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应用嗜硫色谱提取蕲蛇蛇毒中蛋白组分的效果,并对该组分进行部分表征,鉴定了该组分的抗凝血效果和蛋白活性.

  • 标签: 嗜硫色谱 蛇毒 抗凝血 蛋白酶
  • 简介:用复合对大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浓度沉淀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采用正交实验确定纤维素、木瓜蛋白和果胶的最佳配比,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复合提取大蒜多糖的最佳工艺;分别用羟基自由基(·OH)和1-二苯基-2-苦基肼基(DPPH·)有机自由基测定了大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复合提取大蒜多糖的最佳配比:纤维素、木瓜蛋白、果胶的配比为1:60:5;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90min,pH值为4,料液比为1:30g/mL,该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得率达74.28%;80%的乙醇沉淀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最显著,40%次之,粗多糖最弱.复合提取大蒜多糖具有提取得率高的优点,并且大蒜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 标签: 大蒜多糖 复合酶 提取 抗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检测TORCHIgM抗体的联捕获技术。方法应用联捕获检测103例弓形虫(TOX)、135例风疹病毒(RV)、128例巨细胞病毒(CMV)、98例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者血清中IgM抗体,并与常用的间接ELISA进行比较。结果联捕获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间接ELISA,且不受RF因子的影响。结论联捕获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TORCH 免疫球蛋白M 酶联免疫技术 捕获法
  • 简介:本论文采用纤维素提取紫甘薯花色苷,研究pH值、用量、解温度、解时间和底物浓度对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4.5,解温度35℃,加量1.5%,底物浓度1∶5,解时间30min。

  • 标签: 紫甘薯花色苷 提取 生物酶法
  • 简介:水解铬鞣革废物解决了鞣制和制革工艺中(削匀、革裁剪)的废物。这些废物中含有数量可观的蛋白原料和铬。一直以来都采用垃圾掩埋处理它们,一方面会使蛋白原料被波费,另一方面也存在铬化合物会泄漏的危害。水解交联蛋白的最终产物是蛋白水解物,已经发现了它们在一些新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残余的铬泥处理就是该文要讨论的问题。由于铬泥中较高的含铬量,它可广泛用于颜料生产中。但是如果小经过前处理,是无法用于颜料生产的。而在使用水解铬废物时,加入了MgO作引发剂,这又是一个需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三步洗提法,调节所需pH值将残余铬泥中的Mg分离出来,有效率达84%。

  • 标签: 铬泥 含铬固体废物 洗提过程 Mg去除 颜料
  • 简介:摘 要:本实验探究了加量、底物浓度、解温度、解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法制备低聚木糖的优化解条件为:加量0.8%,底物浓度8%,解温度50℃,解时间6 h。试验所得到的降解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蔗渣 低聚木糖 酶解
  • 简介:研究了硝酸根紫外光吸收特性。结果发现,在不同的波长处,硝酸根具有不同的检测范围。因而,提出了硝酸根含量波长切换的紫外光度测定新方法。这就是,不仅可以用常规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定低浓度的硝酸根含量,而且还可以切换到其他波长以测定高浓度的硝酸根含量。由于避免了连续稀释定容的操作,从而简化了测定手续、加快了测定速度、提高了测定精度。

