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4例CH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hs-CRP、TC、HDL-C测定及分析。结果CAD患者TC/HDL-C比值和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TC/HDL-C比值和hs-CRP的诊断阳性率(95.4%)高于分别应用hs-CRP(84.9%)、和TC/HDL-C(76.4%)的诊断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应用TC/HDL-C比值和hs-CRP更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再通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8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而且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临床效果
  • 简介:L-谷氨酸氧化的发现是近20年的事情。它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在临床生化检验上,可以用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天冬氨酸氨基转和γ-谷氨酰基转移等的活性以及肌酐等的浓度。此外,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上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对该的来源、特性和应用等有关的文献作了系统回顾和综述。

  • 标签: L-谷氨酸氧化酶 生化检验 转氨酶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将NSE(血液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应用在HIE(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血液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和HIE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11月1日期间我院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50例纳入研究第一组,通过检查了解患者治疗后第一天、第五天、第七天血液中NSE浓度;选择同期生活可自理无神经障碍患者50例纳入第二组,了解患者后第一天血NSE浓度;对两组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关于血液NSE浓度对比,第一组患者治疗后第一天NSE最高且明显高于第二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第一组中不同程度的HIE患者在治疗后第一天、治疗后第五天,患者的NSE浓度存有明显的变化,中度和重度患者的NSE浓度存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HIE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七天和治疗后第五天进行NSE浓度比较,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之中可通过NSE浓度进行判断,NSE可对HIE脑损伤程度进行判断,这有助于医师展开针对性的判断和治疗,可推广。

