高剂量组两者的mRNA表达增高(P〈0.05)。结论在大鼠哮喘模型中,1,25-(OH)2D,可能通过维生素D受体信号通路,进而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标签: 哮喘 维生素D TGF-Β1 SMAD3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 UVA)损伤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TGF-β1/Smads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及异鼠李素100、10、1、0.1、0.01、0.001 μmol/L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细胞光老化模型。相应药物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筛选出异鼠李素有效浓度。再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异鼠李素组,以及TGF-β1阻断剂组、Samd3阻断剂组、COL1A1阻断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细胞光老化模型。相应药物干预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3、Ⅰ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Ⅰ, alpha 1, COL1A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0.001 μmol/L组异鼠李素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升高(P<0.01);异鼠李素组TGF-β1 mRNA[(0.956±0.020)比(0.718±0.036)]、Smad3 mRNA[(0.981±0.044)比(0.753±0.047)]、COL1A1 mRNA[(0.998±0.032)比(0.786±0.031)]、TGF-β1蛋白[(0.761±0.026)比(0.542±0.023)]、Smad3蛋白[(0.776±0.016)比(0.551±0.025)]、COL1A1蛋白[(0.792±0.025)比(0.584±0.012)]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异鼠李素组比较,TGF-β1阻断剂组、Smad3阻断剂组、COL1A1阻断剂组TGF-β1 mRNA[(0.762±0.051)、(0.802±0.012)、(0.828±0.030)比(0.967±0.026)]、Smad3 mRNA[(0.784±0.027)、(0.816±0.015)、(0.830±0.032)比(0.998±0.021)]、COL1A1 mRNA[(1.082±0.025)、(1.101±0.012)、(1.138±0.011)比(1.263±0.022)]、TGF-β1蛋白[(0.675±0.028)、(0.682±0.026)、(0.722±0.015)比(0.862±0.014)]、Smad3蛋白[(0.712±0.013)、(0.764±0.012)、(0.778±0.011)比(0.901±0.015)]、COL1A1蛋白[(0.738±0.016)、(0.770±0.038)、(0.792±0.026)比(0.964±0.017)]表达降低(P<0.05)。结论异鼠李素可促进UVA照射后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其作用机制与调控成纤维细胞ER/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异鼠李素 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雌激素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 Smad3蛋白 胶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异氟烷后处理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果蝇MAD类似基因3(Smad3)信号通路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6~8周龄,体重21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缺血再灌注+异氟烷后处理组(I/R+ISO组)、脑缺血再灌注+吡非尼酮组(I/R+P组)和脑缺血再灌注+异氟烷后处理+吡非尼酮组(I/R+ISO+P组)。采用阻塞大脑中动脉1.5 h、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P组及I/R+ISO+P组于缺血前30 min时侧脑室注射TGF-β3抑制剂吡非尼酮5 μg/kg;I/R+ISO组及I/R+ISO+P组于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烷1 h。再灌注24 h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尼氏染色法测定神经元损伤率,采用TUNEL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率,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TGF-β3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3、磷酸化Smad3(p-Smad3)、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元损伤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升高,脑组织TGF-β3、caspase-3和Bax表达上调,p-Smad3和Bcl-2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I/R+ISO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元损伤率和神经元凋亡率降低,脑组织TGF-β3、p-Smad3和Bcl-2表达上调,caspase-3和Bax表达下调,I/R+P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元损伤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升高,脑组织TGF-β3和p-Smad3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ISO组比较,I/R+ISO+P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元损伤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升高,脑组织TGF-β3、p-Smad3和Bcl-2表达下调,caspase-3和Bax表达上调(P<0.05)。结论异氟烷后处理可通过激活TGF-β3/Smad3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标签: 异氟醚 再灌注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β3 Smad蛋白质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3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腹腔注射STZ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中药组9只、西药组9只。西药组灌胃盐酸曲美他嗪片4.16 mg/kg,中药组灌胃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19.1 mg/kg,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灌胃20周。采用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采用碱水解法检测血清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Smad3、胶原蛋白Ⅰ(collagen Ⅰ, Col-Ⅰ)、胶原蛋白Ⅲ(collagen Ⅲ, Col-Ⅲ)蛋白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GF-β1、Smad3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空腹血糖[(19.41±3.65)mmol/L比(27.48±2.36)mmol/L]、血清Hyp[(25.76±1.73)μg/ml比(31.71±0.33)μg/ml]、TGF-β1[(28.41±0.05)pg/ml比(30.82±0.84)pg/m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减少;心肌组织TGF-β1蛋白[(0.81±0.02)比(0.96±0.08)]、Smad3蛋白[(0.36±0.05)比(0.57±0.06)]、Col-Ⅰ蛋白[(2.36±0.45)比(3.53±0.58)]、Col-Ⅲ蛋白[(1.92±0.31)比(2.75±0.08)]、TGF-β1 mRNA[(3.55±0.82)比(6.67±1.33)]和Smad3 mRNA[(1.62±0.35)比(2.70±0.85)]表达降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可有效缓解心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胶原 Smad3蛋白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胞外-5′-核苷酸酶(CD73)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源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23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只游离肝门,不阻断;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肝门30 min后恢复灌注制备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缺血再灌注+CD73特异性抑制剂组(APCP组)腹腔注射CD73特异性抑制剂APCP 40 mg/kg,10 min后行缺血再灌注。于再灌注6 h时采集眶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和AST浓度,随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73、TGF-β1和磷酸化Smad3(p-Smad3)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和TNF-α含量,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APCP组血清AST和ALT浓度、肝组织IL-1β、TNF-α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CD73、TGF-β1和p-Smad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APCP组血清AST和ALT浓度、肝组织IL-1β、TNF-α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CD73、TGF-β1和p-Smad3表达下调(P<0.05)。APCP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加重。结论CD73参与了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源性保护机制的过程,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5′-核苷酸酶 再灌注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3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