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乳腺保乳术后放疗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精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医院2021年1—8月乳腺保乳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多功能体板联合改良型体膜固定(改良型体膜组),30例采用真空垫固定(真空垫组)。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三维矢量误差、>5 mm误差的比例,以及计划靶区(PTV)和临床靶区(CTV)在模拟移床前后的剂量差异(包括PTV_V100、PTV_V95、CTV_V95和模拟移床以后的PTV_V100 S、PTV_V95 S、CTV_V95 S),并进一步分析改良型体膜组不同放疗时间的摆位误差变化。结果60例患者共行锥形束CT扫描369次,其中改良型体膜组195次,真空垫组174次。两组x、y、z方向(左右、头脚、腹背)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59±1.98)、(2.38±2.04)、(1.45±1.16)mm和(2.24±1.63)、(2.78±2.17)、(2.70±1.88)mm,三维矢量误差分别为(4.32±2.28)、(5.13±2.14)mm。其中,改良型体膜组在z方向和三维矢量上误差小于真空垫组(t=-7.77、-3.41, P<0.05)。>5 mm误差出现的比例,真空垫组在x方向低于改良型体膜组(χ2 =7.13,P<0.05),改良型体膜组在z方向低于真空垫组(χ2=5.90,P<0.05)。模拟移床后,改良型体膜组的PTV_V100 S优于于真空垫组(t=2.47,P<0.05)。且改良型体膜组第1周的x方向误差大于第2~3周和第4~5周(P<0.05)。结论使用多功能体板联合改良型体膜固定总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真空垫固定,但应特别注意放疗第1周x方向的误差。

  • 标签: 摆位误差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多功能体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真空垫(VP)、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VB)和发泡胶联合乳腺托架(PB)对乳腺放疗中分次间摆位误差、分次内患者移动及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2021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乳腺患者共96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VP组、VB组和PB组,每组32例。利用锥形束CT(CBCT)和计划系统获取患者分次间摆位误差和分次内移动及剂量学分布,以及患者锁骨上区域摆位误差和真空垫、发泡胶形变数据。结果3组固定方式分次间摆位误差在左右(LR)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脚(SI)方向上PB组小于VB组(3.02±2.04、3.65±2.64,t=2.35,P=0.031),腹背(AP)方向上VB与PB组均优于VP组(3.36±2.93、3.14±0.98、4.03±2.55,t=2.29、3.11,P<0.05)。分次内移动仅AP方向上VP组与PB组优于VB组(1.31±0.95、1.24±0.89、1.88±1.33,t=-2.04、-2.31,P<0.05);分次内移动对剂量学分布无影响(P>0.05);乳腺托架未能改善锁骨上区域摆位重复性(P>0.05);测量点中发泡胶塑形稳定性均优于真空垫(t=2.43~5.63,P<0.05)。结论使用PB固定方式能减少乳腺患者分次间摆位误差和患者分次内移动;发泡胶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能保持塑形的稳定性。

  • 标签: 真空垫 发泡胶 乳腺托架 乳腺肿瘤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乳腺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仍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与生存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选择乳腺术后即刻乳房重建(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 IBR),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加快了重建技术的不断创新。然而国内外对不同分期乳腺术后重建的方案选择仍有诸多争议,不同分期的乳腺在肿瘤大小、治疗方案、并发症风险、患者诉求及认知程度等均有较大差异,故乳房重建类型的选择也需兼顾肿瘤学安全性和美观要求等多个方面。本文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临床经验并综合国内外文献,分析IBR的特点,探讨IBR在不同分期乳腺治疗方案中的作用,为乳腺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癌 乳房重建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目的]调查乳腺病人患病不同阶段的信息和照护需求.[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乳腺病人罹癌过程中信息及照护需求调查表对161例乳腺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病人通过广播电视和纸质媒体获得知识最多,分别占59.6%、57.8%,32.3%的病人通过网络获取知识,29.8%的病人通过医疗系统获取知识.83.2%的病人希望通过医护讲解获取信息,同时病人对医院提供的教育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较好.病人对手术期间获取信息最满意,占48.4%.在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病人都希望护士是健康教育提供者.[结论]乳腺病人通过医疗系统和网络平台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较少,病人患病各个阶段的信息需求不一样,护士可以在乳腺病人的治疗和延续照护中提供信息支持,发挥乳腺专科护士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体现专科护士的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信息 照护 需求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乳腺放疗不同固定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观察方法纳入对象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乳腺患者122例,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1例。对照组放疗方法采用真空固定垫与体表标线固定技术,实验组放疗方法采用真空固定垫与记忆热塑网膜技术,从摆位误差上进行对比。结果实验数据明显可见X、Z、Y轴实验组临床靶区至计划靶区外放间距误差低于实验组,Rx、Ry、Rz轴两组差异并不明显;实验组X、Z、Y轴摆位误差通过率为77.05%、67.21%、75.41%,明显高于对照组40.98%、49.18%、9.34%,两项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放疗不同固定方式对摆位误差有一定的影响,真空固定垫与记忆热塑网膜技术摆放误差较小,放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减少摆位误差,提高精确度。

