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统计568例住院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方法 将568例需输血病患按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及阳性组,比较输血有效性;统计阳性组患者标本抗体分型及不同抗体组输血效果。结果 阴性组输血有效率为90.79%,阳性组有效率为62.23%;单IgG抗体占比19.68%,单C3d抗体占比18.09%,IgG,C3d多抗占比62.23%;单IgG抗体组总有效率为89.19%,单C3d抗体组为100%,IgG,C3d多抗为69.23%。结论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输血效果可起到预判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输血治疗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输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菌鉴定联合药敏试验对产后盆腔炎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产后盆腔炎患者52例,均采集阴道分泌物并行药敏试验,统计病原菌分离结果、药敏结果。结果52例标本中,有42例分离出病原菌,总分离率为80.77%,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05%(29/42);革兰阴性菌对第1、2代头孢及氟喹诺酮类药品耐药性均较高,而对头孢克肟、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结论盆腔炎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品耐药性较高,而对头孢克肟、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故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对产后盆腔炎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品,极力避免或减少耐药发生。

  • 标签: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台盼兰染色法在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测定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30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值。其中最低杀菌浓度值的测定用台盼兰染色法与常规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特比萘芬对皮肤藓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与最低杀菌浓度值相同,为0.001—0.004ug/ml。结论特比萘芬有抑菌和杀菌的双重作用。台盼兰染色法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对于判断真菌的活性及评价抗真菌药物的MBC较常规方法更为优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台盼兰染色 真菌药敏感试验 MIC(最低抑菌浓度) MBC(最低杀菌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支原体引起的生殖道感染临床治疗及药物敏感性变化,寻求防止耐药支原体菌株产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37例患者分为A、B组,A组107例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未做药敏试验,经验用药后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者;B组130例为我院初诊支原体感染患者。两组患者均由支原体培养诊断鉴定并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治疗1个疗程(14d),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分离的支原体对3大类12种药物的耐药率大环内酯

  • 标签: 支原体感染 耐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从2例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4株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作为临床分离株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耐药基因cfr和23S rRNA耐药突变进行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诺氟沙星、苯唑西林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对糖肽类、利福平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敏感;4株耐药菌全部存在23S rRNA基因突变并携带cfr基因。结论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表现为多重耐药,其原因与23S rRNA基因突变及携带cfr基因有关;留置深静脉导管及长期使用利奈唑胺考虑为耐药菌株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利奈唑胺 耐药 头状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产生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130例标本当作研究对象,且全部为肺部感染,全部开展痰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探究病原菌的耐药性。 结果 130例患者中,通过细菌培养得到病原菌120株,革兰氏阴性菌67株,革兰氏阳性菌53例,革兰氏阴性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对 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 肺部感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过程中,存在多种耐药性,需要积极对其开展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使用抗生素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出现药物滥用情况,有效控制感染,推动康复。

  • 标签: 肺部感染 痰液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K-B法)的可行性方法和对常见抗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不溶于生理盐水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静置2小时,取上清液用无菌棉棒涂布在血M-H琼脂1平板,35℃培养48小时,正确量取抑菌环直径报告药敏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血M-H培养基上48小时生长良好,抑菌环清晰可见。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100%敏感,对特治星、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达95%以上。结论不易溶于生理盐水和在普通M-H琼脂上不生长的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血M-H上48小时生长良好,抑菌环清晰可见。

  • 标签:
  • 简介:光纤复合相导线(OpticalPhaseConductor,OPPC)在电网节能和抗冰灾方面有其优越性,但传统的OPPC技术繁琐复杂,给施工带来了不便。广东电网公司于2009年开发了新型OPPC光单元分离引下技术,并在10kV配电线路中投入应用,适合110kV架空输电线路的全绝缘光单元OPPC技术也已于近期开发成功,文章对110kV线路OPPC全绝缘光单元直接引下试验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在此背景下,OPPC架空送电线路建设可望摆脱繁琐的传统技术,为电力通信光纤线路建设提供一种较好的选择。