  • 标签: NSE 临床意义 患者 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龄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高龄脑梗死患者,收取例数为100例,(收取时间-2016年1.20日至2017年1.20日),按照患者以及家属意愿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每组患者各5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高龄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2.00%(其中显效20例、有效1例、无效29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高龄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优于对照组20.00%。结论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脑梗死(年龄在80岁以上)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 标签: 高龄脑梗死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妇宫内节育器避孕患者接受T型宫内节育器、母体乐、爱母环所取得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3月15日—2017年03月15日于我院进行宫内节育器避孕的育龄妇女中盲选为3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第一组100例行T型宫内节育器避孕,第二组100例行母体乐避孕,第三组100例行爱母环避孕,比较三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在继续使用率分析中,第三组继续使用率明显高于第二组、第一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分析之中,第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宫内节育器避孕中行爱母环避孕,可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避孕 爱母环 T型宫内节育器 效果 不良反应 母体乐
  • 简介:目的: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病理学特征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ITL和20例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病理学资料,并以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运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滤泡辅助T细胞(TFH)相关抗原表达情况,观察微环境中血管、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巨噬细胞、B免疫母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的增生情况,同时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EB病毒。结果:19例(95%)AITL和6例(30%)PTCL-NOS肿瘤细胞核多为圆形或卵圆形,1例(5%)AITL和14例PTCL-NOS常见肿瘤细胞核扭曲或折叠;16例(80%)AITL出现透明细胞,所有PTCL-NOS病例未见透明细胞;20例AITL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11例(55%)、16例(80%)、17例(85%)和20例(100%),共表达≥3项的有90%(18例),共表达≥2项的占100%(20例)。20例PTCL-NOS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0例、2例(10%)、2例(10%)和4例(20%),共表达≥3项的占5%(1例),共表达≥2项占20%(4例)。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0例AITL和20例PTCT-NOS出现杂乱增生FDC网的分别为19例(95%)和1例(5%);血管内皮肿胀分别为20例(100%)和4例(20%);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分别为15例(75%)和5例(25%);血管密度(MVD)平均值分别为45.93和29.28;肥大细胞平均数分别为14个/10HPF和5个/10HPF;EB病毒(EBV)感染分别为10例(50%)和4例(2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L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微环境各项特征有助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少数PTCL-NOS表达TFH相关抗原提示TFH肿瘤谱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淋巴瘤 滤泡辅助T细胞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肿瘤微环境
  • 简介: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药耐药(MDR1)、谷胱甘肽转移(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表达与肿瘤药敏试验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56例NSCLC(已手术)进入研究,药敏方法采用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V)联合碘化丙啶(PI)双参数法,耐药基因MDR1、GST-π、MRP采用逆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各抗癌药物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紫杉醇(14.6±12.3)%,顺铂(21.7±12.2)%,去甲长春花碱(8.3±13.2)%,丝裂霉素(11.3±15.2)%,鬼臼乙叉甙(10.7±18.1)%,双氟胞苷(13.2±10.8)%,长春碱酰胺(6.6±11.3)%,长春新碱(7.4±7.7)%.耐药基因阳性率分别为MDR164.3%,MRP42.8%,GST-π46.4%.耐药基因MRP、GST-π阳性和阴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和期别间未见明显相关;腺癌MDR1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MDR1耐药基因阳性和阴性表达与肿瘤的药敏未见相关性.MRP阳性表达者对去甲长春花碱、长春碱酰胺、长春新碱和丝裂霉素的肿瘤抑制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耐药基因GST-π阳性表达者对顺铂、去甲长春花碱、丝裂霉素的抑瘤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0.05).结论:肺癌耐药基因GST-π、MRP表达阳性与部分化疗药物的肿瘤药敏存在相关性,其对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耐药相关基因 肿瘤 药敏试验 小细胞肺癌 治疗
  • 简介:摘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是目前临床上用于乳腺癌靶向治疗最重要的基因,研究它的表达特性在乳腺外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Her-2基因的表达不仅用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以及指导手术前后的靶向治疗,而且可以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在于Her-2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相关临床因素关系的探讨,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一方面对协助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通过了解一个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可反过来评估它的Her-2基因状态,不失为Her-2基因状态评估提供另一条重要的方法,本文中作者就Her-2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Her-2基因 病理因素
  • 简介:目的:对1例发育迟缓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了解其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遗传模式,以对其进行临床诊断。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筛查,结合临床表型资料,寻找候选基因致病位点,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致病位点验证。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CollegeofMedicalGeneticsandGenomics,ACMG)变异分类指南判断致病性。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MECP2基因、PTPN11基因存在杂合错义变异,分别为第4号外显子c.398G〉A,p.Arg133His及第3号外显子c.188A〉G,p.Tyr63Cys。Sanger测序结果显示,MECP2基因变异遗传自母亲,导致Rett综合征;PTPN11基因变异遗传自父亲,导致努南综合征(Noonansyndrome,NS)。这2个错义变异均为致病性变异,与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表型相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1例发育迟缓患儿存在2个不同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导致同患2种不同的遗传性综合征,提示遗传性疾病患者中可能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的疾病表型,需加以重视。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 遗传性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Blimpl基因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1例DLBCL患者Blimpl基因的突变情况;用PCR扩增其Blimpl全长编码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Blimpl的全长编码基因。分别将野生型、突变型Blimpl的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含有Flag标签的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Flag-Blimp1-wt和Flag-Blimp1-mut:采用PCR扩增获得人CIITA启动子,并将扩增片段插入PGL3-Basic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中.所有重组质粒均通过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将Flag-Blimp1-wt/mut分别与PGL3-CIITA-promoter共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的活性及Blimpl基因对其表达的调控.采用蛋/3印迹法检测融合蛋/3F1ag-Blimpl-wt与FIag-Blimpl-mut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野生型、突变型F1ag-Blimpl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PGL3-CIITA-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经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野生型Blimpl蛋白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Blimpl的转染剂量呈正相关.而突变型Blimpl对其抑制功能明显减弱: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Blimpl蛋白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该例患者中Blimpl的突变影响了其转录抑制功能.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Blimpl蛋白表达量的减少所引起。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limp1 转录调控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SORT1基因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260例经冠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或冠脉造影以及空腹静脉血检查明确诊断的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SORT1基因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AG型基因+GG型基因)85例及阳性组(AA型基因)175例,均接受为期半年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对两组胆固醇、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vascularindex,CAVI)。结果两组治疗前胆固醇、CA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SORT1基因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存在明显差异,AA型基因疗效最佳。

  • 标签: SORT1基因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阿托伐他汀钙片
  • 简介:目的: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家系基因与表型的特点.方法:一个遗传性FⅦ缺乏家系19名成员的FⅦ及其他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检测和用PCR及DNA序列检测FⅦ基因缺陷,初步探讨遗传性FⅦ缺乏的血液凝固变化.结果:在这一家系中,FⅦ缺乏伴FⅫ:C下降或FX:C增高的,在临床上无明显出血现象;FⅦ缺乏症与其基因10827核苷酸CT突变有关.结论:遗传性FⅦ缺乏发生临床出血除与FⅦ:C水平有关外,还可能与FⅫ:C和FX:C变化引起的凝血和纤溶活性改变有关.

