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强度对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输血科行DAT检测的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和临床输血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DAT阳性强度与患者配血结果、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输血后胆红素值、红细胞输注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从配血检测结果来看,次侧配血结果与DAT强度显著相关(r=0.58,P<0.01)。抗筛阳性患者DAT阳性强度更高(χ2=126.810,P<0.01)。DAT阳性强度对患者直接胆红素值有影响,DAT阳性强度越高,患者直接胆红素越高(χ2=32.069, P<0.01);且对患者总胆红素值也有影响(χ2=17.981, P=0.001)。从红细胞输注效果来看,DAT阳性强度为0.5患者输注有效率较低(28.6%),其余患者DAT阳性强度与红细胞输注效果无关,不同DAT阳性强度(1、2、3、4)患者输血有效率分别为57.0%、60.1%、65.6%和60.0%,同一DAT阳性强度下,患者的输血有效率较高(χ2=41.071,P=0.009)。结论不同DAT阳性强度与患者次侧配血结果、直接胆红素含量存在相关性,而红细胞输注效果与DAT阳性强度没有显著关联。但DAT阳性强度增加,患者出现不规则抗体几率增大。

  • 标签: 血液成分输血 红细胞 次侧配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阳性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封闭式集菌培养法与直接接种法在生物制品无菌试验中的优缺点,以确定更优良的方法做无菌试验。方法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法和直接接种法检验成品中染菌情况。结果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法的成品复试率明显低于用直接接种法。结论生物制品无菌试验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法优于直接接种法。

  • 标签: 无菌试验 全封闭式集菌培养法 直接接种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500例孕产妇支原体感染患病率及临床表现,并评估部分药物对支原体的敏感性,以提供对孕产妇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方法:收集孕产妇年龄、孕周数据,采用生殖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支原体检测。使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处理数据。结果:25-35岁孕产妇支原体感染最高(40%),孕周增加与患病率上升相关。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不同,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阴道炎症、尿频、尿急、阴道瘙痒和阴道干燥。阿奇霉素敏感率高(95%),美满毒素、多西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红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0%、85%、75%、80%和56%。结论:25-35岁孕产妇和孕周较晚孕产妇易感染支原体。阿奇霉素是有效首选药物,其他药物可作为备选治疗。研究结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但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 标签: 孕产妇,支原体感染,患病率,临床表现,药物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得出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01 月至 2020 年 01 月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 146 例,对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做体外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46 例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 205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占比 68.78% ( 141/205 ),革兰阳性菌株占比 23.41% ( 48/205 );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达 56.59% ( 116/205 ),表皮葡萄球菌次之,达 10.73 ( 22/205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三,达 8.78% ( 18/205 )。以主要病原菌作药敏试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耐药率皆超过 40% 。结果: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类型多样,临床用药需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提高临床预后。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189例受检人员,研究时间为2018年01月01日至2018年05月30日,均给予尿液细菌培养,且对检查后阳性率、阴性率及细菌培养结果分布、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189例受检人员经尿液细菌培养后阳性率为36.51(69/189),阴性率为63.49(120/189)。189例受检人员经尿液细菌培养后排名第一为大肠埃希菌、排名第二为铜绿假单胞菌、排名第三为粪肠球菌。于大肠埃希菌治疗中以氨苄西林药物的耐药性最高;于铜绿假单胞菌治疗中以氨苄西林、呋喃妥因、棒酸、头孢西丁、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等药物的耐药性最高;于粪肠球菌治疗中以达福普汀药物的耐药性最高;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以氨苄西林药物的耐药性最高。结论在临床上采用尿液细菌培养方法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疾病诊断中提供客观、准确、全面的参考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尿液细菌培养 泌尿系统感染 药敏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并进行药敏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珠海银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药敏试剂盒,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分离鉴定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并做10种药敏试验。结果在150例阳性患者中,单纯UU感染108例占72%;单纯MH感染16例占10.7%;UU+MH混合感染26例占17.3%;可见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感染为主。药敏结果显示Uu、Mh和Uu+Mh三种感染均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性强。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中,Uu感染率最高,其次为Uu合并Mh混合感染;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可以作为目前治疗Uu、Mh和Uu+Mh三种感染的首选。支原体耐药性的长期监测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 标签: 性病 支原体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支原体感染率及药物敏感谱。方法对362名孕妇生殖道分泌物作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本资料孕妇支原体感染率为44.5%;人型支原体阳性率1.7%;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阳性率4.7%。解脲脲原体对抗生素敏感度强的前五种抗生素是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罗红霉素。结论孕妇生殖道分泌物Uu感染率较高,提示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腹泻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以了解该地区的流行病学状况,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肠道门诊诊治的急性腹泻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结果急性腹泻病原菌以志贺菌属为主,其次是沙门菌属,阳性率分别为6.05%和0.67%,其中未成年组的阳性率在两种细菌中分别达14.28%和1.06%,远高于成年组及老年组;在志贺菌属中,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各占75.1%和22.81%;两组病原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及氯霉素都高度耐药,对头孢他啶敏感性较好.结论志贺菌属是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沙门菌属;两种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及氯霉素耐药率都较高,对头孢他啶高度敏感.

  • 标签: 急性腹泻 病原菌 药敏
  • 简介: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菌的菌群动态变化及其药敏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晨痰作痰培养,用微量生化鉴定培养管作菌种鉴定,并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改良K—B法)对培养出的细菌作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细菌12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为86株,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阳性球菌10株,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检出33株。8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62.8%和50.0%,1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环丙沙星和苯唑西林的敏感率为50.0%。结论现代呼吸道感染大多为菌群失调引起,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减少致病菌株的耐药性。

  • 标签: 菌群失调 条件致病菌 敏感率 耐药性
  • 简介:纸片扩散法(K—B法)是一种十分切合生产实际的药敏试验方法,但试验结果易受纸片含药量、菌液浓度、培养基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纸片含药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有市售的药敏纸片,但都是人医用的,而且其种类与动物临床用药相差甚远,很不切合生产实际。很多生产单位采用自制药敏纸片开展药敏试验

  • 标签: 药敏纸片 吸水量 滤纸片 测定 饱和 生产单位
  • 简介:摘要:文章简要介绍IED的类别,重点分析了IED的直接探测技术,为基层部队、公安特警日常战备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IED 探测技术
  • 简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任何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心更珍贵、更持久。当前,许多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不直接,缺乏与群众的直接交流,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以看上报材料取代实地调研,有的以听听汇报取代群众倾诉,有的以隔着玻璃望望取代到群众家里走走,有的以参观“盆景”取代了解全景,有的以联系基层干部取代结交普通群众,这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重在“直接”、贵在“经常”。

  • 标签: 联系群众 领导干部 党群干群关系 执政资源 实地调研 基层干部
  • 简介:本发明是烯烃的环氧化方法,包括烯烃、氢气、氧气在环氧化催化剂存在下,在液体介质中反应,这种反应在一反应系统中进行,该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内的一个管道,许多叶片和阻流装置。该种反应系统能促进氢气和氧气向液体介质的传质。

  • 标签: 美国阿科化学技术公司 烯烃 环氧化 反应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