  • 标签: 不同固定方式 乳腺癌 放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MRI影像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中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40例乳腺患者MRI影像表现,对比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患者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瘤周水肿、是否伴有腋窝肿大淋巴结等MRI表现特征,通过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MRI影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病变的大小(C=0.197,P=0.021)、形态(C=0.247,P=0.015)、强化方式(C=0.251,P=0.012)、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C=0.253,P=0.011)及腋窝肿大淋巴结出现率(C=0.189,P=0.02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uminal A型乳腺常表现为≤2 cm(70%)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66%);Luminal B型乳腺TIC曲线多为Ⅲ型(81.3%);HER-2过表达型乳腺非肿块型所占比例较高(41.7%),且具有较高的腋窝肿大淋巴结出现率(50%);三阴性乳腺多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84%)及环状强化(64%)。瘤周水肿见于52%的三阴性乳腺及45.8%的HER-2过表达型乳腺,其比例明显高于Luminal A型(18%)及Luminal B型(25%)乳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边界(C=0.195,P=0.141)、BPE(C=0.158,P=0.720)与其分子亚型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同分子亚型乳腺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乳腺MRI表现特征可初步预测其分子亚型,有利于乳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分子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女性乳腺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发病比例、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ER、PR表达.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14年12月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调取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回顾各组发病比例、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ER、PR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中年组乳腺发病明显高于青年和老年组(p<0.05),青年组乳腺发病比例明显低于中年和老年组(p<0.05).青年组髓样癌明显多于中年和老年组(p<0.05),老年组粘液腺癌明显高于青年和中年组(p<0.0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等见于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分级中,青年组处于Ⅰ级、Ⅱ级的比例明显较中年组、老年组少(p<0.05);青年组Ⅲ级明显多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ER表达阳性者中,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p<0.05);PR表达阳性者中,中年组亦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p<0.05).结论乳腺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髓样癌多见于青年女性,粘液腺癌主要见于老年女性;青年女性乳腺的组织学分级高于于中年和老年;青年和老年女性以非激素依赖性乳腺为主,激素依赖性乳腺主要见于中年女性.关键词乳腺;女性;年龄;病理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8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X线和MRI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患者40例,回顾性的分析对其进行的X线检查和MRI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分析相对照,对两者诊断该病的价值进行阐述。结果分析上述40例患者的X线和MRI诊断图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X线检查中确诊了27例,疑似7例,漏诊4例;MRI检查中确诊了35例,疑似3例,漏诊2例。MRI诊断与X线检查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比X线检查的检出率高,但两者各有各的优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结合应用。

  • 标签: 乳腺黏液腺癌 X线 MRI 诊断
  • 简介:对于肝损伤患者应尽快救治失血性休克,术中彻底止血,充分引流,合理选择救治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治疗严重肝外伤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肝外伤 救治方法 外科学 中医肝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第一磨牙不同残根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我院口腔科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对53例下颌第一磨牙不同残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铸造金属核桩、全冠修复。结果经过半年—3年的观察,53例患者中51例下颌第一磨牙残根经完善根管治疗冠桥修复,取得良好的固位和咀嚼功能。失败2例。成功率为96.23%。结论下颌第一磨牙残根保留有重要的修复学和生物学意义,完善的根管治疗是残根修复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下颌第一磨牙 不同类型残根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70例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76例患者获随访,4例失访。术后患肢按KDLMERT评定标准从膝关节活动范围、行走步态、关节疼痛等方面进行评分,其中优52例、良10例、可8例、差6例,优良率达81.58%。结论不同的胫骨平台骨折,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有效的关节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治疗 治疗策略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的临床表现,评估后选择合适的再植方案。方法本组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22~58岁。屈肌腱从肌腹抽出78例,伸肌腱从肌腹抽出54例,止点撕裂24例。桡侧指动脉近段抽出76例,指腹抽出2例;尺侧指动脉近段长段抽出68例,指腹抽出10例。桡侧指神经近段抽出73例,指腹抽出5例;尺侧指神经近段抽出75例,指腹抽出3例。指背神经近段抽出9例。伴有前臂骨折11例。根据拇指离断组织损伤的不同,相应选择关节融合或内固定,肌腱缝合或移位,血管直接吻合或血管移植、手指动脉移位,神经缝合或移植、移位。结果再植术后存活70例,失败8例。随访62例,时间6~35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优51例,良9例,可2例。结论根据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组织不同的损伤表现和程度,做出相应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重建拇指有助于患者获得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的拇指。重视拇指末节撕脱离断,提高指动脉从指腹撕脱离断的再植成功率,尽可能恢复拇指原有的外形和功能。

  • 标签: 再植术 拇指 血运重建
  • 简介: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幼儿园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在幼儿教育阶段,做好家长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了家园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一个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后,可以使老师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 标签: 家长 同类型 幼儿教育 幼儿园 连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成分含量,探索胆囊结石类型与胆汁成分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硬镜取石/息肉保胆手术的连续569例胆囊结石及息肉患者的结石成分类型和14种胆汁成分含量,比较各结石类型以及息肉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胆固醇、胆色素、胆固醇-胆色素混合、碳酸钙结石以及胆囊息肉五组。与其它组相比,碳酸钙结石组胆汁中的钾、谷氨酰氨基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胆固醇含量较低,而氯、碳酸氢根离子和PH值较高(P<0.05);胆固醇结石组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高于其它组(P<0.05),但与息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色素结石组、混合型结石组及息肉组患者各成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碳酸钙结石患者的胆汁成分独特;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主要特点是胆固醇浓度高,而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患者胆汁成分无明显差别。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汁 胆囊息肉 胆固醇 胆汁酸 碳酸钙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乳腺增生和乳腺的表现都是出现肿块,它们有共同的发病机制,而且某一种类型乳腺增生若发展严重,就会演变为乳腺。二者之间究竟有无关系,关系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多年以来在学术界备受争议。对研究结果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明显看出,妇女若患有乳腺增生,则发展成为乳腺的几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出许多,尤其是对于乳腺家族史的,则患病的危险性更会增加,由此可见,乳腺增生病和乳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增生 研究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