  • 标签: 先天性因子Ⅶ缺乏 血液凝固
  • 简介:目的:检测两个中国汉族人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中的FⅫ基因突变.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血浆FⅫ:C.,并以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FⅫ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DNA测序仪检测FⅫ的基因突变.结果:在两个家系中共发现3种杂合型基因突变,即Gly526Asp、7142insertC和Glv542Ser.结论:上述3种FⅫ基因突变是导致中国人遗传性FⅫ缺陷的分子发病机制之一,且均为国际首次发现.

  • 标签: 凝血因子Ⅻ- PCR 突变 家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纯器质性心脏病未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纳入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50例,纳入Ⅱ级组,Ⅲ一Ⅳ级40例,纳入Ⅲ一Ⅳ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压、血脂、心率、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HF合计组比较病程、年龄、SBP、DBP、HR、Cyc-C、ⅠL-17、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c-C并非独立危险因素;Ⅱ级组、Ⅲ一Ⅳ级组SBP、DBP、HR、Cyc-C、HCY、UA、TG、T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c-COR=2.17,95%CⅠ(1.67~14.5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Cyc-C诊断慢性心功能衰竭,最佳截断值为1.10mg/L,诊断敏感性57.77%(52/90),特异度54.05%(40/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OR=1.04,95%CⅠ(1.15~1.3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胱抑素C与病程、年龄、SBP\DBP\HR、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存在相关性,但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治疗后与病程、年龄、HR、HCY、BNP存在相关性,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但在疾病发生中并非独立影响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上升与高TC有关,可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脂的控制效果,反映心肌损伤严重程度。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心功能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C”环痔上粘膜次环切除术与PPH及TST手术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差异。方法将60名重度度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验组(大“C”环组)和对照组(PPH组和TST组),比较三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脱垂、出血症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如术后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C”环手术在改善痔病脱垂、出血症状上与PPH及TST手术相似。但术后并发症较PPH和TST少,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新术式。

  • 标签: 大&ldquo C&rdquo 环术 PPH术 TST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型胸椎骨折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C型胸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优良率是85.0%,研究组是9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后凸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C型胸椎骨折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满意,可明显减小伤椎后凸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C型胸椎骨折 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 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医院感染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Ig、补体和CRP的含量.结果医院感染患者血清中IgA、IgG、IgM、C3、C4和CRP水平分别为(1.90±0.97)g/L、(13.33±4.61)g/L、(1.75±0.69)g/L、(1.12±0.39)g/L、(0.26±0.14)g/L、(83.9±55.4)mg/L,与正常对照相比,除IgG、C3降低外,其他明显增高(P均<0.01).IgG的下降与IgA、IgM、CRP呈负相关(P<0.05),与C3、C4无相关性.恢复期IgG、C3含量增高,其余指标均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G水平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医院感染 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 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 简介:细胞色素P450系(cytochromeP450enzymesystem,CYPs)是参与外源化合物解毒和内源化合物代谢的重要系,主要有CYP1、CYP2、CYP3三大家族。CYP3A5是CYP3A亚家族最主要的肝外分布形式,其在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对CYP3A5与耐药关系的研究,将为实施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可能具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从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对目前的CYP3A5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CYP3A5基因 药物代谢酶 耐药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应用瑞替普以及尿激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接收的84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2例,予以尿激酶治疗,研究组为42例,予以瑞替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再通情况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4%),同时研究组60min、90min以及120min后的血管再通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予以瑞替普的治疗效果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ST段抬高性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尿激酶 治疗效果