  • 标签: 硝酸根含量 紫外光吸收特性 切换法 紫外光度测定
  • 简介:主要叙述了怎样用离子色谱检测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质量分数,根据多次试验确定了样品的处理方法、仪器的最佳工作状态,重点提出了样品前处理的特点,以及此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亚硝酸盐 前处理 肉制品
  • 简介:目的为有效的提高纸张上汗潜手印的显现率。方法根据汗潜手印的显现原理,针对不同的纸张,分别运用硝酸银、茚三酮与DFO(1,8-二氮芴-9-酮)3种显现方法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分析了这3种方法在显现不同纸张、不同遗留时间、不同汗液量的汗潜手印时的效果及其适用范围。结果为改善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手印显现效果,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硝酸银 茚三酮 DFO 汗潜手印 渗透性客体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灵敏、准确测定工作场所中低浓度硝酸根的离子色谱,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分析。硝酸根的准确测定对于工业生产和劳动者健康至关重要。采用离子色谱,具体使用离子色谱仪对硝酸根进行高效分离,并通过标准曲线对样品中的硝酸根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 标签: 工作场所 硝酸根 离子色谱法 研究测定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使得经济快速增长。但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水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及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就以电镀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含铬电镀污水来说,其极易导致人体癌症发生率的提高,引发肺癌、贫血、肠道疾病等问题。对此,应当科学合理的运用化学还原来处理含铬电镀污水,净化水质,降低污染。那么,如何在含铬电镀污水处理之中有效应用化学还原呢?本文将通过了解含有铬电镀污水的危害及其主要成分,进一步分析利用化学还原来处理含铬电镀污水的特征优势,探究以上问题,希望对于提高含铬电镀污水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化学还原法 含铬电镀污水 处理
  • 简介:一、补项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对于缺项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问题中,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如果是离子方程式,所缺项往往是H~+、OH~-或H_2O。一般可先根据质量守恒确定所缺物质再进行其他方法配平;如果根据质量守恒无法判断所缺物质,可先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的原则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计量系数配平,然后再根据反应介质不同,运用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来确定所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计量数。

  • 标签: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应用 质量守恒 书写 还原产物 化学计量
  • 简介:摘 要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分析存在程式化、浅显化的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生成自我的审美体验。而还原正是呼唤文本自我解读意识的回归。在教学中,关注学情,着力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矛盾分析,帮助学生找到分析文本的恰切途径,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

  • 标签: 还原法 文本解读 矛盾分析
  • 简介:利用色谱技术,从黑曲霉An-76粗液中分离出2个内切纤维素和3个内切木聚糖酶.研究表明,纤维素对麦草浆有增强和助滤的作用,木聚糖酶则具有降低纸浆脆性的作用.若二者混合使用,则对纸浆性能的改善更为有效.

  • 标签: 漂白麦草浆 酶法改性 纸浆性能 黑曲霉 纤维素酶 助滤
  • 简介:摘要:在生产多晶硅的过程中,还原工艺具有较大能耗,还原工艺主要是利用还原炉,还原炉内部硅棒表面高温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多晶硅还原炉沉积生产阶段比较复杂,能耗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生产阶段很难预测下一刻的能耗,增加了生产控制难度。因此本文分析了多晶硅还原还原过程的能耗,并且预测下一时段的能耗,提高还原沉积过程能耗控制性,保障工艺人员可以高效的控制还原炉操作。可以对比预测内容和实际,及时发现多晶硅还原炉异常问题,保障多晶硅生产的持续性,避免浪费大量的能源。本文分析了多晶硅还原还原过程的能耗,同时开展预测解析,促进多晶硅企业生产发展。

  • 标签:   多晶硅还原炉 还原过程 能耗分析 预测解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免疫和金标免疫在乙肝五项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在取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在我院检验科随机选取 2016年 1月到 2017年 4月的血样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和金标免疫来检测乙肝五项,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检测结束后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对确诊乙肝有无异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成功率是否有差别。结果 结果可发现,免疫和金标免疫在乙肝五项的检测中具有高度一致性,免疫和金标免疫大三阳检出率一样,小三阳检出率较金标免疫的效果好,免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金标免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免疫和金标免疫对乙肝五项检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且免疫较金标免疫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都很理想,可以运用于临床。

  • 标签: 酶免疫法 乙肝五项检测 金标免疫法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联免疫与胶体金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联免疫,实验组采用胶体金,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结果实验组检出率为81.63%,假阳性率为8.16%,假阴性率为6.12%,检测时间为(5.62±4.13)min,检测成本为(7.95±0.63)元。对照组检出率为91.84%,假阳性率为4.08%,假阴性率为2.04%,检测时间为(99.77±7.65)min,检测成本为(4.15±0.5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免疫与胶体金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各有利弊,其中联免疫阳性率高、假阴性率低、成本低,但需专业操作人员及特定仪器、试剂等,局限性大,检测时间长,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胶体金检测快速、方便,便于急诊检测和基层开展推广,但成本高,准确性低于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对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防止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选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或凝血时间延长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PICC置管后,试验组采取凝血压迫,对照组采取压迫,观察穿刺点出血持续时间。实验组平均出血时间为8.2h,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为14.6h,比较后差别有显著意义(T=20521,P<0.05).采取凝血压迫明显缩短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时间。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止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