  • 标签: OPPC 光单元 全绝缘 试验线路
  • 简介: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在临床贫血及输血患者中的阳性分布率及其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对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的住院患者、不同血红蛋白含量的内外科住院贫血患者及接受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对内科患者中直抗阳性检出者继续进行分型试验。结果外科贫血患者的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率为17.1%,内科贫血患者的则为40.9%,两组患者直抗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科住院患者63例直抗阳性者标本经分型为抗-IgG+抗-C3d42例,占66.7%;抗-IgG12例,占19%;抗-C3d9例,占14.3%。内科贫血患者的直抗阳性率分布以血红蛋白含量在50~59g/L范围的阳性率为最高,达到60.9%。科室分布以消化科、重症监护科、肿瘤科、中医肾病科患者的直抗阳性率为高,均达到50%以上,直抗阳性的贫血患者的输血频率亦高于阴性患者。结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是影响患者贫血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重视对贫血患者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及分型试验,对于内科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去除造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因素,以保障有效输血。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贫血 输血
  • 简介: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源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牧场、养殖小区)采集临床型乳房炎乳样94份、隐性乳房炎乳样70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分离鉴定得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株,其中产色葡萄球菌13株(占39.4%),耳葡萄球菌4株(占12.1%),缓慢葡萄球菌4株(占12.1%),小牛葡萄球菌3株(占9.1%),中间葡萄球菌2株(占6.1%),松鼠葡萄球菌2株(占6.1%),腐生葡萄球菌2株(占6.1%),溶血葡萄球菌1株,马胃葡萄球菌1株,人葡萄球菌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绝对敏感,对林可霉素耐药。

  • 标签: 宁夏地区 奶牛乳房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结果判读时间及准确率影响。方法:选取市疾控中心保存的250株结核菌株,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理出结核菌,进行罗氏培养基药敏试验,培养4周、6周之后将检测结果与标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准确率。结果:所有菌组药敏实验的结果判读时间及准确率对比为:SM(链霉素)准确率第4周(92.67%)低于第6周(97.92%)、INH(异烟肼)准确率第4周(99.17%)高于第6周(96.67%)、EMB(乙胺丁醇)准确率第4周(92.67%)低于第6周(98.33%)、RFP(利福平)准确率第4周(90.83%)低于第6周(98.75%)(P

  • 标签: 结核菌 罗氏培养基 药敏试验 判读时间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肺部感染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择医院2018.04-2020.06收治肺部感染患者120例,采集患者痰液,细菌培养后分离病原菌,展开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结果:在120例患者中,细菌培养共检查出106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G+共有37株(34.91%),革兰氏阴性菌G-共有56株(52.83%),真菌共有13株(12.26%)。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高,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于呋喃妥因耐药性低,对于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红霉素耐药性高。 结论:肺部感染后,感染菌种对抗生素拥有多重耐药性,对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尽早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最适宜药物,快速控制患者病情,降低感染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 标签: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肺部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与药敏试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标本,均采用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支原体检测结果显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药敏试验显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三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敏感度相对较高。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感染形式,可选用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 药敏试验 泌尿生殖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的药敏试剂盒,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分离鉴定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并做9种药敏实验。结果在2022例门诊病人中,解脲支原体阳性检查800例,人型支原体阳性检出210例。解脲支原体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大于人型支原体阳性检出率。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率最高。结果分别为96.64%和96.64%。结论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率较高,而且以解脲支原体(UU)为主。9种药敏试验中,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率最高,强烈推荐使用这两种药。

  • 标签: 性病药敏试验支原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s, OF)患者感染伤口(infected wound, IW)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促进临床感染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诊疗的720例O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IW的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720例患者IW分泌物共计分离出800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02株(62.75%)、革兰阳性菌298株(37.25%),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中,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等药物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阿莫西林等药物较为敏感。结论:OF患者IW的致病菌种类多样,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有所差异,需给予细菌培养明确菌种,且临床用药需依照药敏试验结果而定。

  • 标签: [] 开放性骨折 伤口感染 伤口分泌物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土工试验数据采集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量的试验资料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就成为必然。在以往工作中,土工试验室由计算机出一张《土工试验成果表》提供给工程地质人员,工程地质人员根据地质分层,再重新将土工试验资料输入计算机。这样就存在以下问题:①重新输入各项物理力学指标,重复劳动降低了工效。②大量数据键入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人为差错。为解决以上问题,可通过计算机将土工试验资料换为可供数理统计直接使用的实用数据文件形式。即实现数据结构转换,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本程序予1993年12月编写、调试、运行成功。于1994年3月,首先试用手禹州电厂工程。

  • 标签: 土工试验 数据 分层 程序
  • 简介:直接推进钻进”是一种把钻具推人或压人地面的钻进和取样方法。无需回转,所以样品不会受到污染,地表没有岩屑。这种钻进方法主要应用于土层、粘土层、胶结和非胶结砂层。钻并者通过使用这种方法用密封的塑料管采取岩芯,所以样品没有受到污染。

  • 标签: 钻进方法 胶结砂 岩芯 地表 粘土层 岩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